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草間彌生南瓜!點點樹、星光南瓜等創作亮相,草間彌生展於紐約植物園揭幕

2021/04/15
跳舞的草間彌生南瓜!點點樹、星光南瓜等創作亮相,草間彌生展於紐約植物園揭幕
圖片來源/NYBG
分享
收藏
草間彌生受邀於紐約植物園開展《KUSAMA: Cosmic Nature》!為你收錄自戀花園、點點樹、無限鏡屋等本次展覽的精彩作品。

草間彌生創作與植栽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日本人氣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首度於紐約植物園開展,眾人孰悉的南瓜、點點等元素,融入植物園 250 英畝的花草樹木之間,這次帶來的戶外雕塑新作〈舞動的南瓜(Dancing Pumpkin)〉,後方由盛開的櫻花陪襯,光是看照片就令人心生嚮往。

草間彌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來自童年時光

進入本次展出作品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草間彌生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多數人對於草間彌生的印象,或許大多以南瓜和無止盡的圓點為主。事實上,她創作的核心概念除了「消融、無限、永恆」之外,也時常透過各種媒材,表達她對大自然的著迷。大自然之所以對草間彌生如此重要,或許與她童年的經歷有關,家裡經營販賣植物種子的生意,擁有 6 間當時很稀有的溫室,草間彌生最早的素描作品畫的是色彩鮮豔的花朵,背景正是家族經營的溫室。

紐約植物園官網分析道,近年草間彌生的作品包括令人著迷的裝置藝術、以南瓜或鬱金香為題的大型公共雕塑等等,其實近期的作品和少女時期的畫作,雖然時隔超過一甲子,兩者有著強烈的連結,大自然仍是她關注、為之傾心的主題。

《KUSAMA: Cosmic Nature》展出作品

這次的展覽名為《Cosmic Nature》(宇宙大自然),偌大的紐約植物園裡,在翠綠的青草、風鈴草、睡蓮之中,參觀者將首先遇見中庭裡〈跳舞的南瓜〉(Dancing Pumpkin, 2020),不同於瀨戶內海直島岸邊,面海的黃底黑點南瓜雕塑,草間彌生改變了南瓜的造型,讓它長出章魚腳,這幾隻起舞的腳,為南瓜增添了幾分輕盈的律動。

草間彌生 Cosmic Nature 紐約植物園_b1.jpeg
Dancing Pumpkin, 2020,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Urethane paint on bronze, 196 7/8 x 116 7/8 x 117 ¼ in. (500 x 296.9 x 297.8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and David Zwirner. 攝影/Robert Benson Photography 圖片來源/NYBG
草間彌生 Cosmic Nature 紐約植物園_b4.jpg
Ascension of Polka Dots on the Trees, 2002/2021,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Printed polyester fabric, bungees, and aluminum staples installed on existing trees, 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攝影/Robert Benson Photography 圖片來源/NYBG

跳舞的南瓜之外,還有許多值得一看的作品。比如室外的〈點點樹〉(Ascension of Polka Dots on the Trees, 2002/2021),以紅底白點圖樣的長條將樹幹圍繞,看見佈滿圓點的樹木,似乎我們也能就此看見,草間彌生幻視裡的無限點點世界。重現的舊作〈自戀花園〉(Narcissus Garden〉,草間彌生則在植物園水池裡放置了 1,400 顆不鏽鋼的浮球,此裝置起源自她在 1966 年的創作。總是大受歡迎的〈無限鏡屋〉,則將於夏季開放限時參觀,確切開放日期和售票時間皆尚未公布。

草間彌生 Cosmic Nature 紐約植物園_b3.jpeg
Narcissus Garden, 1966/2021,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1,400 stainless steel spheres.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Tokyo/Singapore/ Shanghai; David Zwirner, New York; Victoria Miro, London/Venice. 攝影/Robert Benson Photography 圖片來源/NYBG
草間彌生 Cosmic Nature 紐約植物園_b4.jpeg
My Soul Blooms Forever, 2019,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Urethane paint on stainless steel,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Victoria Miro, and David Zwirner. 攝影/Robert Benson Photography 圖片來源/NYBG
草間彌生 Cosmic Nature 紐約植物園_b7.jpg
Pumpkins Screaming About Love Beyond Infinity, 2017, Mirrors, acrylic, glass, LEDs, wood panels,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圖片來源/NYBG
草間彌生 紐約植物園 Cosmic Nature_09.jpg
“Starry Pumpkin” (2015) 圖片來源/NYBG Vimeo 影片
草間彌生 Cosmic Nature 紐約植物園_b2.jpeg
I Want to Fly to the Universe, 2020,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Urethane paint on aluminum, 157 3/8 x 169 3/8 x 140 1/8 in. (400 x 430 x 356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and David Zwirner. 攝影/Robert Benson Photography 圖片來源/NYBG

《KUSAMA: Cosmic Nature》展期至 10 月 31 日為止,長達 6 個月的時間,將跨越春、夏、秋三個季節,每個時節的不同植栽陪襯之下,草間彌生的作品也都將以不同的姿態綻放。

無法飛去紐約看展的大家,可以上 Instagram 搜尋 #cosmicnature#dancingpumpkin 這 2 個 hashtag,透過手機螢幕聞香一下囉!

《KUSAMA: Cosmic Nature》
https://www.nybg.org/event/kusama/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