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推出全新品牌識別!如何為一個超過 48 年、只有文字 logo 的品牌打造全新的形象?

2024/03/18
迪卡儂推出全新品牌識別!如何為一個超過 48 年、只有文字 logo 的品牌打造全新的形象?
圖片來源 / Decathlo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成立48年的運動生活品牌迪卡儂公布全新品牌視覺——該品牌重塑工程由品牌顧問Wolff Olins操刀,企圖透過視覺改造,重新定義運動之於當代的意義!

倫敦全球品牌顧問公司 Wolff Olins 日前針對全球最大運動品牌之一的「迪卡儂(Decathlon)」進行了品牌識別改造。此次品牌重塑更新是迪卡儂歷經 48 年後首次針對品牌識別、品牌使命及願景進行整體性的更新,並在純文字的 logo 前方增加了象徵「讓人們體驗體育奇蹟」的視覺圖像。

字體是品牌的筆跡

如上所述,此次迪卡儂品牌重塑的目的之一在於「增加品牌標識(Logo)」。品牌顧問 Wolff Olins 認為,品牌標識(Logo)對於企業形象的建構、忠誠度及信任感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他們期待藉由打造一個適合出現在全產品系列的標識(logo),為迪卡儂開創全新的品牌機會,而這項舉措將有機會可以擴大迪卡儂在業界的品牌地位,並提升員工們的自豪感。

一個 48 年的品牌,從青年、青壯年走入壯年時刻,它如何持續面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以及運動的時代精神,做出整體性的改變及回應?這個問題,是此次迪卡儂品牌重塑最重要的工程,因此這次品牌重塑的內容除了有識別、字體、顏色、商品、溝通語氣、整體品牌形象,還包括整體門市的更新、網站的優化以及使用者體驗的提升。

在迪卡儂官網上可看到,他們以「今天,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運動(People need sport today more than ever.)」作為最重要的改變起點,去處理「由於創新、技術與生活條件的快速變遷,人們比過往任何時候都還要長期處於壓力、焦慮以及孤獨狀態」的當代問題;此外,面對世代需求,迪卡儂在此次品牌重塑的過程中也試圖重新定義「運動」之於當代社會的意義。

「運動幫助我們與人性、地球與身體重新建立連結,在運動過程中,我們使能夠花一些時間問問自己:我們真正想要成為誰,以及我們想要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以此為長期的品牌核心與目標,品牌重塑工程也圍繞著使命——「讓人們體驗到運動的奇蹟」開展。

Decathlon Rebranding
圖片來源 / Decathlon

讓人們體驗到運動的奇蹟

主導此次品牌重塑的 Wolff Olins 全球執行創意總監艾瑪・巴拉特 (Emma Barratt) 向外媒《It's Nice That》表示,「這個 logo 本質上代表著迪卡儂品牌的縮寫」,在視覺外觀上,設計師以象徵戶外運動的山、海、帆與心跳構成此圖像,反應了眾多戶外運動中最受時代需要、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並以「軌道」軌道象徵「引領未來」的決心,也代表著迪卡儂對於永續與循環的承諾。

比起單純產製一個 logo,設計師更期待該標識能成為傳遞品牌精神的象徵。「當我們看到某個圖像,應該會有所感受。例如,當我們看到 Apple 標誌時,你會知道自己正在加入一個叛逆的科技俱樂部」,艾瑪・巴拉特分享,此次品牌重塑的「字體」是由 Grilli Type 所設計,目的是為了傳遞一種系列性的品牌感,她認為,有些東西可以透過字體呈現出來,而字體就是品牌的筆跡,因此在字體設計上,希望呈現出俏皮且強調運動性能的形象。

對於品牌顧問公司 Wolff Olins 而言,建立或重塑品牌最重要的步驟,在於如何將品牌與其他競品區分開來,創造差異化的記憶點與優勢,「比起單純地強調『性能』或『運動』本身,我們更希望這個品牌可以吸引到更個層次的消費者,從專家到一般的運動愛好者,希望強調的是一種精神:運動的純粹樂趣、玩耍背後的樂趣、對練習和改進的堅持,以及持續進步帶來的回報。」艾瑪・巴拉特補充道。

Decathlon Rebranding
圖片來源 / Decathlon

除此之外,品牌顧問公司 Wolff Olins 更希望迪卡儂的新識別能帶給消費者「開放性」的感受,讓每一個人在其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同時也針對不同載體、使用者體驗的需求,在訪問性、性能性、創新性、永續性等方面,都可以做到積極的回應。

Decathlon Rebranding
圖片來源 / Decathlon

除了品牌識別、字體的調整之外,迪卡儂此次以全新的藍色表達出活力、精神的象徵,也期望透過顏色直接地表達迪卡儂的品牌信譽。不久之前,該全新的品牌形象已經在其部分門市、電子商務平台及全新商品上登場,未來將有機會再更多接觸點看見全新視覺,包括在賣場中採用全新的市內裝潢,為消費者提供直覺、更高可見度、引人入勝及更為美觀的購物環境。

