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浪潮!2019 Sony 索尼世界攝影獎揭曉首個入圍名單,台灣2位攝影師上榜

2020/07/09
攝影新浪潮!2019 Sony 索尼世界攝影獎揭曉首個入圍名單,台灣2位攝影師上榜
© Eng Chung Tong, Malaysia, 2019 Sony World Photog
分享
收藏
公開賽與青年賽入圍名單公布,台灣攝影師吳永森、郭子揚入選。

2月初,大家還在歡度春節期間,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攝影競賽「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佈了公開賽與青年賽的入圍名單,台灣則有 2 位攝影師吳永森、郭子揚入選 。主辦單位指出,今年的參賽作品為歷年來最高,包含公開賽和青年賽在內的4個組別,共有來自 195 個國家、約 32 萬 6 千多件作品參加競賽。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805_EngChungTong
公開賽,文化類別。攝影師:Eng Chung Tong/馬來西亞。對於雲南一個少數民族部落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的人文觀點。 © Eng Chung Tong,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今年參賽作品的高質量讓本屆評審們印象深刻,在揭曉的公開賽和青年賽入圍名單中,得以窺見當下廣泛的創作取向、影響和技巧。其中,風景照和人物照仍是最受青睞的創作類別,不過評審認為,想要突破攝影界線,新類別「創意」(Creative)才是攝影師真正的機會。公開賽的10個類別得主將於2月26日揭曉,大獎得主將與青年賽得主一起於4月17日公布。

公開賽共有10個類別,今年入選作品共127件;青年賽(12歲至19歲的攝影師),今年共入圍8位,以下為精選作品(完整名單請點此):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91_AlexeyHolod
公開賽,動態組。攝影師:Alexey Holod/俄羅斯 © Alexey Holod,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75_GrardBret
公開賽,景觀類。攝影師:Gérard Bret/法國。冬天,法國賽特附近如棋盤般的牡蠣養殖場。 © Gérard Bret,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JenniferBin
公開賽,建築類。攝影師:Jennifer Bin/加拿大。一張關於「極端」的照片,對比唐山附近新蓋的住宅區與舊住宅。 © Jennifer Bin,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795_RemusDaescu
公開賽,文化類。攝影師:Remus Daescu/羅馬尼亞。「念藝術學校的時候,我就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去羅浮宮看《蒙娜麗莎》。今年,我終於去了,但現實讓我震驚,我甚至難以靠近她。但反而,我更欣賞人們在她面前的樣子、面對『標誌性』作品時的反應。」 © Remus Daescu,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89_StanDeZoysa
公開賽,街頭攝影類。攝影師:Stan De Zoysa/西班牙。「拍攝於巴賽隆納,當時我偶然發現這個地方,在特定的時間跟角度會產生特別的視覺效果。後來我在這裡研究了大約3個星期,等待合適的時間拍照。」 © Stan De Zoysa,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07_MirandaAlam
公開賽,街頭攝影類。攝影師:Miranda Alam/美國。拉斯維加斯週刊慶祝活動的參加者,突如其來的一陣怪風。 © Miranda Alam,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45_JasemKhlef
公開賽,人物肖像類。攝影師:Jasem Khlef/加拿大。「被母親踢出家門,他成為無家可歸的人。」 © Jasem Khlef,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23_ChristopherMadden
公開賽,建築類。攝影師:Christopher Madden/英國。「這張照片的靈感來自知名建築攝影師Ezra Stoller的作品。」 © Christopher Madden ,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743_AlessandroZanoni
公開賽,文化類。攝影師:Alessandro Zanoni/義大利。拍攝於首爾景福宮大門旁,「這附近有幾家出租傳統服裝的店。照片凸顯了一座快速變化的城市的對比,傳統與現代性經常相互交織。」 © Alessandro Zanoni,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19_ShaunMills
公開賽,建築類。攝影師:Shaun Mills/英國。艾塞克斯海岸附近,一座舊的維多利亞式燈塔。在漲潮時進行二次曝光,以長時間曝光與海洋和雲的運動相結合,創造攝影師想要的極簡主義效果。 © Shaun Mills,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99_KuoZeiYang
公開賽,景觀組。郭子揚拍攝義大利拉瓦雷多三尖峰的飄渺霧景。 © 郭子揚,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789_MasumiShiohara
公開賽,靜物組。攝影師:Masumi Shiohara/日本。拍攝於長野縣,一種名為「總統」的歐洲李子。「我在春天拍攝花朵,秋天拍攝結的果。並另外拍了花和果實的橫截面和種子。」 © Masumi Shiohara,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25_RemyWhiting
公開賽,動態類。攝影師:Remy Whiting/英國。「這張照片是與英國職業游泳選手Oliver Anson合作,腦袋裡早就有類似的構圖,不過花了很長的時間弄清楚水下攝影和晚上拍攝的相關事務。我們另外設計了照明設備,修改了相機外殼。這張是第一次試拍時的作品之一。」 © Remy Whiting,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49_ZhouDainan
公開賽,街頭攝影類。攝影師:Zhou Dainan/中國。拍攝於中國廣東的一個城市露營活動。 © Zhou Dainan,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801_YukihitoOno
公開賽,旅遊類。攝影師:Yukihito Ono/日本 © Yukihito Ono,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783_GregLecoeur
公開賽,自然與野生世界組。攝影師:Greg Lecoeur/法國。「多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灰色的海豹,牠們已逐漸消失在世上,現在受到國際法規的保護。但仍有人偷獵,也受到海洋污染影響。這張照片拍攝於法恩島群島,牠們在這裡受到較完善的保護,甚至成為當地的旅遊特色。」 © Greg Lecoeur,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721_Yung-senWu
公開賽,自然與野生世界組。攝影師:吳永森/台灣,拍攝太平洋紅鮭。 © 吳永森,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677_ArnaudGuillard
公開賽,街頭攝影類。攝影師:Arnaud Guillard/法國。拍攝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黃背心抗爭期間。「當我靠近大火時,看到了這個男人和他超現實主義的裝束,在這世上最知名的時尚大道,這場景顯得很不尋常。」 © Arnaud Guillard,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579_IlyaBugaev
青年賽,多樣類別。攝影師:Ilya Bugaev,17歲/摩爾多瓦共和國。拍攝於摩爾多瓦的Trinka村,這裡過去好幾個世紀都是石灰開採點,如今採石場長滿了草和樹木,舊窯被摧毀,村莊改以草地而非石化資源文明。當地已經有足夠的工作機會,攝影師捕捉年輕牧羊人眼中的平靜和安寧。以一位外來訪客的視角,觀看他們的日常生活。 © Ilya Bugaev,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577_JohannesWeigl
青年賽,多樣類別。攝影師:Johannes Weigl,16歲/澳洲。攝影師說,照片想表達現代人的孤獨感,很多人不再面對面溝通。照片中的女孩是那些仍願意在現實世界裡溝通的人,但她是個外人,因為其他人只顧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機。她唯一的出路是逃跑、跌倒、死亡。照片拍攝於家鄉Finklham。 © Johannes Weigl,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11575_JeremyKupfuwa
青年賽,多樣類別。攝影師:Jeremy Kupfuwa/辛巴威。電影《死侍2》即將上映,我和我的朋友認為在城市裡也創造一個超級英雄應該很「酷」,當然,這很無聊沒錯。當我們拍照時,人們覺得我們很奇怪,但其實這在我家那邊很正常。人們其實並不擁抱新的文化、時尚和藝術,我希望這張照片能激發他人挑戰社會及其無盡的規則,做自己想做的事。 © Jeremy Kupfuwa, 2019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