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花蓮 PANGCAH 生活節 6 大看點:范承宗打造眾神殿主舞台,展現跨音樂、飲食、建築、信仰的藝術共創

2022/10/07
Stanley Kuo
2022 花蓮 PANGCAH 生活節 6 大看點:范承宗打造眾神殿主舞台,展現跨音樂、飲食、建築、信仰的藝術共創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分享
收藏
為期兩天(10/08、09)的PANGCAH生活節於花蓮登場!森林療癒工作坊、煙燻半生熟「儲糧智慧」市集,也將邀請阿爆、雷擎、桑布伊等歌手接力開唱。

「PANGCAH(因近似於邦查),為「人」、「同族人」之意,亦為阿美族人的自稱。」

以部落文化、永續發展定錨核心的 2022 PANGCAH生活節,即將於10/08、09兩日於花蓮光復鄉登場,透過「共創藝術」貫穿阿美族人的工藝、飲食、音樂、建築、信仰、規範等生活日常,體現原住民族的古老智慧於當代,打造一場跨界整合的藝術共創大事件。

PANGCAH生活節5.jpg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提供地方風土文化轉譯再應用的新方法

每一屆PANGCAH生活節的發生,都是為了傳遞一件屬地性的訊息,2022 年 PANGCAH 生活節以 PANGCAH 國度裡的精神信仰「Malataw(至高神)」作為核心主軸,透過藝術創作來詮釋萬物生命的自然能量,具體地將 Malataw帶到大家眼前,把人類自古以來仰賴自然的生活智慧,與當代的價值相連結。

PANGCAH生活節3.jpg
2021音樂演出影像紀錄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PANGCAH生活節1.jpg
2021音樂演出紀錄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生活節亮點:01_主視覺

「當太陽燒破黑暗,我們就看見光。」 - 藝術家范承宗

藝術家范承宗以其鑽研台灣民藝的背景以及龐大資料庫,找到詮釋太陽力量的方法。范承宗回想國小時期的自然科學課,在太陽底下用放大鏡一點一點地燒破黑紙,完成一張能讓光穿透的材料,視線穿透它看見後面的光景,正如同萬物也穿透它進入人們的眼中,范承宗將這個經驗經由動態創作,嘗試與合作夥伴一同重現。

03_平面主視覺.jpg
圖片提供 / PANGCAH生活節

主視覺完成後,繼續交由金曲製作人曾仁義接手,透過視覺感受與年度精神進行編曲創作,抽調族群元素並反轉人聲,原始吶喊的聲音能量跨越語言,彷彿消弭人神之間的距離,象徵集結眾人之力共同與Malataw(至高神)共存。

生活節亮點:02_主舞台-眾神殿

在部落都流傳的一個重要傳統:入山、下溪、耕種、採集,在所有勞動開始之前,都必須向神靈自我介紹、告知來意,擺放準備好的祭祀用品,祈求一切平安順利。

01_日間模擬圖.jpg
范承宗打造眾神殿主舞台:日間模擬圖 圖片提供 / PANGCAH生活節
02_夜間模擬圖.jpg
范承宗打造眾神殿主舞台:夜間模擬圖 圖片提供 / PANGCAH生活節

因此這座「眾神殿」舞台扮演著開啟 PANGCAH 世界之門的鑰匙,由藝術家范承宗透過3D數位運算搭配運用天然材料,招聚人們匯聚於活動現場,以手工製作完成。活動結束後,「眾神殿」也將進行回收拆解,重新製作成部落內討論公眾事務集會時的座椅,繼續於日常中使用,如同Malataw的祝福常伴於部落生活中。

生活節亮點:03_PANGCAH 生活節限定 NFT

將無形的部落文化資產,透過當代科技與藝術重新演繹,結合元宇宙虛擬科技應用,打造三款共111枚「PANGCAH生活節」限定NFT。不僅可收藏,更結合花蓮這座城市與 PANGCAH 生活節活動現場的賦能,如擁有實體限定商品、限定場次的工作坊、野營露營位等。

NFT 作品01_「原始的能量 Sakaci’icel(盲盒)」

將主視覺當中的燃燒孔洞作為動態的基底,透過動畫的重置模擬太陽神力量將畫面燒開的軌跡;燒開後的孔洞使觀者得以窺視影像背後貫穿此系列NFT作品的主軸,象徵Malataw信仰的熱能流動。

01_原始的能量 Sakaci’icel(盲盒).jpg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NFT 作品02_「至高神 Malataw 」

Malataw,阿美族群的守護神,為信仰中純善的代表,以烈陽作為符碼,主宰著宇宙萬物。作品以球狀能量體和熱能環的結合象徵至高的太陽,與宇宙的無限;中間隨之舞動的金屬架構是萬神殿舞台在元宇宙當中的理想形式,串連了虛與實、天與地。

02_至高神Malataw.jpg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0NFT 作品03_「守護圖騰 Afalong 」

守護圖騰白螃蟹,留著溫暖的能量血液,養育著太巴塱的土地。作品以白螃蟹神話為主角,堅硬的外殼是阿美族對信仰的堅定;而放射狀的太陽符號,是象徵希望的光芒。

03_守護圖騰Afalong.jpg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NFT 作品04_「守護靈 kakacawan 」