參考資料:DecathlonIt's Nice ThatCREATIVE BLOQ

2025 DesignBIZ 趨勢論壇 9 月登場!聚焦「未來的消費與體驗」,洞察產業變局與場景進化

2025/05/12
Shopping Design
2025 DesignBIZ 趨勢論壇 9 月登場!聚焦「未來的消費與體驗」,洞察產業變局與場景進化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2025 設計新商業年會—趨勢論壇 9/25 松菸誠品登場!以「未來的消費與體驗」為題,從設計創意視角切入,探討生活型態、品牌互動與市場文化的新樣貌。

掌握新消費時代 5 大關鍵行動策略!全日型論壇 9/25 誠品表演廳登場

✧ 面對高度競爭與個性化的市場,品牌如何找出差異化溝通策略?
✧ 如何運用企劃、體驗與角色資產,打造更具參與感的品牌文化?
✧ 優化體驗、創造情緒價值才是關鍵!設計與創意如何驅動消費決策?

【2025 DesignBIZ 趨勢論壇】聚焦 LIVING、EXPERIENCE、INFLUENCE 為三大核心主軸,以「未來的消費與體驗」為題,從設計與創意視角,洞察生活型態、消費行為與市場趨勢的轉變。

市場不缺產品,缺的是「被選擇的理由」。當價格與功能不再主導決策,如何透過設計與創意,為品牌和產品創造「被想要的價值」?深入第一線品牌與設計團隊幕後,從觀點、策略到實踐,掌握消費選擇的關鍵驅力。

名額最後 50 席!把握最後報名機會 ➬ 點此報名

9/25 (四) 未來的消費與體驗 —— DesignBIZ 趨勢論壇

品牌轉型 • 設計管理 • 個人化行銷 • 新世代互動 • 科技賦能

▫ 精彩議程 /

✺ #創意經濟 #設計驅動
設計生活的未來場景:空間連結環境、文化與商業想像
講者:Pichit Virankabutra / 泰國創意經濟局(CEA) 副總監
↳ 從政策到市場:當「設計」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引擎
↳ 曼谷設計週,如何以設計實驗推動城市再生?

講者簡介|現任泰國創意經濟局(CEA)副總監,長年投入創意城市發展與設計推廣,曾擔任泰國 TCDC 創意空間發展總監、展覽與設計顧問等職務。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亦曾任教多所設計與建築院校。為泰國平面設計協會現任會長,致力串連設計、教育與城市創新。

✺ #設計企劃 #消費體驗
用設計打開生活的想像與感受力
講者:佐々木 拓 Taku Sasaki / THINK OF THINGS 藝術總監
↳ 從設計到企劃,連結物件與空間,讓消費體驗更貼近人心
↳ 結合產品與空間策展,創造跨界互動的生活場域

講者簡介|THINK OF THINGS 藝術總監與產品設計師。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產品設計系,現任職於 YOHAK DESIGN STUDIO,亦與金井あき組成 KANAISASAKI,進行多元設計實踐。代表作包括 KOKUYO「THINK OF THINGS」、「THE CAMPUS」、ISSEY MIYAKE「FRUITFUL SOCKS」、YouTube 節目《遊戲散步》、21_21 DESIGN SIGHT 展覽 《そのとき、どうする?展 –防災のこれからを見渡す–》等,曾獲 JAGDA 新人賞、東京 ADC 賞與 Good Design Award 金賞。

✺ #品牌經營 #創意轉譯
創意跨界連結文化與市場,打造創作者品牌多元路徑
講者:Jae Huh / NouNou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 從藝術家合作到全球市場的發展策略
↳ 品牌精神如何轉化為具象產品與體驗

講者簡介|Jae Huh 是一位韓國創意總監與設計師,也是品牌 NouNou 的共同創辦人。他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求學時,結識了法國藝術家 Jean Jullien。Jae Huh 負責將 Jean Jullien 的平面藝術創作,轉化為服飾、居家用品等多元商品,憑藉其獨到的商業眼光與設計執行力,成功將 NouNou 打造為備受歡迎的藝術潮流品牌。

✺ #體驗營造 #空間敘事
設計生活的未來場景:空間連結環境、文化與商業想像
講者:王菱檥 Nora Wang / 柏成設計 共同創辦人暨設計總監
↳ 空間設計轉化體驗節奏,建構生活與場域之間的關係
↳ 設計在多元場域中的整合策略、文化轉譯與永續實踐

講者簡介|柏成設計共同創辦人暨設計總監,現任中原大學與師大設計系講師,也是《室內interior》專欄作者。作品屢獲 WAF/INSIDE 年度大獎與多項國際設計獎。創辦 OUT Scholarship,鼓勵學生出國探索,持續培育台灣新銳設計人才。

