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開展!《阿富汗女孩》攝影師史帝夫‧麥柯里首度來台展覽,必看作品盤點!

2020/11/29
Stephie Chiu / 文字整理
週六開展!《阿富汗女孩》攝影師史帝夫‧麥柯里首度來台展覽,必看作品盤點!
當代藝術館
分享
收藏
除了展出歷年經典名作,還有展前先行來臺拍攝首次發表的作品,總共近130幅蔚為可觀。
(文末新增展場照片)

 

除了展出歷年經典名作,包括《阿富汗少女》、《印度沙塵暴》、《飛行的男孩》、《斯里蘭卡漁夫》等,還有展前先行來臺拍攝首次發表的作品,總共近130幅蔚為可觀。

 
為促進臺灣與全球攝影藝術界語境對話,台北當代藝術館邀請攝影藝術家史帝夫‧麥柯里首度於臺灣舉辦大型個展。將於明天開展的「晃|影 ─’S Wanderful | Making Pictures」,除了展出歷年經典名作,包括《阿富汗少女》、《印度沙塵暴》、《飛行的男孩》、《斯里蘭卡漁夫》,還有展前先行來臺拍攝首次發表的作品,總共近130幅。

本展由陳昌仁擔任策展人,呈現出攝影的精神與多元觀看形式,展覽名稱「晃|影 ─’S Wanderful | Making Pictures」,以史帝夫‧麥柯里漫遊世界拍照為意象,強調他喜歡東晃西晃,即興捕捉人性的深層意義。英文標題結合好奇漫遊(wander)與驚異奇觀(wonder)―亦即無奇不遊(no wander no wonder),並隱含百老匯蓋希文(Gershwin)的名曲「’S Wonderful」來指涉攝影中的音樂性。在展覽的呈現上,以古蹟建築結合嶄新裝置,打造如幻似真的攝影場景。
 

重點作品及所在展間: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灰色披肩的女孩》加兹尼市,加兹尼省,阿富汗1990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灰色披肩的女孩》位於廣場窗戶區的「相肖生人」。這一區藉由日治西化建築壁面的窗景,呈現12幅肖像,其中含納不同年齡、膚色與文化等多樣景觀的精神面貌。從語意相擬與詞性轉換的「相肖生人」即「人生肖相」的雙向趣味裡,在陌生人相片中尋找出與自己相像的部分,以此詮釋最明顯的表層,正是靈魂本身。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奧莫玩童》篤斯村,奧莫山谷,衣索比亞2012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奧莫玩童》將展示於廣場區的「渉影」。此區將當代館設計為相機的鏡頭裝置,並類比早期的暗箱,探討攝影在時代進程中媒介改變的差異。觀眾透過向內觀看的玻璃鏡頭與進入裝置空間之中,體現暗箱既向內又向外的雙向觀看。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阿富汗少女》靠近白沙瓦的納斯希爾・巴赫格難民營,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巴基斯坦,1984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阿富汗少女》將展示於入口形象區。這件經典作品是麥柯里1984年於納斯希爾・巴赫格難民營(位於巴基斯坦)中拍下莎巴特‧古拉的照片,並於1985年見刊於6月號《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展出時將分別呈現兩張肖像,一為數位輸出的平面肖像照。二是透過肖像照片,將肖像切割、解構成數片不等大小的單位,再一一地以前後錯落的懸掛組合,形成一個類似像素化格子所組構的雕塑裝置。

透過這個裝置,重新審視攝影將立體世界的三維約化為二維的相片(輸出)之過程,透過解散/集合,變化/統一的反轉,再將相片還原(輸入)成三維的藝術雕塑;重新賦予一個新的生命,增添一股動態和科技的衝突感,以此意象向顯影致意。之前沖洗放大巨幅尺寸照片時,因為沒有相符的大相紙,便要把顯像紙拼貼於壁面上,以放大燈投在上面去顯影,有時不完全貼實,風一拂來它便微微飄動,好像照片活了起來。改變視界的攝影雕塑,既凝結認知時間,又放射視覺空間,在收放之間重新賦予攝影史名作不同的藝術生命,以此平面與立體並呈,加上兩側鏡面的反射與無限延伸,觀眾於各個角度皆有不同的視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沙塵暴》拉賈斯坦,印度,1983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沙塵暴》將展示於2F西側樓梯。

美的判斷取自個體和宇宙的共感,《沙塵暴》以其紅色主調,輔以漫天黃沙,枯樹群兀自獨立蒼茫,映照著生命的榮枯,標識出《曝風沙塵 負嵎而立》的堅韌姿態,圖中幾位印度婦女因為風沙襲來,不及躲避而本能地彼此環立成圈圍繞在一起,構圖前景是謀生的汲水工具,遠景揚起的沙塵漫漫,急迫感十足(immediacy),她們自單一個體結合,結合之中又不失單一個體的特性,不僅呈現美感的主題也是政治的主題—眾人合一,合一中有分眾的精神。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自畫像》哈瓦那,古巴,2014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自畫像》將展示於105展間,是極少見的麥柯里自拍。身為一位拍攝靈魂肖像的攝影師,面對拍攝自己時,卻選擇透過多重鏡像表達而無法直面自己。

攝影的英文動詞和射槍用的是一樣的動詞「shoot」。攝影者與被攝者的關係如同獵人與他的獵物一樣,因為攝影拍攝的瞬間,就是靈魂被捕捉的剎那,每被拍一次,就等同於小小死過一回。這部分相關論述攝影歷史古今著墨頗多,但是自拍是否也有留影身後之意呢?

