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風」華山快閃店開幕!看見花東工藝的細膩與厚度
2017/09/20 | 選品店/好店 | Stephie Chiu
「也許你未曾看過這樣清新的東邊風景,但我們相信當你見了輪傘草、香蕉絲、月桃還有檳榔葉鞘,一定也會深深迷戀上這些來自土地的美好。」
常有人誤會「Kamaro'an 住下來吧」是個成立多年的台灣品牌,因為在他們簡約乾淨的作品中,能看見由工藝帶來的厚度,就彷彿是「時光」也參與了設計。實際上,今年只是「Kamaro'an 住下來吧」正式成立的第二年,但是對整個團隊來說,在起點之前,花東早已備好豐足的養分、早已穩穩的扎好了根,「這樣乾淨簡單的風格,是這塊土地上的人自己認真長出來的。」
於是,Kamaro’an在以乾淨簡約的風格,帶出花蓮部落工藝新視角之後,去年底便開始籌備一間能體現花東工藝美好的選品店「太平洋的風」,一一走訪多隱身在自然角落的花蓮與台東工藝工作室,以影像、影片與短文紀錄工作室的創作過程,以選品作為Kamaro’an品牌的觀點延續,讓人看見台灣東邊扎實而細膩的工藝,感受作品背後的行動、足跡、製作這些生動的畫面。
「人的手、純粹的工藝與土地,是我們的選品主題,在尋找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常常不自覺發出『有這件就夠了』的心滿意足讚嘆。」設計師張雲帆提到,所選的物件造型單純,功能樸實,但有仔細處理的材料,和精緻的收尾,每一件作品都靜靜陳述工藝的厚度。
「在太平洋的風裡,你會看見在火燒處理後的漂流木上,果然氏手心合一,把腦袋裡的樹木生長、倒下到漂流的動態畫面細細在靜態的木器裡琢磨。也會看見月桃戲的月桃編織融入了她編寫過的植物工藝在台灣這個小島上數百年來的使用脈絡,還有她在部落跟老人家學編織時一個一個口傳下來的技法。」
那是在最靠近山林與海邊的地方,人們順著大地的步調創作,期望透過選品店,讓這一陣來自太平洋的風,能吹進更多人的生活故事之中。在籌備多時之後,「太平洋的風」將在9月23日(周六)於華山文創園區千層野台玻璃屋揭幕,展開為期約1個半月的快閃。空間設計以花蓮大理石工廠的剩材為主軸,用原始材質襯托工藝的純粹與美好。
在快閃店期間,Kamaro’an每隔週也將以「從閱讀到行動」為主題,從選書開始,邀請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好吃》主編馮忠恬與設計發浪主理人劉瀚文,與不同的花東工作室對談從吸收書籍轉為行動實踐後的經驗分享。開幕當天還有花東菜市集與手工巧克力Choco Choco的小飲小食,誠摯而熱情的歡迎每一位造訪者。
Kamaro’an 太平洋的風 Pop-Up Store
日期:2017/09/23 - 11/14
時間:11:00 - 21: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千層野台玻璃屋 (100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已搬至1914華山文創園區 紅磚西六棟
活動網站:https://kamaroan.eas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