✺ #生活提案 #空間企劃
建立「可選擇的生活圈」:從租屋到全方位生活提案的實踐
講者:游適任 Justin Yu / Alife Holdings 創辦人
↳ 生活企劃驅動空間與服務創新,開展住居的多元樣貌
↳ 串連設計、數據與會員機制,建構具持續性的居住網絡

講者簡介|曾創立與投資數家新創公司。2010年成立 Plan b Inc.,是一間提出以永續發展為工具的顧問企劃公司。多年來協助國內外知名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部門等等各領域客戶提出不同以往的解決方案。2021年,成立 Alife Holdings 一間提供各類生活解決方案,同時以內容企劃為核心的新型態住居品牌。

✺ #體驗設計 #感官敘事
品牌體驗的未來現場:設計重塑敘事與感官互動
講者:劉耕名 Keng Ming Liu / Bito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 以動態與沉浸式設計強化敘事節奏,牽引觀者感受與參與感
↳ 融合視覺、互動與場域,形塑可延展的品牌體驗語彙

講者簡介|Bito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為國際 Motion Design 指標人物,以金馬獎、金點獎和世大運的傑出視覺貢獻和亞洲文化原創觀點,在全球激發極高能見度,更帶領團隊兩度奪得英國D&AD最高榮譽黃鉛筆獎。近年持續實驗性跨域探索,希望改寫設計與體驗,人類與科技交會的邊界。

✺ #品牌行銷 #市場溝通
以 IP 擴大影響力,建構可以全民參與的品牌文化
講者:劉鴻徵 James Liu / 全聯福利中心 行銷部 協理
↳ 以角色與內容策略,深化品牌情感連結與參與體驗
↳ 整合內容、通路與社群資源,開展具擴散力的行銷實踐

講者簡介|擁有深厚的廣告與行銷背景,擅長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將品牌故事轉化為兼具趣味與共鳴的創意內容,被業界譽為「行銷鬼才」,現任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近年更以全聯明星IP「福利熊」的創造者身分,再次引發廣大關注。積極推動品牌經營與 IP 養成,讓角色不僅成為行銷活動的焦點,更進一步延伸至授權合作與跨界聯名,成功掀起討論熱潮,為零售品牌注入文化與情感價值。

......完整議程將於 8/11 公開!


≣ 參與對象

◦ 品牌經營者・創業者 — 追求策略轉型與品牌再定義的實踐路徑
◦ 跨領域領導者 — 開拓經營視角,強化團隊創意思維
◦ 策略/內容企劃人 — 掌握前線設計與消費趨勢應用
◦ 創意設計工作者 — 強化設計與市場連動思考,拓展設計影響力

≣ 活動資訊

時間|2025 年 9 月 25 日(四) 09:30-16:40(9:00 進場)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 票券資訊

早鳥優惠開跑:3600元 / 人 ➬ 立即報名
◦ 3 人以上團報:3200 元 / 人
◦ 10 人以上團報:3000 元 / 人
◦ 一般原價:4200 元 / 人
※ 票券包含 Shopping Design 特刊雜誌乙本(9月出刊,價值 350 元)、《DesignBIZ 設計新商業》線上專刊(報名後以 Email 寄出)
※ 票券或內容洽詢:sd@shoppingdesign.com.tw、02-8773-9808 #285 謝先生

≣ 報名須知

※ 論壇附贈輕食餐盒。
※ 本公司採用電子發票,發票將統一於付款完成後的兩週內由「綠界科技 ECPay」寄送電子發票開立通知至您報名時填寫的發票收件人email。若有公司報帳特殊需求(如更改統編、同筆訂單開立多張發票...等),敬請於報名前來信或來電告知,完成報名後恕無法受理,謝謝。
※ 如需申請退款請於論壇開始日前 8 個工作天告知,我們將收取論壇的 10% 費用以及銀行轉帳之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論壇亦提供名額保留,請於課前來電或來信告知,可為您保留名額一年,一年內若對其他課程有興趣可轉移至風格經濟學院所舉辦之該堂課。
※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大綱異動之權利,更新資訊以活動網頁內容為主。

2025 DesignBIZ Fest 設計新商業年會資訊
・9/25(四) 趨勢論壇 @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9/26(五)-9/28(日) 主題展會 @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關於「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ignBIZ Fest」
2006 年創立起始,Shopping Design 從個人消費需求出發,傳遞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的理念;與讀者分享好設計背後的理念和知識,期待更有意識的消費、有態度的理想生活。 而進入日趨自動化、生活化、娛樂化的消費場景裡,我們開始深度看向市場供給端,分享企業品牌如何運用設計展開溝通、貼近需求、引導創新,深入其中設計之所以能為商業賦能的關鍵、交流共創,進而催生了「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ginBIZ Fes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4
Vol.154 我們為家所選的設計

打開 9 個形狀不同的家・走進 20+ 種居住想像——致我們所渴望的理想生活。我居,故我在。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