以羽毛、大樹、皇冠、人臉等四個不同的元素,代表世界中相互依存的靈體,在發散與聚合的動態之間,本是一體的各個元素不斷在疆界之外發散、融合,又從單一狀態回歸大自然本源的過程。

04_守護靈kakacawan.jpg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生活節亮點:04_原民歌手輪番上陣

地方的音樂就是世界的音樂,集結來自東部的創作、族語和古調音樂元素,地方以太巴塱年齡階層、蝸牛班與新科金曲獎得主簡燕春阿嬤領軍,並邀請多位金曲得主現場演出,MATZKA、阿爆(阿仍仍)、雷擎、桑布伊、詹森淮、Ponay原式大樂隊等共計十四組接力站上眾神殿舞台。

12_太巴塱年齡階層.jpeg
太巴塱年齡階層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05_太巴塱蝸牛班.jpg
太巴塱蝸牛班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10_簡燕春 Osay Hongay.jpeg
金曲獎得主簡燕春阿嬤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04_桑布伊 Sangpuy .jpg
桑布伊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02_詹森淮.jpg
詹森淮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奠基於「為地方創作」的精神下,移居花蓮的音樂人詹森淮、北大武山下的獨立樂團「山產」,將為PANGCAH生活節打造單曲,於生活節當天首次發表;更有亞洲最具代表性的fingerstyle吉他手保卜·巴督路,攜手新生代以阿美族語創作的饒舌歌手HengJones大亨於現場共演,透過多元共創的音樂面貌詮釋地方風土文化實力。

13_山產.jpg
北大武山下的獨立樂團山產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09_保卜・巴督路 Baobu Badulu.jpeg
亞洲最具代表性的fingerstyle吉他手保卜·巴督路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08_大亨 HengJones.jpg
以阿美族語創作的饒舌歌手大亨 HengJones 圖片提供 / 花蓮 PANGCAH生活節

生活節亮點:05_煙燻、醃漬、半生熟的「儲糧智慧」市集

在過去沒有冰箱的年代,為了保存食物,應用鹽巴將食材醃漬防止腐壞,並經過時間的熟成,造就獨特的地方風土之味。在山上醃豬肉、牛皮、牛腸、飛鼠,在海邊封存魚肉、魚卵、魚腸、貝類,家戶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配方,搭配開罐後不同的料理手法,讓「生醃」這門技術的面貌得以有更多層次的呈現。

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3.jpg
市集主題: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jpg
市集主題: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2.jpg
市集主題: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本次PANGCAH生活節圍繞地方「儲糧智慧」與「材料應用」的地方風土系統,除了醃漬之外同時納入「煙燻」與「半生熟」作為本次的年度主題。經由「王群翔慢食家宴」、「Tapayaw Tribe Grill 部落煙燻烤肉」、「路邊烤肉Wild BBQ」,還有傳承古法進行野炊、採集、狩獵的「19號野廚」,透過最自然的方式,呈現出屬於阿美族群的飲食文化,共邀集超過30家攤商共同詮釋,以此打造一場屬於PANGCAH的秋日慶典。

路邊烤肉Wild BBQ 奇萊店2.jpg
市集主題:路邊烤肉Wild BBQ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路邊烤肉Wild BBQ 奇萊店.jpg
市集主題:路邊烤肉Wild BBQ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生活節亮點:06_森林、部落、療癒工作坊

部落系歌舞傳唱、小米酒釀製、傳統頭帶編織,皆由太巴塱部落青年與職人引領,認識蘊含在生活文化之中的舞蹈與歌謠扮演的重要角色;花蓮在地香氛品牌WonderAdam設計天然精油調香課程,運用天然植物精油的搭配,以煙燻做為主調,設計6大方向的氣味配方,讓參與者自行搭配,調製出屬於自己的PANGCAH香氛;草地療癒系瑜珈邀請The Yoga Thing 的Melody老師帶領一場場與自然親近、吸收土地賜與的正能量,讓瑜珈療癒身心

01_部落歌舞傳唱工作坊.JPG
部落歌舞傳唱工作坊 圖片提供 /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02_傳統頭帶編織工作坊 .jpg
傳統頭帶編織工作坊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03_WonderAdam 天然精油調香工作坊.jpeg
WonderAdam 天然精油調香工作坊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夜間時,走入森林,由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解說隊帶領,感受夜晚森林的風、星空,親身體驗人與環境自然共生共存的親密感受。

05_夜間觀森工作坊:月夜人森 夜觀平森.jpg
夜間觀森工作坊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06_森林療癒工作坊: Taloma Lotolotokan 回到森林的家.jpg
森林療癒工作坊: Taloma Lotolotokan 回到森林的家 圖片提供 / 花蓮PANGCAH生活節

**2022 PANGCAH生活節官網 :https://pangcahfestival.com/**

▩ 活動日期|2022/10/08(六)~ 2022/10/09(日)
▩ 活動時間|13:00 - 20:30(13:00開放入場)
▩ 活動地點|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日地月池(花蓮縣光復鄉農場路32號)
→ 免費索票入場|https://reurl.cc/O46OEX
→ 工作坊報名中|https://reurl.cc/3Ykz38
→ NFT購買連結|https://reurl.cc/3Ykz38
→ 野營營位購買|https://reurl.cc/3Ykz38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