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開設的展覽空間:無關時尚設計,純粹追求藝術
2017/02/03 | 建築/空間 | 好奇心日報
文字=高雅
Prada基金會在米蘭著名的歷史建築以及奢侈品購物中心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街(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 的Prada旗艦店樓上開設了新的展覽空間,命名為Osservatorio,用來做影像和視覺語言展示。
開幕展覽「Give me Yesterday」由Francesco Zanot策展,14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展示了自2000年以來個人生活記錄的影像,探索在數字時代,人們如何通過攝影這種形式構建自我身份和集體身份,以及我們又如何反過來被影像所塑造。
其中的作品極其私人,比如南非攝影師Lebohang Kganye 「假裝你活著Pretend you're actually alive」系列,以去世的母親為主題。荷蘭藝術家Melanie Bonajo 的「Anti-Selfie」系列,記錄下自己每次哭的時刻。葡萄牙攝影師Tomé Duarte 記錄下他穿女朋友的衣服的照片。
Prada基金會是Miuccia Prada和她的丈夫Patrizio Bertelli共同投入的項目,致力於發展當代藝術文化,去年其美術館正式開幕。這對夫婦是設計師搭配商業天才的完美典範。
奢侈品牌和藝術的合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Miuccia Prada卻認為「對於一個旨在賣東西的公司來說,利用公司產品來表達思想是不現實的。」這對夫婦都曾表示Prada基金會是一個純粹追求藝術的空間,而不是時裝品牌的廣告宣傳,並特地將每次的藝術展覽與時裝秀的時間錯開。
在時裝設計上,Miuccia Prada也盡力避開當代藝術的影響,對她來說,「Prada的時尚設計將永遠不會與藝術家進行合作」,這是一種原則。「我常說我一點也不想被藝術世界所影響,」Miuccia Prada曾在採訪中說,「首先,這是一個原則。其次,我希望獨立將我所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我不希望藝術家來幫助我。」
當一件事被冠上「原則」和「個人喜好」的時候,一般對話就到此結束了。不過,作為時尚界位數不多的家族化管理公司,一旦帶上Prada的姓,個人和品牌又怎麼能完全分離呢?
圖片來源=designboom
本文授權轉載自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