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線上開展!台北當代聯手 Ocula,集結森山大道、山田浩之、姚瑞中等人線上開展免費看

2020/05/05
郭思妤
當代藝術線上開展!台北當代聯手 Ocula,集結森山大道、山田浩之、姚瑞中等人線上開展免費看
圖片提供/Atsushi Kaga & mother’s tankstation、Taipei C
分享
收藏
追蹤
台北當代和 Ocula 推出「Taipei Connections」線上藝術展,森山大道、Erwin Wurm、姚瑞中等人作品,5 月 2 日線上看!

全新「Taipei Connections」數位平台,由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台北當代)與線上藝術平台 Ocula 合作,呈獻精心策展的重要畫廊線上展覽。「Taipei Connections」將於 2020 年 5 月 2 日至 5 日向大眾免費開放,貴賓預展於 2020 年 4 月 30 日下午 4 時至 5 月 1 日舉行。

繼 2020 第二屆台北當代超過 4 萬名觀眾響應的盛會,「Taipei Connections」將與台北當代領先畫廊緊密連結,不受地理及環境的限制,以較精緻的規模,搭起台灣與世界的橋樑,也在出門和見面受到限制的當下,鼓勵台灣藝術社群與畫廊之間的持續聯繫。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3.JPG
Qin Qi, Girlfriend, 2018,Oil on canvas,170 x 220 cm 圖片提供/Qin Qi & 唐人當代藝術中心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2.jpg
Adel Abdessemed, Forbidden colours, 2018, Painting, Mixed media on canvas, 175 x 115 x 3.5 cm, currently exhibiting at Art Front Gallery 圖片提供/Adel Abdessemed & Art Front Gallery

參展的國際知名藝術家

國際知名藝術家的豐富語境化作品,包括:Each Modern 亞紀畫廊呈獻的森山大道、Galerie Eva Presenhuber 呈獻的道格·阿肯特(Doug Aitken) 、豪瑟沃斯呈獻的曾梵志 、GALERIE THADDAEUS ROPAC 呈獻的阿歷克斯·卡茨(Alex Katz)、白立方呈獻的阿爾·赫爾德(Al Held)、立木畫廊呈獻的歐文·沃姆(Erwin Wurm),以及來自亞洲的更多新晉藝術家,如 Yavuz Gallery 呈獻的 Alvin Ong,大未來林舍畫廊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呈獻的趙趙,MDC 畫廊呈獻的呂松,以及沙利文施特倫普夫呈獻的 Dawn Ng。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4.jpg
山田浩之, TU1921-women head Gabrielle, 2019, Ceramic, glaze, 39 x 26 x 25cm 圖片提供/山田浩之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4.jpg
Miwa Yanagi, Madoka II, 2017, Archival Inkjet Prints on Satin Paper, 164 x 289 cm, Edition 3/3, Beyond Gallery 圖片提供/Miwa Yanagi & Beyond Gallery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7.jpg
森山大道,Lightbox Accident, 1969-2018,135.4 x 205.4 cm 圖片提供/森山大道

精選台灣當代藝術家

深度精選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包括采泥藝術呈獻的霍剛、Richard Saltoun Gallery 理查德·薩通畫廊呈獻的李元佳、耿畫廊呈獻的姚瑞中、安卓藝術呈獻的黨若洪、日動畫廊當代館呈獻的劉致宏、漢雅軒呈獻的葉世強,以及年輕藝術家如 182ARTSPACE 呈獻的鄭安利。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1.jpg
姚瑞中,好時光-到此一遊,2017, India hand made paper, Gold leafs, ink pen, 140 x 100 cm, 耿畫廊 圖片提供/姚瑞中 & 耿畫廊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5.jpg
簡翊洪,《我愛你你好嗎?》, 2019, 水墨設色紙本, 24.8 x 18 cm 圖片提供/谷公館

除了線上展覽之外,「Taipei Connections」也將舉辦一系列小型線上活動,包括與展會聯合總監的 Q&A 、由藝術家吳季璁主領的虛擬工作室參觀、及與歐文·沃姆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與王璽安於就在藝術空間展覽的導覽等。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3.jpg
Juri Markkula, IKB Ground VIII, 2019, Mixed Media, Pigmented Polyvinyl Polyurethane, 50 x 50 cm 圖片提供/Ora-Ora & Juri Markkula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8.jpg
Peter Zimmermann,éclair, 2018 ,Epoxy,120 x 200 cm 圖片提供/Peter Zimmermann & Nunu Fine Art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1.jpg
Atsushi Kaga,A breakfast in January, 2020,Acrylic on canvas,150 x 120 cm 圖片提供/Atsushi Kaga & mother’s tankstation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9.jpg
王璽安,Sea with Empty Space, 2020 (detail),Acrylic and oil on linen,162 × 227 × 5cm 圖片提供/Sean Wang &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5.jpg
霍剛,Abstract 2015-052, 2015,Oil on canvas,97x130 cm 圖片提供/Ho Kan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06.jpg
井上有一, Kei, 1962, Frozen Ink on Japanese paper, 121.5 x 111cm 圖片提供/井上有一 & Tso Gallery

去年的台北當代是不是讓你意猶未盡呢?還是你錯過了扼腕至今?「Taipei Connections」的線上展覽,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要打開電腦,人人都能觀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到台北當代的官網註冊,開展時會收到 email ,通知你快來逛展囉!

Taipei Connections
觀展時間:5/2 10:00 am - 5/5(免門票,展期延長至 5/10)
觀展註冊:https://bit.ly/2yIh34I

台北當代 Taipei Connections
時間|2020/5/2(六)~2020/5/10(日) 地點|非實體活動
追蹤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