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室內設計迷的電影片單:《布達佩斯大飯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 10 部,從復古夢幻到細膩人文

2020/06/01
郭思妤
給室內設計迷的電影片單:《布達佩斯大飯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 10 部,從復古夢幻到細膩人文
圖片提供/IMDb
分享
收藏
設計媒體 Dezeen 為室內設計迷獻上片單!從《大亨小傳》的鋪張奢華,看到《雲端情人》充滿未來感的小細節。

電影與動畫的魅力,就在於將想像營造成一場視覺饗宴。國外設計媒體 Dezeen 近日發布了一份「給室內設計迷的片單」,《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亨小傳》等膾炙人口的近代電影皆入榜。

這些電影的場景設計都藏了許多細節,即使你都已經看過,也值得為了豪華大舞廳、黃金天花板、怪奇壁畫等彩蛋再刷一輪!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海報.jpg
電影中虛構的祖部羅卡共和國,位在東歐阿爾卑斯山下,《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一片,劇情環繞被指控謀殺D夫人的飯店員工古斯塔夫。 圖片來源/IMDb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02.jpg
劇組以深紅色地毯、大理石柱、華麗的黃銅照明,將德國東部已閒置的新藝術風格百貨Görlitzer Warenhaus 大廳,佈置成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 Lobby。 圖片來源/IMDb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04.jpg
場景設計師 Adam Stockhausen 也以阿爾卑斯山區滑雪飯店的圖片為參考依據,來設計電影裡夢幻復古色調的多個場景。 圖片來源/IMDb

《夜行動物》,2016

夜行動物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夜行動物 03.jpg
由時裝設計師湯姆福特(Tom Ford)執導,《夜行動物》是部高潮迭起的驚悚片,故事背景發生在加州馬里布,一幢玻璃混凝土豪宅裡。 圖片來源/IMDb
夜行動物 02.jpg
豪宅內陳設高貴,四處也充滿了藝術品妝點空間,但在女主角收到前夫寄來的小說手稿後,詭譎的氛圍席捲而來。 圖片來源/IMDb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017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02.jpg
青春純愛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義大利北部無人居住的豪宅,打造成片中少年 Elio Perlman (提摩西夏勒梅 飾) 的家。 圖片來源/IMDb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03.jpg
室內設計師 Di Modrone 悉心打造每間房間,以呈現 Perlman 人文氣息濃厚的家庭和成長背景。古地圖、油畫、書本、玻璃器皿和陶器,都為豪宅增添了不少生活感。 圖片來源/IMDb

《美國殺人魔》,2000

美國殺人魔 海報.jpg
以 1980 年代的紐約為背景,《美國殺人魔》描述華爾街銀行家 Patrick Bateman (Christian Bale飾),白天衣冠楚楚看似年輕有為,夜晚化身成為噬血如命、喪心病狂的殺人魔。 圖片來源/IMDb
美國殺人魔 01.jpg
起初,Bateman 的住所像是完美無瑕的黃金單身漢公寓,有著明亮潔白牆面、閃閃發亮的不鏽鋼廚房,還放了幾張包浩斯經典——由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隆納椅》(Barcelona Chair)。 圖片來源/IMDb
美國殺人魔 02.jpg
然而隨著劇情發展,整個場景很快地成了驚悚駭人的命案現場。 圖片來源/IMDb

《真寵》,2018

真寵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真寵 01.jpg
高挑而滿是掛毯的牆壁、貴氣逼人的四柱床,都是 2018 電影《真寵》悉心細膩的設計;這部黑色喜劇,講述為了爭得安妮皇后的寵愛,發生在兩位表姊妹之間的故事。 圖片來源/IMDb
真寵 05.jpg
電影雖然以 18 世紀為背景,但場景設計師 Fiona Crumble 向 Dezeen 表示「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來講述這個故事,而非鉅細靡遺地復刻安妮女王時代的樣貌」。 圖片來源/IMDb

《雲端情人》,2013

雲端情人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雲端情人 03.jpg
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執導的科幻愛情片《雲端情人》,講的是男主角 Theodore 愛上人工智慧虛擬助理的故事。 圖片來源/IMDb
雲端情人 02.jpg
孤獨的 Theodore 居住在一棟高聳的極簡公寓裡,故事設定在未來的洛杉磯,天際線滿是 80 層樓高的建築物,原來是場景設計師 KK Barrett ,將洛杉磯和上海的建築景觀合在一起而成。 圖片來源/IMDb

《發條橘子》,1971

發條橘子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發條橘子 02.jpg
花俏華麗的室內裝潢,貫穿了名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發條橘子》,這部經典之作時序與地點設定在未來的英國,由一群為非作歹青年揭開序幕。 圖片提供/IMDb
發條橘子 01.jpg
庫柏力克團隊拍攝過程中,使用許多真實生活中的家庭為場景,知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早期公司——Team 4 建築團隊,所打造的建築也有入鏡。 圖片來源/IMDb

《大亨小傳》,2013

大亨小傳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大亨小傳 03.jpg
場景設計師 Catherine Martin 為《大亨小傳》客製了 42 個場景。 圖片來源/IMDb
大亨小傳 04.jpg
黃金天花板的宴會廳、闊氣的樓梯,主角蓋茲比奢華的宅邸,借鑒了 20 世紀初期紐約長島富麗堂皇的設計。 圖片來源/IMDb

《仲夏靨》,2019

仲夏靨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仲夏靨 02.jpg
恐怖片《仲夏靨》中,民俗風格的室內裝潢,為異教徒的駭人儀式蒙上一層面紗。片中主要場景——外型類似穀倉的高大宿舍,場景攝影師 Henrik Svensson 曾參考百年瑞典農舍。 圖片來源/IMDb
仲夏靨 04.jpg
牆上的怪奇壁畫也令人毛骨悚然,劇組鉅細靡遺地刻劃各種小細節 圖片來源/IMDb

《瘋狂亞洲富豪》,2018

瘋狂亞洲富豪 海報.jpg
圖片來源/IMDb
瘋狂亞洲富豪 01.jpg
電影中許多發生在新加坡的橋段,其實大部分是在馬來西亞拍攝完成的。場景設計師用油漆的方式,讓地板看起來像是鑲嵌了昂貴的磁磚,軟墊式的牆壁被貼上華麗壁紙,甚至還製作了人造虎皮當作裝飾。 圖片來源/IMDb
瘋狂亞洲富豪 02.jpg
在團隊的鬼斧神工之下,成功將馬國被廢棄的豪宅、前精品酒店,變身為故事裡一個比一個有錢的富貴人家。 圖片來源/IMDb

讀到這邊,是不是發現了這 10 部電影的共通點呢?故事主角多半是有錢的富豪,場景才能夠奢華貴氣。然而同樣有個富人家的《寄生上流》,意外地沒有進入榜單。今年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這部韓國電影,不只描繪富人家氣氛到位,窮人家的場景設計,從電影一開頭掛在電風扇罩子上的襪子,就讓人驚呼。

以上 10 部 Dezeen 的推薦,再加上《寄生上流》,總共是 11 部獻給室內設計迷的片單。你看過了幾部呢?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