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專欄】談家的多重意義:家是愛人所在之處

2023/06/08
【朱平專欄】談家的多重意義:家是愛人所在之處
攝影 / Emma SY Wang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多年前與伴侶 Ming 開始實踐「雙城生活」的朱平先生,從個人經驗出發,思索「家」的多重意義。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3/夏季號 THE STAY ISSUE・理想的居者

好友 Simon 和 Sofie 申請到台灣的就業金卡(註 1),決定從峇里島搬到台灣,他們倆人的全部家當合計僅有 150 公斤,其中 40 公斤還是專業潛水裝備。

除了他們真正能做到「斷捨離」之外,他們對「家」的定義也不一樣。對他們來講,家就是一個可以探索人生的地方。台灣也將是他們人生下一個階段的新家。我一直很佩服像他們這樣灑脫的人生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真正擁有的可能只是體驗及回憶。

我與 Ming 在 2009 年前決定實踐「雙城生活」,提倡一種對「家」的新觀念。你可以同時擁有城市生活及鄉村生活,如果你能對家有不同的選擇,並接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的取捨,其實人生也不就是取與捨的選擇嗎?

01|Pied-à-terre living(註 2)

法文有許多名詞都代表了一種生活型態價值觀,這句話直接的翻譯是「Foot on the ground」,也就是一種為了方便而在大都會區擁有一間小公寓,但在郊區也擁有一個主要的住宅。

我與 Ming 在台北市有一個小小的公寓,但在台東也有一個主要的住宅,台北的小小公寓就成為我們在台北的 Pied-à-terre。但台北及台東到底哪一個地方才是我們的家呢?

朱平專欄
圖片來源/朱平

整體來說,Pied-à-terre living 對於那些尋求彈性、獨立自由,並且希望與大都會生活連結的人而言,是一個 lifestyle 的選擇。隨著文化愈來愈能接受移動性,不再受傳統固定生活型態的影響時,會有愈來愈多人選擇以郊區為主要的居住地,但同時也擁有一個位於市中心的第二個小家。

隨著市中心的房價不斷攀升,許多人都被迫搬到郊區,但通勤時間卻相對增加,因此未來將會有更多人在市中心有一個單價較低的小公寓,這樣即便參加市區的活動,太忙、太晚了,就不必一定要趕回郊區的住所。

正如同 Simon 和 Sofie,擁有一個固定永久的家,可能已經不重要;大家會更專注在擁有更多的體驗及能更自由地探索世界,因此家的定義也會改變。

與其被一個固定的地區綁住,家也會變成我們跟誰在一起、共同創造了什麼回憶,及我們有無歸屬感。因此,我們需不需要花那麼多錢住在市區的大房子,還是搬到較便宜的郊區,但在市區有一個小小的第二個家,也可能是未來的選擇。

02|家就代表你是誰

我一直是很幸運的人,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遇見對的人。仍記得在 2006 年,有機會去我的英雄 Ed Tuttle(設計 Amanpuri 的建築師)在巴黎的公寓造訪。

從一走進 Ed 的公寓,我就能感受到他對美、對生活的堅持,整個公寓內每一個東西都是他的故事,代表了他一生中最重視的物件,如:書、小紀念品、收藏品、地毯、畫、燈具、桌子、椅子、茶杯…等。對我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沒有任何知名傢俱,有的只是故事及經典。

朱平專欄
圖片來源/朱平

We are what we buy,如果你不認識自己,只要看你如何花錢、如何佈置你的家。任何人走進你的家,就能馬上知道你的生活態度、對美的感受。你能說出自己家中每一個物件的故事嗎?你為什麼買?你什麼時候買的?你為什麼放在那裡?

我曾建議年輕人,只要拿了薪水就要搬出父母的家,自己租或者跟朋友合租一個小公寓,如此才有機會打造自己的小窩。千萬不要因為省房租,或有父母照顧的方便,雖然存了錢,但也失去能佈置自己「家」及學習做真正自己的機會。

長大就是要有自己的家,有了家就要開始佈置。「Owning less is the key」,給自己三年的時間,慢慢佈置,千萬不要一下子全部佈置完,而沒有任何空間放未來有紀念價值的東西。

家就是你的 life story,是需要時間的累積。這次去京都,特別去古董店買了兩個喝酒的小玻璃杯,除了紀念此次京都之旅外,更是我們每天 Happy Hour 小酌的儀式。還買了兩把工藝刀匠做的菜刀,現在每天都很高興地切菜。家也就是這些小小的紀念品所創造出來的。

你的人生也是這些小小回憶所累積出來的,單身的家、新婚兩人的家、有 Baby 的家、有 toddler 的家、有 teenager 的家、有 college kid 的家、空巢的家、老夫老妻的家、終身單身的家、子孫滿堂的家、到最後又回到單身的家。每一個階段的家都會不同,家就是我們共同創造回憶的地方。

03|Home is wherever I'm with Ming

“I'll never be a stranger,
And I'll never be alone,
Wherever we're together,
That's my home.”
——Billy Joel 1973, You're My Home(註3)

多年後再聽 Billy Joel 的歌,心中有更多不同的感覺。台北是我的家,台東也是我的家 ; 最近發現當 Ming 不在時,兩個地方又都不是我的家。而每次外出旅行,只要有 Ming 在,我又都有家的感覺,所以突然發現只要有 Ming 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可能因為年紀,可能因為體力,可能因為心境,最近有很深的醒悟,「Don't Stay Home , Go Somewhere!」太舒服,太習慣的家,有時會成為陷阱,讓我們失去創造更豐富、更深刻體驗的機會。因此,家可能是我們心繫所在、可能是我們最能做自己的地方,但仍然需要坐上車、坐上飛機、走出家門,去任何地方。讓我們繼續創造體驗,創造回憶。

畢竟:In the end, we are our memories.

家庭作業

每次看完我的文章後,鼓勵大家做家庭作業,相信您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覺。

“ My writing isn't knowledge, it's a feeling. ”——Ping Chu

(註1)就業金卡
就業金卡是一張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等四證合一的證件,在有效期間內提供符合資格的外國人才可自由尋職、就職及轉換工作的便利性。

(註2) pied-à-terre
法文pied à terre 原意為腳踏到地上,意思是落腳之處,或下榻之處, 但pied-à-terre 又有「第二住所」的意思,所以不妨稱之為「小行館」。

(註3)Billy Joel的歌(有歌詞)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3/夏季號 THE STAY ISSUE・理想的居者),更多內容請 點此試閱

責任編輯/林品蓁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