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時期,在家旅行:LV非典型旅遊指南,跟著插畫家與攝影師之眼環遊世界

2020/04/21
林亞璇
防疫時期,在家旅行:LV非典型旅遊指南,跟著插畫家與攝影師之眼環遊世界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分享
收藏
路易威登出版以藝術家插畫呈現的《TRAVEL BOOK》、收錄攝影師遊歷照片的《FASHION EYE》,透過創作者的感受與轉化,呈現獨特的世界風光。

對嗜好旅行的人來說,這段時間格外煎熬,安撫旅遊癮的方式,不外乎翻出過往的回憶溫習,或是規劃下一趟(不知何時能出發的)旅行。那些暫時無法抵達的彼方,需要一點美麗的嚮往為生活增加期待。

以旅行箱起家的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以下簡稱LV),始終將旅行視作重要的品牌精神與風格塑造,他們自行出版旅遊書籍已有20多年,擁有3個持續發行的書系,分別是旅遊指南《City Guide》、遊記《TRAVEL BOOK》、旅遊攝影集《FASHION EYE》。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有別於《City Guide》豐富實用的遊旅資訊,《TRAVEL BOOK》和《FASHION EYE》形同以城市為主題的畫冊和攝影集,分別收錄插畫家與攝影師旅途中留下的創作,同時編錄藝術家簡介、專訪、評論文章、遊記隨筆等,透過藝術家之眼看見不同的城市風光。

開啟想像的紙上行旅:《TRAVEL BOOK》

遊記系列漫遊在現實與想像之間,LV邀請知名與新秀藝術家以插畫介紹他們曾經旅遊的城市及國家,以多元的創作手法如繪畫、插畫、拼貼畫及漫畫等,描繪各地的日常街景、獨特建築、知名地標、民生百態、自然風光,除了畫風迥異而呈現不同的城市印象,也無意間傳遞藝術家對一座城市的觀感,紛鬧有活力的,民族文化色彩顯著的,浪漫如詩的⋯⋯。

最新出版的遊記以洛杉磯與首爾為主角。由西班牙藝術家Javier Mariscal擔綱洛杉磯導遊,他自小便熱愛畫畫,畫風童趣、直率、鮮活飽滿,他同時是橫跨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多媒體動畫、雕塑等多領域的才子,其代表作包括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會吉祥物「Cobi」、曾獲奧斯卡提名的音樂愛情動畫片《Chico & Rita》、為Magis設計的一系列兒童傢俱等。

Javier以ipad與筆記本隨手描繪,畫中呈現洛杉磯隨處可見的霓虹燈、標語、店舖標誌、大型廣告立牌,當然還有藍天下的棕櫚樹大道、散落於山間的住宅,他的繪圖輔以豐富多變、別具一格的字型設計,令畫面有著豐富趣味的活力。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TRAVEL BOOK LOS ANGELES》插畫:Javier Mariscal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TRAVEL BOOK LOS ANGELES》插畫:Javier Mariscal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TRAVEL BOOK LOS ANGELES》插畫:Javier Mariscal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首爾則邀請到法國藝術家組合Icinori,由2位靈魂人物Raphaël Urwiller、Mayumi Otero捕捉南韓首都的精髓,Icinori是一間由設計師、視覺藝術家、絲網印刷藝術家及出版社組成的工作室,他們以創作手工書與立體書聞名,如同其以法文、日文組合的名稱,以及藝術家個人受到的文化薰陶,Icinori的創作題材、構圖配色有著一股東洋氣息,散發略帶神秘的玩味。

曾旅居首爾多次的2人,以大型版畫呈現這城市的諸多面向;傳統民俗的舞獅活動、各種款式的傳統服飾、常民活動的公園、隱藏在窄巷裡的傳統打印店⋯⋯,他們說:「首爾是一個生機蓬勃的城市,充滿非凡的創意能量和美麗優雅的一面,從饒富感染力的設計以及講究的廣告標誌可見一斑。整個城市散發著卓越品味,有時或許帶點瘋狂,卻具有普世的渲染力。」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TRAVEL BOOK SEOUL》藝術家:Icinori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TRAVEL BOOK SEOUL》藝術家:Icinori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TRAVEL BOOK SEOUL》藝術家:Icinori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跟著攝影師鏡頭來一趟穿越時空的旅行:《FASHION EYE》

旅遊攝影集系列靈感源自品牌的旅行傳統,透過新銳與著名時尚攝影師的鏡頭呈現各地風情,將現代創作與珍稀的私藏作品共編成輯,獨特的目的地選擇讓旅人視野得以展開,諸如日本攝影大師篠田紀信拍攝的絲路風光、芬蘭攝影師Osma Harvilahti捕捉地中海小鎮聖特羅佩的日常、王家衛御用攝影師夏永康眼裡的上海宛如奇幻寫實電影的一幕幕⋯⋯。

最新出版的《FASHION EYE》以東方快車與日本為背景。法國攝影師Sarah Moon登上東方快車,由巴黎前往伊斯坦堡;曾經身為模特兒的Sarah Moon,27歲開始拍照、成為時尚及廣告攝影師,她的鏡頭帶著私密的故事性與詩意,黯淡低飽和的色調、模糊的焦距將觀者帶入另一個敘事時空,強烈的個人風格讓時尚雜誌與精品品牌如《Vogue》、《Marie Claire》、Dior、Chanel、Giorgio Armani等皆相繼邀她合作。

在這本攝影集中,她的黑白照片如夢似幻,捕捉了這趟旅程的浪漫氛圍,車廂外沿途不斷變化的風景與光線,車廂內可見昔日採用採用鑲板牆壁的奢華車廂,畫面中模特兒兼照片女主角Suzanne宛如經歷一趟超越時空的旅行,搭配偶爾出現的字句,刻劃一趟與眾不同的鐵道之旅。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ORIENT EXPRESS》攝影:Sarah Moon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ORIENT EXPRESS》攝影:Sarah Moon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ORIENT EXPRESS》攝影:Sarah Moon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ORIENT EXPRESS》攝影:Sarah Moon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另一本攝影集則收錄美籍攝影師Adolphe de Meyer在日本遊歷的照片,身為被任命為美國《Vogue》的第一位官方時尚攝影師,而後成為《Harper's Bazaar》首席攝影師,其如繪畫般的精緻構圖、朦朧柔焦、突顯主體的光影對比手法,確立下當時時尚攝影的潮流。

在1900年明治時期,對日本美學深感著迷的Adolphe de Meyer前往當地,走遍京都的寺廟、大佛(特別是奈良大佛)、日光神社的鳥居及東京上野公園,捕捉日本人崇敬的自然之美,以及日本建築和文化藝術瑰寶,他敏銳的視野與當時流行的日本攝影作品大相逕庭。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JAPAN》攝影:Baron Adolphe de Meyer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JAPAN》攝影:Baron Adolphe de Meyer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JAPAN》攝影:Baron Adolphe de Meyer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LV遊記&旅遊攝影集
《FASHION EYE JAPAN》攝影:Baron Adolphe de Meyer 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TRAVEL BOOK》系列目前已出版17個城市國家,每本約收錄100到120張圖像創作,售價台幣1,750元;《FASHION EYE》則出版了19個城市國家,每本約收錄50到100幅攝影作品,售價台幣1,900至1,950元。兩個系列內容皆以英法雙語為主,可透過官方電話查詢訂購。

路易威登遊記《TRAVEL BOOK》:louisvuitton.com/zht-tw/magazine/articles/travel-books#
路易威登旅遊攝影集《FASHION EYE》:
louisvuitton.com/zht-tw/magazine/articles/louis-vuitton-fashion-eye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