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意捐錢、散播謠言中傷......,藝術家版大富翁揭露大城市的「仕紳化」困境
2018/10/15 | 創意靈感 | 好奇心日報
文字=李麑
20世紀初誕生的大富翁經久不衰,不少個人和公司都參與開發過各自的版本,比如我們曾介紹過的超級瑪莉版、憤怒鳥版,以及「權力的遊戲」版。
最近,紐約唐人街的一個藝術家團體開發了一個新的版本,希望討論那些大城市裡正在發生的仕紳化(gentrification):中高端的消費空間進駐社區,低租金的住房和商舖變得精緻,居民和店家卻被水漲船高的租金驅逐。
藝術家團體名為「Chinatown Soup」,紐約人 Michelle Marie Esteva 在 2014 年創立了這個團體,他們在唐人街的空間迅速吸引了年輕人。但和唐人街一樣,這碗「唐人街湯」同樣面臨租金的威脅。
「金錢當然可以給人『自由』,能在紐約城遊走,但並不是只有這批富人才能定義這座城市。」Esteva 在接受 Artsy 採訪時表示,「無論租金漲到多高,人們總還是有各自的理由留在這裡掙扎。我們設計的這款遊戲想追問的就是這些理由。」
經典大富翁遊戲誕生於 20 世紀初,最初它被稱為「地主的遊戲」(The Landlord's Game),發明家Elizabeth Magie 是「單一稅」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她認為土地稅收應該由社會共享。
這款遊戲真正風行是在 30 年代,遊戲生產商 Parker Brothers 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購買了一個改良的版本。1935 年之後的 18 個月,這間公司共販售了 200 萬套大富翁,它也成為美國桌上游戲的經典之一。
「唐人街的大富翁」的版本裡,人們能在各種新的遊戲道具裡看到仕紳化的路徑和詭計。例如一張「社區福利基金」的機會卡,背面寫著「把一棟舊公寓改成高級公寓,捐助 200 美金給社區中心,讓樓內的老人們搬離」。
你還有機會抽中一張「謠言卡」:「散播謠言,社區內一家本地餐館的毒鼠藥污染了食物,接下來的兩輪,面對整改,所有餐廳主人不能獲得收入。」
最大的變化在於遊戲的結束方式。經典大富翁有兩種方式結束遊戲,一是規定時間,擁有最多錢和土地的人獲勝。另一種則是最終角逐出唯一贏家,其他所有人都破產。
唐人街的版本裡,藝術家們設計了另一種結局:規定時間結束時,每個玩家都需要回答是否願意在他們共同「創造」的這個社區內生存,並解釋原因。新的版本裡不再有唯一的贏家。聽起來這個有些說教意味的結局不夠「刺激」,Esteva 表示,他們想追問的,是什麼讓人們留下來,他們能帶來一個不一樣的城市嗎?
Gentrification: Chinatown Edition
https://www.chinatownsoup.nyc/gentrificatio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奇心日報》,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