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也能很有型?5款設計感烤肉架,滿足講究品味的燒烤魂

2017/10/03
烤肉也能很有型?5款設計感烤肉架,滿足講究品味的燒烤魂
北歐櫥窗、森/CASA、CASUSGRILLTaiwa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忘記那些油膩的、用過就想丟掉的拋棄式烤爐吧!5款富有設計感和講究功能的烤肉架,讓人不只是中秋節,草地野餐、山林露營、露天派對都想帶著走!

忘記那些油膩的、用過就想丟掉的拋棄式烤爐吧!燒烤其實可以是健康、環保、又有品味的。5款富有設計感和講究功能的烤肉架,讓人不只是中秋節,草地野餐、山林露營、露天派對都想帶著走!
 

生火到開烤只要5分鐘的環保烤肉架

01_CasusGrill 丹麥工藝環保烤肉架.jpg
CASUSGRILL Taiwan

 

一推出就獲得2017丹麥設計大獎肯定,這款一次性的工藝環保烤肉架,確實很有設計感。CASUSGRILL由紙、竹子、竹炭和火山岩等天然材質所組成,100%可生物分解,對環境友善。因為是盒裝設計,攜帶很方便,而且因為採用的是專利Quick OxyliteTM速燃竹炭,所以生火到開烤只要5分鐘,無須額外準備木炭和火種,更不需要賣力搧風起火。
 

CasusGrill丹麥工藝環保烤肉架_5分鐘即烤.gif
CASUSGRILL Taiwan

 
此外,使用了具有隔熱效果的火山岩包覆,且速燃竹炭提供的是穩定的高溫無明火,符合美國FDA和歐盟食品標準檢驗,只烤食物不烤人,絕對能優雅又帥氣的烤肉。(參考售價為一入/組NTD$440)

 

04_CasusGrill 丹麥工藝環保烤肉架.jpg
CASUSGRILL Taiwan
08_情境圖_雪地烤肉.png
CASUSGRILL Taiwan

CASUSGRILL丹麥工藝環保烤肉架
CasusGrill Taiwan

  

來自京都百年歷史的燒烤神器

img151218_top.jpg
金網つじ

在京都,各式各樣金網道具的編織歷史,可以追溯至十個世紀之前。當時金網是歷代廚師們代代相傳、珍藏的京都料理烹調器具。比方說天婦羅的瀝油盤、火鍋專用的豆腐勺。

而「金網つじ」特別有趣。這個品牌,運用古早的手工編織智慧與經驗,卻矢志要製作現代人生活使用的道具。他們不忘本地運用菊形、龜殼形二種傳統編法為基礎,以手工編織,但道具一點都不老氣,有更方便現代人使用的濾茶金網,甚至是咖啡濾杯。最受歡迎的,就是「吐司燒」。

「吐司燒」不只能短時間烤出外酥內鬆軟的吐司來,也能使海鮮嫩而Q彈、蔬菜烤出香氣而內層仍然飽水。陶瓷底盤是其中大功臣。它能使瓦斯爐的熱力,均勻分布,快熱又不燒焦。食物的飽水感,就是這樣呈現出來的。

 

DSC05131.jpg
森/CASA
DSC05141.jpg
森/CASA

 
過去的底盤是陶製,空隙較粗大,較不容易清洗。新款的吐司燒,底盤使用不鏽鋼層,烤上一層瓷粉,保持陶瓷的優點,但更平滑好清洗。上層的不鏽鋼烤網,除了有工整的機械編網,也有代代相傳的純手工編織六角烤網,美味之外,更有工藝的美感與價值。

許多主婦名人喜歡使用京都的「金網つじ」「吐司燒」烤網,來自台南、長年代理「金網つじ」的森/CASA,也經常用「吐司燒」烤網烹調美味,來招待客人。比方說,台南水仙宮著名水產行的甜不辣、香魚片,或是溫體牛肉湯名店的牛肉香腸,用「金網つじ」的「吐司燒」輕鬆一烤,香味四溢,總讓賓客印象深刻難忘。

 

20170410152009.jpg
金網つじ

金網つじ 吐司燒
台灣代理:森/CASA

 

方便攜帶、移動的迷你廚房

北歐仲夏節選物04.jpg
北歐櫥窗

烤肉愛好者的三大族群中,以戶外派佔比最高,山林間、野溪邊都是他們最天然舒適的料理空間,因此烤肉爐的輕巧便利性成為選購的首要條件。北歐品牌Eva Solo設計團隊-Tools Design考量到這一點,設計出有別於一般燒烤爐的「任我行烤肉爐」。

有別一般燒烤爐,這款烤肉爐添加了「爐蓋」,因此除了燒烤之外,還有悶煮的功用,可增加戶外料理的多樣性。底爐的內、外環設計富有巧思,得以用調整木炭排列方式控制火侯,若要轉移地點,只要繫上耐熱綁帶,提著防導熱的矽膠把手就能到任何地點續攤!