畫面中他透過鏡頭捕捉行走中鏡子反映出手持相機的自己,藉由多層媒介凸顯並阻隔,麥柯里似乎既期待又害怕自己的靈魂被自己不小心捕捉了。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畫室中的男孩》喀布爾,喀布爾省,阿富汗,2003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畫室中的男孩》同樣展示於105展間,是麥柯里拍攝阿富汗地區一處上美術課的情形。

面對鏡頭畫著模特兒的學童與後方畫中人和攝影師對望的視點,使麥柯里成了畫裡的一部份。正處於畫畫當下的學童,所畫模特兒的視線與畫中人的直面鏡頭將麥柯里拉回了畫室裡面,成為人物畫像的一部分。如同巴洛克時期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的名作《宮中侍女》(Las Meninas,1656) ,同樣展示了畫面裡的場景以及畫面外的空間,將觀者以「真實存在」的感覺融入畫面中,其空間從被動變為主動,向觀者延伸了空間的縱深感,以及由視線構成的多重複雜格局,從而把我們帶進了隨觀者領悟介入程度不斷更新的當下―亦即四度空間中!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矇眼男》洛杉磯,美國,1991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矇眼男》展示於105展間,拍攝的是美國的兄弟會文化。他們在加入兄弟會之前被矇起了眼睛,疑似行將經歷虐待入會的儀式。

麥柯里一直拍攝他人的國家與文化,當回過頭來拍攝自己的國家,拍選呈現的題材卻是美國兄弟會的群體自盲,他看到了美國的雙重盲點。麥柯里在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閱盡人生百態,當麥柯里回看自己的國家時,照片不是充斥著對商業文化表面、平面化的評判,就是從廣告的觀點在笑看廣告,觀點更加銳利而饒富比較趣味。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被遺棄在動物園的獅子》科威特市,科威特,1991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被遺棄在動物園的獅子》展示於106展間「浮生廢墟」,此展區以戰爭的主題,呈現廢墟的影像與影像的廢墟。

當觀者進入展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蜷曲在籠子外的獅子,訝異之餘,又見到暴走街頭的河馬,才理解到這些是人類因戰火進而摧毀了動物住所,在煙硝瀰漫中流離失所的動物,呈現出萬物如芻狗般的倉惶淒切之景。麥柯里咄咄逼人的影像將觀者帶進壕溝瓦礫中,共同見證戰火浮生殘跡。除了哀悼傷逝,痛感人類好戰之愚騃荒昧外,與其他戰爭影像不同的是,麥柯里對於人性的關切注視不曾因戰爭中巨大的奇觀而稍減,戰火的洗禮使他在絕望中找到救贖,而救贖之道則是呈現戰爭倖存者堅韌的生存欲望。

 

來臺拍攝的作品首次發表!

對於東方文化深感興趣的麥柯里,展覽籌備期間探訪圓山飯店、龍山寺、金山、九份、大溪等富有歷史人文色彩的地區,延續《On Reading》系列拍攝計畫。此外還特地拜訪台灣知名攝影師柯錫杰為他拍攝肖像,以及藝術家周孟德為麥柯里用不同創作媒材重製肖像,分別交流東西方攝影文化與藝術表現。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於台灣拍攝的作品:Ko Si-Chi, Taiwan, 2017.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Taipei Grand Hotel Lobby, Taiwan, 2017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Taipei Grand Hotel Tunnel, Taiwan, 2017 台北當代藝術館 / ©Steve McCurry

 

新增展間現場照片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建築外牆的「廣場窗戶」區,此區作品為帆布輸出。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館外廣場上的「涉影」,將近兩層樓高的白盒子,模仿相機鏡頭,要走近看才能看到鏡頭裡的影像;從背面可以走入鏡頭 / 展出作品的影像之中。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阿富汗少女》懸掛在枕木前,彷彿遠方戰爭廢墟歷歷在目,數位輸出的作品前是碎片化的影像,走到正前方時這些影像碎片會組成另一幅《阿富汗少女》。在觀賞的走動之間虛實交錯,呈現攝影作品中的劇場感。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展間之一。展間都有非常良好的自然光,每一間以不同的主題挑選展出的照片,展出時有的照片是數位輸出,有的是以燈箱裝置來呈現。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展間之一。展間與走廊的窗戶是空心的,所以從展間內可以看到展間外走廊上的展出作品,以及觀展的人影,有種相互對照的趣味。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106-107展間外的廊道是以類燈箱的形式展出。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廊道的類燈箱形式透過光的穿透性,與長廊縱深的深邃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卻又神秘的氛圍。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長廊盡頭的「光染印譜」將數個作品投映在紗幕上,捕捉光與光子穿透介質留下的痕跡,呈顯「光」成像的過程。 Stephie
台北當代藝術館-晃影.jpg
展示於2F西側樓梯的《沙塵暴》為帆布輸出,高達420公分,強烈氣勢凸顯照片中的急迫感。 Stephie

展場中有兩個難以用照片呈現,但值得探訪的展間。一個是在前往展間的廊道一側有個如電梯般大小、只容一人寬度、沒有掛任何照片的空間,走進去向左轉,靜待一下,會看到黑色螢幕出現自己的後腦勺。另一間是位於二樓的「暗房明室」和「慢光刺點」。「慢光刺點」是用牆上投影機的光來照亮牆上的攝影作品,投影機經過電腦編寫,所以走進展間觀看作品時,會連動光線緩慢照亮照片部分的細節;「暗房明室」則把空間佈置成一個小暗房(真的很暗,請慢步),容納了4個攝影的進程,讓參觀者看到暗房的成像原理:一開始影像是倒置的,經由針孔成像的作用,最後成為正像。

 

晃|影 ─’S Wanderful | Making Pictures
時間:2018/02/24(六)— 05/06(日)
地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大同區103長安西路39號)
門票:NTD50
另有記載展間及作品安排的導覽手冊,每冊NTD50。
網頁:https://goo.gl/wzHq89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