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2 夏季號 / THE GAZE ISSUE:濾鏡感。
去年掀起熱議與好評的電影《美國女孩》,是新銳導演阮鳳儀首部躍上大螢幕的長片作品,描繪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情感議題。阮鳳儀擔任編導,與編輯李冰共同合作,把與家人的袒露經歷構築成劇本裡的一筆一畫呈現在眾人面前,乍看是相當第一人稱的敘事鏡頭,其實作為導演,她悄悄把每一位觀者都設定為劇裡的主角。
電影映照著內心世界
阮鳳儀認為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因而所探討的議題需要有情感作為核心支撐,當電影放映時,也正悄悄地與觀者進行情感的雙向連結,期許不管是誰都能在她的作品裡找到共鳴。電影不會只是她用來表達自我的平台,而是她與群體互動的方式,召喚著我們誠實掏出藏於內心的情緒密碼,不論好壞都能安心投射的共感之地。
創作是用理性支撐感性,兩者相得益彰。
透過劇本盲測,為情感去蕪存菁
阮鳳儀坦言,「命題」是電影創作裡最困難的一環,而靈感並不是按部就班就能誕生的產物,需要時間觀察和感受,甚至長達兩年的籌備期,這對她來說一點也不意外,她願意文火慢熬。母題誕生後,下一步就是編織細膩的情感結構,如何在劇本做到情感的完整詮釋,而非只是獨斷的個人感受?習慣自編自導的她,在完成劇本之前有個重要環節——「劇本盲測」,讓不同受測者試閱後反饋哪些篇章是最有感覺的,而參與盲測的人也被經過技巧性分類,比方說想知道母女情感這條線有沒有被完善鋪陳,就會請具備相同身份的人去感受,確保視角足夠多元,並經過交叉比對檢測,最終呈現的內容是經過去蕪存菁所留下的精華,無效的內容會被刪除。
劇本刻意被精密過濾是為了讓劇情能被反覆咀嚼,避免橋段過於贅述或扁平,確保其能以高密度且真摯的方式呈現純粹。就像電影中女主角梁芳儀與同學的一段經典台詞:「妳到底在氣妳媽什麼?」「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但,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來自於大部分的我們對於家人都有不合乎常理的期待,那通常是由於在乎轉化而成的情感壓力,簡單台詞背後卻引發深刻探討,複雜的人心不動聲色地攤在眼前,這也是阮鳳儀作電影的初心:將主角獻給觀者本身。
看清楚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維持心態上的純粹,每天有意識地理解自己的狀態,去微調,讓自己更好,濾鏡對我來說就是去掉雜質的鏡片。 ——阮鳳儀
情感滋味,是不能失手的調味劑
創作者能被大眾辨識的第一件事,是「風格」。關於風格,阮鳳儀有更寬廣的定義:「在研究所時期,『風格』是讓大部分人都會很掙扎且迷惘的關卡,很多人直覺風格就是與攝影息息相關,但其實風格不僅侷限在影像上,它與你的敘事節奏、挑選的演員、論述時序性等緊密扣連,任何細節都是奠定風格的因素」。她自己偏向在「主題故事」的選擇上定調風格,就像她所說,情感滋味一直是她所重視且不能失手的調味劑。
此外,誕生作品的過程,和諧度是很重要的。在美國就讀研究所的時候,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到「作品不是個人的」,如何與團隊合作並接受不同人理解事情的方式至關重要,因此選擇團隊成員時,阮鳳儀會確認整個團隊的頻率與價值觀是否契合,像這次擔任《美國女孩》攝影的希臘攝影師 Giorgos Valsamis 初試啼聲就拿下獎項,備受青睞;她也特別喜歡攝影師擅長在跨文化題材裡保有自己一貫的態度,忠於自己純熟的鏡頭駕馭,往往能抓出環境裡特別的氛圍,與她一起揉合出不慍不火的影像味道。
從日常探索屬於女性的迷人光芒
褪去導演身份,回到屬於留白的狀態,阮鳳儀需要足量的獨處時間,閱讀一直是她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方式。問到她喜愛的書籍,大多是出於女性作家之手,如:Alice Munro、蕭熠、西西等,她覺得這些作家共同吸引她的地方在於:她們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通過務實的本質為自己找到新的樂趣和希望。「我喜歡貼近生活的題材,也常思索我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原來我所曾感受過的東西,她們也曾感受到,這讓我覺得沒這麼孤單」,這是一種高質量的度日智慧,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過於瑣碎、格局不夠大,但她們卻可以在有限的 24 小時之中,融入意想不到的思想跳躍。
在採訪當下,阮鳳儀便即興推薦一本剛看完的書籍《她們的創作日常》,書中收錄 143 位女性藝術家,窺探她們如何運用女性堅毅的力量去克服干擾她們創作的一切問題,未來她也希望能改編自己喜歡的文本,將文字變成影像,讓陪伴她的這股力量被更多人看見。
返璞歸真,讓心浪漫流浪
阮鳳儀的日常如果用心電圖表示,那也許會是一個數值波型相當平穩的畫面,均勻且規律地擺動著,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她會主動下給自己的明確指令,讓「導演」準時下班,這對於大部份創作者來說很不簡單。至於自己最好的狀態會是什麼樣子?她回答:「充滿靈感且自由有玩心的時候」,希望自己像喜愛的馬兒一樣,帶著對人與生命的好奇,在創作的路上不停探索,自由奔馳。
身兼導演、編劇的阮鳳儀,將自己敏感縝密的天賦變成獨特能量,人生進入此刻,心境已是被很清澈的光暈包圍著,不管工作或生活,視角都輕盈而客觀。
阮鳳儀
畢業於台大中文系,美國電影學院(AFI)導演碩士學位。自傳短片《姊姊 Jiejie》入圍超過四十個國際電影節,首部長片《美國女孩》獲得2021年金穗獎優良劇本獎特優,並獲得第58屆金馬獎七項大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新導演(獲獎)、最佳新演員、最佳原著劇本、觀眾票選及最佳攝影。
場地協力_臺北市立美術館
特別感謝_Jewelry by charXchen
責任編輯/劉騏瑋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2 夏季號 /The GAZE ISSUE:濾鏡感 - 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