京都是個「不能強求」的城市,所有的「導入」都得剛剛好,恰到其份的美學創意是造就世界皆知的京都品牌的重要關鍵。正如SOU・SOU,京都最著名的和服飾品牌之一,把設計與傳統日本做了一個美好的詮釋,體現了京都那種「剛好不強求」的思維。
品牌策劃人愛的原來是龐克!
SOU・SOU的創立始於一個巧合。當年品牌策劃人若林剛之(以下簡稱若林)先生買了一本室內設計的書籍,書裡看到了創辦人之一的辻村久信建築師的設計後便去拜訪了其事務所,談了許多關於「正統日本風格」的話題,於是辻村先生便介紹了若林先生另一位創辦人——織品紋樣設計師脇坂克二,SOU・SOU就在三人探討日本流的議題中結成。
一頭長髮綁著馬尾的若林先生說其實自己是鍾愛龐克文化的,或許也不難從他的造型與言行中讀出龐克氣息。但當三人在討論著我們來做一些有趣的事時,比起自己的愛好,「住在京都的我們,該做的不就是自己的根本嗎?」
日本人眼中的「京都」也曾經意味著陳舊、傳統
京都象徵著日本傳統,保有了最正統的日本文化與美學,或許在外國人眼裡京都是最好認識日本也是觀光價值最高的地方,但對不少日本人來說,京都無非意味著陳舊、傳統,是一種逐漸凋零老去、沒有與現代接軌的都市,「所以我們想用時尚的力量,改變印象,讓傳統也能使人樂在其中。」現在的日本人大多都覺得傳統是個難以下嚥的事,但絕非全然如此,「從傳統中也能讓人感到快樂和有趣,所以我們就決定嘗試這樣做下去。」若林先生說。
想讓人重新認識傳統,但宣傳卻很低調?
重點在於做好商品,創造出特色。
於是決定成立品牌,品牌的初衷是希望「讓日本人再一次認識傳統」。以傳統為基礎,導入時尚流行元素,讓人重新看到傳統的姿態。雖然如此,SOU・SOU的宣傳卻是被動的,「我們沒有想過要宣傳到全世界,不能一昧的告訴別人這個好,喜歡的人穿就好了。」若林先生內斂的說道,該做的事是把商品做好就好,比起現今時尚品牌的主動出擊,或許被動地述說也是一種日本的傳統美德吧。
品牌這個概念可說是一種狀態,不論做了什麼,若能被擴散、宣傳,或是讓人更容易認知的話,就已處在一種品牌的狀態。有內容能被廣傳是個關鍵,所以不論國家、地區、公司、店家或人,只要能創造出特色,都有可能成為品牌。時尚產業是帶動全球潮流的關鍵領域,所有的流行或風向大多方向一致。
能勾勒出日本時尚脈絡的,唯有「紋樣」
雖然趨勢是無印良品般無花紋的素色,但若林先生認為,「紋樣」才是日本獨特的時尚脈絡,而且是外國沒有的品味。
現今的時尚已趨向「無地」(如無印良品,沒有花紋、素色)的風格,強調極簡、無花紋的材質搭配剪裁是當今趨勢。但對若林先生來說「無地」只是風格,但風格終究會被汰換。「紋樣」是非常能代表日本的文化之一,從前日本的家紋開始,至今能看到大量圖案化的生活樣貌,不難想像紋樣對日本的重要程度,日本人常將訊息或情感轉化寄託於紋樣中,了解紋樣或許就認識了大半的日本。
紋樣一直以來被大量運用在日本的織品設計裡,最常被使用的是如四季能反映時節到來的主題,像植物、自然等等。對若林先生來說,即使趨勢是無地,但唯有用紋樣才能代表日本獨特的時尚脈絡,那也是外國沒有的品味。
紋樣除了能引起人的情緒悸動外,獨特的紋樣讓服飾更添個性、使服飾也是個讓人感到幸福的要素,甚至特定的紋樣是還高貴的象徵。「當紋樣不斷重複堆疊後,這就是日本獨特的時尚風格了!」若林先生並不反對無地時尚,而是既然SOU・SOU是日本品牌,就該創造圖騰來建立此品牌的特色。「我不去設想客人的反應或接受度,只覺得把傳統文化用流行的角度切入這件事是可行的。」若林先生堅信地說。
SOU・SOU 看起來這麼京都,只是一個巧合?
除了傳統技藝之外,京都最著名的即是美學。京都的美學有著獨特的品味,那種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的尺度拿捏是最難以仿效。從前的京都有著製造之都的稱謂,但指的並非製造業,而是用京都的「品味」創造。那品味有著敏銳的五感,能精準的保有原事物之長處並磨利其美感使之更上層次,所以日本其他地區不管什麼物品到了京都後,彷彿被進化了、都被賦予了京都特有的味道。
比如說源自於日本東北的「餅花」(もちばな),因為冬天不會開花,所以人們將許多小年糕插在枯枝上,作為新年的裝飾。但餅花到了京都後,手法更簡鍊、表現也更時髦了。京都或許就像個修圖軟體的濾鏡,透過那道濾鏡的事物都變得更美、氛圍也都京都了起來。但SOU・SOU並非為了京都而生,若林先生說「它會看起來這麼京都只是一個巧合,因為我們來自傳統文化富裕之地,而我們剛好從事時尚領域的工作,所以想把它做好,就這樣而已。」
傳統若無法與生活結合,是無法承先啟後的!
SOU・SOU的品牌理念即是在復興傳統文化,但僅遵從傳統的話,很難讓更多人願意接觸,必須導入創新思維與某種程度的現代化。「我們目標在繼承傳統,但若無法將其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做結合的話,是無法承先啟後的。」若林先生說,「所以SOU・SOU並沒有什麼野心,也不太會去特地設定未來,就穩穩地、好好做好『傳承』這件事就夠了。」從品牌的促成、商品的開發等等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然的發生,把本份盡美,這樣的偶然,是否也是京都獨特的風格呢?
PLUS!若林剛之最愛的四紋樣
絢爛
像某種花朵一樣綻放,紅色讓畫面看起來十足華麗。這是數十年前脇坂克二先生所繪製的畫作,而後若林先生看到原畫時相當感動,一直希望能夠為這件作品做些什麼,直至SOU・SOU成立才將其圖騰化。
數字
數字這個圖騰能說是SOU・SOU主打的圖騰之一。數字是一個最中性的符號文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認識它,不論男女老幼,也都是一樣的意思,所以以它作了主題的展開。原本這是為了華歌爾而做的設計,但成效不彰,後來再次以SOU・SOU的名義呈現後成為了相當成功的商品系列。
山紫水明
山紫水明是一個形容詞,在日光的照射下山巒看起來彷彿清幽如紫、川水看起來澄澈透亮,如此美景是四季賦予的恩惠,意指清淨的山水景色之美之意。在特定時刻及氣候下,看起來是紫色的山層層堆疊的美,是京都、奈良最適切的形容詞。
菊
這款圖騰是在SOU・SOU尚未成立前,脇坂克二先生設計的,也是至今SOU・SOU最具代表性的圖騰。原先是脇坂先生為北歐品牌marimekko所做的提案設計,但沒被採用而失敗收場,而後才使用於SOU・SOU商品。此款畫得是菊花造型的日式和菓子,這樣的題材也能說是日本的定番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