 

北歐櫥窗任我行烤肉爐.png
北歐櫥窗

 
而烤網、底爐、儲物空間分層設計,炭灰不會因風吹亂飛,烤甚麼都能恰到好處。而且只要注水後就能傾倒餘炭,清洗後再次使用,輕鬆享受隨時隨地的烤肉氛圍。

 

北歐櫥窗任我行烤肉爐.jpg
北歐櫥窗

Eva Solo任我行烤肉爐
台灣代理:北歐櫥窗

 

餐桌上的優雅烤肉磁爐

北歐仲夏節選物00.jpg
北歐櫥窗

針對喜歡在家裡優雅烤肉者,Eva Solo設計了桌上型的烤肉磁爐。純白耐熱瓷器爐身,去除金屬的冷冽感,加上木製底座,呈現北歐溫暖設計精神,看似簡單的外表,卻擁有絕緣安心的三層結構。透過內外環的簡單設計,讓使用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排列木炭,創造不同的加熱效果,提把設計增加移動性,輕鬆上桌。除了烤肉使用,平時也可作為沙拉碗、水果碗多重使用,解決收納困擾。
 

北歐仲夏節選物02.jpg
北歐櫥窗
北歐仲夏節選物03.jpg
北歐櫥窗

Eva Solo桌上型烤肉瓷爐
台灣代理:北歐櫥窗

 

免彎腰,站著烤肉更有型

北歐櫥窗烤肉爐.jpg
北歐櫥窗

喜歡邀親朋好友一起烤肉者,可以試試這款可站著烤肉的烤肉爐。過去烤肉派對常會因為烤肉爐、餐桌的不同的高低落差,讓負責烤肉的人難以跟餐桌上的親友同樂。Eva Solo設計的眾歡派對烤肉爐,考量到這一點,採取落地直立式設計,搭配大面積烤網可以一次燒烤多份食材,滿足每一位賓客的胃口。

透過內外環炭火擺放,輕鬆控制燒烤區域及溫度,可拆式底爐設計,輕鬆清理木炭灰燼不髒手,耐腐耐鏽的不鏽鋼材質,表面拉絲紋理的烤漆,就像一件雕塑品,烤不烤肉都很好看。
 

北歐櫥窗烤肉爐.jpg
北歐櫥窗
北歐櫥窗烤肉爐.jpg
北歐櫥窗

Eva Solo眾歡派對烤肉爐
台灣代理:北歐櫥窗(有大、小兩種尺寸)
大:徑寬59cm x 高81cm
小:徑寬49cm x 高62cm

【DesignBIZ 專欄觀點】當數位設計師開始 Vibe Coding 的感性創作革命/李明

【DesignBIZ 專欄觀點】當數位設計師開始 Vibe Coding 的感性創作革命/李明
圖片來源/版塊 Block Studio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當 AI 與 NoCode 工具進入設計流程,Vibe Coding 讓設計師得以用感覺主導網站氛圍,走進創作自主的新時代。

專欄人物介紹
版塊設計 Block Studio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自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畢業後,即成立版塊設計。深耕設計領域逾十年,密切關注國內外網站趨勢,並梳理成自身觀點賦予新的定義與規範,持續透過作品、社群媒體與大眾互動,引領台灣網站動態特效領域發展及數位設計產業。曾任金點概念設計獎評審委員、台灣數十間大專院校設計系所評審及商業演講講者;擅長網站動態特效、介面設計、品牌識別、3D 動畫等多元設計,經典作品曾獲國內外設計獎肯定,涵括德國設計獎、AWWWARDS、臺灣金點設計獎,作品代表有台灣設計研究院線上簡介、可不可熟成紅茶、總統聊天室、RAW、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

為什麼設計師越來越在意「氛圍」?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一打開網站,還沒讀到內容,心裡就浮現出「這個品牌感覺不錯」的直覺。這種「氛圍感」早已取代過去單純講求資訊架構或設計美感的網頁標準。當畫面樣式與字型選擇都日趨一致,真正能讓人記得的,往往是明確強烈的視覺、互動的節奏、物件進場的方式,或某段滾動時的情緒節點。當網站加入動態特效時,品牌就不再只靠 Logo 與色彩,而是靠網站整體的體感來說話,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出品牌的個性與故事,讓使用者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

