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選出影史百大外語電影:《悲情城市》、《一一》皆上榜,法語和華語片占多數

2019/12/04
好奇心日報
BBC 選出影史百大外語電影:《悲情城市》、《一一》皆上榜,法語和華語片占多數
《一一》、《七武士》
分享
收藏
「感覺是時候把關注點從好萊塢上移開,去賞析全世界的好電影了。」
文字=顧天鸝

四部華語片入圍了 Top 25。

「感覺是時候把關注點從好萊塢上移開,去賞析全世界的好電影了。」

BBC 文化欄目從 3 年前開始邀請影評人評出「百大」。繼「百大美國電影」、「21 世紀百大」和「百大喜劇」後,今年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選出了百大外語片(非英語電影)。

這次評選向世界電影的多元性致敬,因此評委也來自各個國家。共有 43 個國家、41 個語種的 209 位影評人參與其中。他們在網絡問卷中各自選出自己心中的十大非英語片,根據喜好程度按 1-10 排列;BBC 給排第一的電影計 10 分,第二 9 分,依次延續至 1 分,再計算所有提名電影的總分得出最終排行;遇到積分相同的電影,則看誰的得票數更高,其次是看有多少人將之排在首位。

BBC百大電影-7七武士.jpg
BBC 邀請影評人票選百大外語片(非英語電影),第一名由黑澤明的《七武士》獲得。 《七武士》
BBC百大電影-10.png
楊德昌的《一一》獲得第25名。 《一一》

 
選出的百部電影出自 67 位不同的導演,涵蓋 24 個國家、19 種語言。法語片以 27 部的數量占據第一,華語片 12 部,義大利語和日語片各 11 部;東亞電影占 1/4(日本 11 部,大陸 6 部,台灣 4 部,香港 3 部,韓國 1 部)。

讓 BBC 「感到失望」的是,雖然 209 位受邀影評人的性別比例平衡,其中包括 94 位女性(45%),然而百大中只有 4 部片由女性導演執導。《為什麼女性導演在影史上隱形了?》一文便探討了這種現像背後的原因:自電影從新奇藝術變成一項盈利的生意以來,它的大多數環節都由男人掌控,除了女演員之外的女性被推出製片體系,「稀少導致隱形,隱形進一步導向稀少」。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各國影評人把黑澤明的《七武士》推上了榜首,然而它恰恰沒得到日本影評人的青睞——6 位日本評委沒有一個人選了黑澤明的電影。本片的動作元素似乎是各國評委最關注的一點,「利用動作場景進行角色探索:他們如何打鬥,如何使用武器,他們失去了什麼,又渴望什麼,站在什麼立場……開創了一個如今很流行的亞類別:一組邊緣英雄集合起來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為自己的靈魂而戰」。

Top 25 中有四部華語片,分別是:

BBC百大電影-6.jpg
《花樣年華》

#9 《花樣年華》(王家衛) ——「孤寂和渴望滲透了這部煙霧彌漫、色彩斑斕、夢幻般的電影,打破了傳統電影的愛情模式,角色之間幾乎沒有觸碰,細節讓其充滿了質感以及感性的力量……正是這種留白讓它洋溢著美、詩性和浪漫。」

#12 《霸王別姬》(陳凱歌) ——「講述了戲曲演員的命運,實際上關於時代變遷,關於榮耀和逝去,關於壓抑的愛與恨。奢華、充滿野心、無法預料的史詩,帶觀眾經歷了 52 年的動蕩喧囂史,演員也貢獻了中國電影史上最厲害的演技。」

#18 《悲情城市》(侯孝賢) ——「林家人的不幸經歷,其實是把台灣的黑歷史推到了聚光燈之下。鄰家的平凡日常,體現的是台灣人在那個年代、面對政府鎮壓時的痛苦與掙扎……它讓人們重新審視歷史。」

BBC百大電影-4.jpg
《一一》

#25 《一一》(楊德昌) ——「楊德昌是把宏大的社會政治背景轉變得極其私人化的大師:一個家庭故事可能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故事。這部三小時的中產家庭特寫包含了婚禮、三角戀、葬禮,各種日常悲喜劇。是一部讓你完全投入、感受到鮮活人生的電影。」

Top 25 的電影名單如下,完整名單見此。

25.《一一》(楊德昌, 2000)
24.《波坦金戰艦》 (Sergei M Eisenstein, 1925)
23.《聖女貞德的受難》(Carl Theodor Dreyer, 1928)
22.《羊男的迷宮》 (Guillermo del Toro, 2006)
21.《分居風暴》 (Asghar Farhadi, 2011)
20.《鏡子》 (Andrei Tarkovsky, 1974)
19.《阿爾及爾之戰》The Battle of Algiers (Gillo Pontecorvo, 1966)
18.《悲情城市》 (侯孝賢, 1989)
17.《阿奎爾,上帝的憤怒》(Werner Herzog, 1972)
16.《大都會》 (Fritz Lang, 1927)
15.《大地之歌》 (Satyajit Ray, 1955)
14.《珍妮德爾曼》 (Chantal Akerman, 1975)
13.《M 就是凶手》 (Fritz Lang, 1931)
12.《霸王別姬》 (Chen Kaige, 1993)
11.《斷了氣》(Jean-Luc Godard, 1960)
10.《甜蜜的生活》(Federico Fellini, 1960)
9.《花樣年華》 (王家衛, 2000)
8.《四百擊》 (François Truffaut, 1959)
7.《8又二分之一》 (Federico Fellini, 1963)
6.《假面》(Ingmar Bergman, 1966)
5.《游戲規則》(Jean Renoir, 1939)
4.《羅生門》 (黑澤明, 1950)
3.《東京物語》 (小津安二郎, 1953)
2.《單車失竊記》(Vittorio de Sica, 1948)
1.《七武士》 (黑澤明, 1954)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奇心日報》,原文請點此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