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推理」再掀風潮!第30屆香港書展,邀科幻小說代表倪匡、《13.67》陳浩基分享創作歷程
2019/07/26 | 展覽/活動 | 郭思妤
香港書展於7月23日落幕,吸引近百萬人次入場,今年更突破紀錄,匯集39個國家及地區、686家參展商參與。香港書展邁入第30個年頭,如今已成為世界前三大書展之一,也是香港民眾年年期盼的夏日盛會。
年度主題「科幻推理」,邀集倪匡等名作家開講
歷來以年度書籍為策展主軸,香港書展於2016年開始轉以「閱讀類型」作為軀幹,過去幾年的題目武俠、旅遊、愛情皆大受歡迎。今年度選題「科幻與推理」,引領讀者在科幻故事的虛實、推理故事的謎團中,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
因應「科幻推理」主題,邀請到倪匡、杜漸、麥家、陳浩基、尹格言等跨世代名作家舉辦講座,其中倪匡大師開講,吸引到兩千多名讀者到現場聆聽、提問。93歲的倪匡大師在講座上妙語如珠地笑談人生,分享「時時化悲痛為歡樂」的生存之道。談到自己的作品,他謙稱自己只有初中畢業,並沒有科學知識,寫的作品更偏向「幻想的武俠小說」。
被王家衛買下版權,《13.67》作者陳浩基談創作歷程
陳浩基的推理作品《13.67》以一對港警師徒辦案故事為主軸,拿下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更賣出全球多國版權,故事將由名導演王家衛拍成電影。
談到推理小說的創作歷程,邏輯分明與細心是推理小說家不可或缺的條件。至於如何確認故事邏輯的完整性,陳浩基提點,撰寫故事並不能寫完才回頭檢查漏洞,反而是下筆前必須透過大綱釐清脈絡。他剛起步時,寫出來故事後發現破綻,費盡心力修改卻是「改無可改」,只有重頭來過。擁有多年經歷的陳浩基當然不會再犯這樣的初階錯誤,寫《13.67》時,花費兩、三個月準備,僅花一個月時間就完成。
關於陳浩基是本格派或社會派的推理作家,有許多種說法。他認為自己是個貪心的作家,本來就具有多個面向,未來也會持續多元的創作。
文遊四度空間 展出倪匡、厲河等人收藏文物
配合主題年度「科幻及推理文學」,香港書展開設「文遊四度空間」特展,介紹多位香港科幻及推理作家,其中以倪匡的相關文物最受關注。六十年代倪匡於報章連載的《衛斯理》剪報、作品手稿,還有許多絕版藏書,都大方公開展出。展區也播放了衛斯理系列改編作品《衛斯理傳奇》的電影片段,帶領讀者漫遊衛斯理的奇幻世界。
除了倪匡的文物之外,以「福爾摩斯系列」廣受小學生歡迎的厲河,也展出許多福爾摩斯相關的收藏品。
2019 香港書展不僅提供與科幻推理名家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也展出與作品相關的文物、影片,讓讀者能從多個角度認識自己鍾愛的作品,與小說中的世界,似乎又更接近了那麼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