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藝埕設計師/林曉雯:我們不需要成為焦點,因為主角還是原生於此地的傳統產業。
2013/06/20 | 風格經濟學院 | 設計採買誌
【Design+設計小聚 Session 4】
主題:設計老房子,再造新生命
講者:民藝埕設計師/林曉雯
時間:2013年6月20日19:00-21:00
地點:THE WALL公館
「設計老房子,再造新生命」,這是《Shopping Design》第4場設計小聚的題目。老房子在這幾年被炒得很熱,這些有溫度的文化記憶能被保留運用,我們當然樂見其成,但如果這成為一種時髦的代名詞,究竟對這些歷史建物是好是壞?這場設計小聚,我們請來五位有著老屋改造經驗的朋友:二條通人氣咖啡館的建築師、大稻埕耕耘已久的夢想創業家、唱出搖滾故事的宜蘭活力代表、老房子風潮的重要推手,以及榮獲老屋新生大獎的設計師,他們要分享老房子的再造、設計與經營。希望這場小聚能拋出一些思考的引子,未來能看到更多動人的老屋新生案例。
以下為該場講者──民藝埕的林曉雯設計師所分享的內容摘記:
我想針對鍾建築師所談的新舊之間繼續討論,今天會來這裡的朋友應該都是喜歡老空間或是舊東西的,這些其實都是文化與歷史架構出來的,我們應該在這基礎上做一些良善的創新。有些職人匠師並沒有受過很高的教育,對設計也沒什麼概念,但為什麼能做出經典器物呢?因為那就是實用的無心之美,美感其實存在於生活周遭,大稻埕就散發一種極具力量的庶民之美。
大稻埕曾是台灣最繁榮的地方,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雖然如今經濟重心早已移轉,但這個地方還是很活絡的,早上7點就可以看到各店家人聲鼎沸,有批發零售業、賣南北貨的、賣中藥材的,民藝埕就是站在過去的歷史基礎上創新,我們希望為此地注入更多美好的力量。我們有以職人精神在烘豆的爐鍋咖啡館、三位女生用台灣傳統意象為題材轉印布料的印花樂,還有書店及小劇場,希望藉以激發大眾思想的活化。我們希望在這裡建立一棟棟文化創意街屋,運用在地的思維結合創新的設計,但不需要成為焦點,因為主角還是原生於此地的傳統產業,希望能重現那個文化薈萃的美好時代。對大稻埕有熱情的朋友,歡迎來和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