因此,越來越多設計師從「做出好看的畫面」轉向「如何讓畫面在對的時候、用對的方式出現」。這代表一種創作觀念的轉向,數位設計師不再只是靜態排版者,而是網站節奏的導演,是數位情緒的建構者。

「網站不是頁面,而是一種氛圍體驗,一種能讓人記得的感覺。」

金色三麥
圖片來源/版塊 Block Studio

NoCode 與感性設計的交會點

當設計師希望掌控節奏與氛圍,卻又不擅長撰寫程式,NoCode 工具自然成為關鍵解方。近年國際上的主流 Webflow、Framer、Readymag 等平台提供了視覺化的編輯介面,讓設計師可以透過拖曳、參數設定,就能完成切版、動態、互動等程度。這類工具更可以讓設計師「不用碰程式」也能參與網站的體感建構。這樣的進展讓設計師從單純設計稿,開始介入到頁面開發建構、動態節奏安排、特效互動選擇的策略。

NoCode 解放的不是技術,而是讓設計師「腦中的感覺可以被製作出來」。這也是我開設 Webflow 動態網頁線上課程 的初衷,希望能將這種「設計師也能掌控互動」的創作模式,變成可複製的學習流程,讓更多非工程背景的創作者也能主導網站的氛圍節奏。

而當這些工具已經讓設計師能夠做出基礎的氛圍調性,下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那更複雜的互動效果與邏輯,設計師還能掌控嗎?

圖片來源/版塊 Block Studio
動態元件
圖片來源/版塊 Block Studio

Vibe Coding : 以「感覺」為中心的程式創作

這時候就是 Vibe Coding 出場的時候了!

程式設計過往被視為工具,但現在進入了「感受導向」的創作階段。Vibe Coding 並不是一種語法,也不是某個技術框架,而是一種新的創作邏輯。設計師透過自然語言與 AI 對話,把「我想要圖片會根據滑鼠游標位置移動」這種「情境描述」轉換為具體可執行的語法片段。

指標性的 AI 工具眾多,像是 ChatGPT、Claude、Grok…等。我擅長使用 Claude.ai 來協助我設計製作,因為 Claude 除了寫作能力強以外,它也非常擅長撰寫程式。只要透過 Vibe Coding 這種自然語言的描述,Claude 就能回應我完整程式語法 Demo,且還能夠下載。我將這些動態互動程式放入進 Webflow,接著調整更多動態細節、版型…等,改變了原本「設計想法完整 → 工程師實現」的線性工作流程,讓一場設計邏輯的轉變正在發生。

MCP 與 AI 協作:從語法到設計流程的共創

Vibe Coding 的真正潛力是搭配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協定,成為你的共同編輯者。

在我使用 Claude 的過程中,語法生成的體驗非常直覺,但仍需我手動將語法放入 Webflow,調整節奏、控制觸發條件。這讓我開始思考:如果 AI 能讀懂我現在正在設計的畫面、理解元素的層級關係與使用者流程,它是否能自動判斷應該套用哪些語法、在哪裡出現?

這正是 MCP 正在實現的方向。它是一種讓 AI 能夠「看懂上下文」的開放協定。當 AI 能讀取設計工具中的元件架構、頁面狀態,甚至使用者體驗流程圖,它就不再只是被動接收指令,而能主動協助設計決策與技術實作。從「生成語法」到「理解脈絡並協作建構」,是 Vibe Coding 未來真正強大的潛力點,設計師將成為節奏與氛圍的導演,而 AI 會成為可溝通、能理解場景的協作編輯夥伴,讓「感覺、氛圍」也可以系統性建構。

claude
圖片來源/版塊 Block Studio

NoCode 不是終點,而是感性創作的起點

過去,NoCode 常被視為降低技術門檻的解法,但當它結合 Vibe Coding 生成式 AI,讓設計師得以參與「感覺控制」,就像是一場感性覺醒,讓設計師從平面走向時間軸,從畫面走向氛圍,從設計者成為敘事導演。

我們不一定要會寫程式,但我們需要會「調整 Vibe」。這股新趨勢是一種設計角色的進化,讓這個時代持續檢視領域中各種角色的邊界與可能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3
Vol.153 現在暫停!為自己設計一場休息

4 個步驟 ╳ 12 種休息的設計,展開自我修復的 20+ 練習——獻給所有用盡全力的你。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