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正式揭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集結19個國家、42個參展團隊

2018台北雙年展正式揭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集結19個國家、42個參展團隊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分享
收藏
第11屆台北雙年展日前揭幕,本屆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第11屆台北雙年展日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揭幕,展期將持續4個月至2019年3月10日。本屆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將展出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共 42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的精彩作品。

01_2018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吳瑪悧(中)、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左)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右)合
2018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吳瑪悧(中)、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左)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右)合影 ©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泳任攝

 

生態的思辨,是在未來時態中推演自然資源的動態循環 

隨著生態議題日趨沈重複雜,生態也不再限於單一學門領域,而常有跨領域的交互影響。策展人馬納克達表示,策展思維不能僅止於「在美術館中呈現生態議題」,而應該將生態議題與意識轉化為思考的方法,才能藉以重新思索其意義與重要性。例如,討論生態應該拉長時間軸來看,思考到未來世代,畢竟若思考的時間尺度不夠長遠,未來某些議題的討論空間極有可能已不復存在;生態的思辨,就像是在未來時態中推演自然資源的動態循環。

今年即是以「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題,探究人與自然之間,交互且緊密相聯的生態系統結構,將雙年展作為社會實驗的平臺,藉以建立持久、社群取向,由下而上的協同作用,打開跨學科的討論與全新可能。

2018台北雙年展_02_亨利克.赫肯森 Henrik HÅKANSSON.jpg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噴霧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設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入口大廳的是亨利克.赫肯森(1968年出生於瑞典)持續發展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一株在地樹木被倒掛、於地板上方停懸,被物化的樹成為一件雕塑;藝術家在此挪用了杜象將非藝術轉移到藝術空間的概念。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這株單一的樹喻指所有樹種,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對它的剝削。

 

參展名單多元,包含視覺藝術家以及非營利組織(NGO)、社會運動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築師等,以此打造跨界對話的論述場域。參展者也不只是在展覽現場靜態展出的計畫創作者,而是連同雙年展論壇的講者和與談人、參與響應展覽中「生態實驗室」的公民團體,都是參與展覽的創作角色、議題的實踐者。

展出作品作品觸及議題包含人類與環境生態的關係如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的衝擊、自然環境議題如土地及空氣汙染、氣候及環境變遷議題如地景及氣候改變等。

2018台北雙年展_03_薇薇安.蘇特 Vivian SUTER.jpg
薇薇安.蘇特,《拉拉山.帕納哈切爾》,2018,油彩、壓克力、顏料、魚膠、泥土、植物性物質和畫布上的微生物,多幅畫布,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薇薇安.蘇特(1949年出生於阿根廷)在台北雙年展展出的全新繪畫系列,是她造訪臺灣在拉拉山的茶園,以數天時間進行的創作,讓自己從瓜地馬拉的工作室環境抽離,把對臺灣風土人文的第一印象引入到作品裡。

 

2018台北雙年展_04_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 Helen  Mayer  Harriso
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綜觀蘇格蘭的深層國富》,2018,乙烯基印刷,221×213–280公分。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台北雙年展_06_陳珠櫻 Chen Chu-Yin.jpg
陳珠櫻+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法國第八大學,《新伊甸園——太陽能昆蟲生態箱》,2015–2018,聲光互動裝置,160×80×45公分。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台北雙年展_08_菌絲網絡社會 Mycelium Network Society.jpg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斯+鄭淑麗+全球網絡節點),《菌絲網絡社會》,2018,複合媒材、裝置,1000×800×360公分。 ©參展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菌絲體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負責分享和處理訊息,菌絲網絡社會為台北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該裝置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Patulin)分子結構為原型,由十七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這些電子設備偵測到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透過無線電頻率傳輸訊息;訊息被空間化並轉化為可在裝置中體驗的聲音。

 
馬納克達表示:「今年台北雙年展架構與方法論的核心要點為鼓勵來自不同領域參與者的相互交流,以及對於對話語彙的探索。重新協商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兩者相互依存並交互影響的關係成為本次國際論壇的主幹。我們希望觀眾可以通過此次雙年展得到啟發,在未來尋找一個更可持續發展的嶄新看法與解決方案。」

2018台北雙年展_25_隆薩克.阿奴瓦特菲蒙Ruangsak Anuwatwimon.JPG
隆薩克.阿奴瓦特菲蒙,《人類世》,2018,複合媒材,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1975年出生於泰國)創作的《人類世》(2018年),作品由二十塊土丘層層疊疊組成,材料則取自臺灣各處受污染的土壤。阿努瓦特菲蒙藉著作品探討土地倫理與人類道德的課題,指出存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化學殘留累積在層層土壤裡,可能會繼續留存至千萬年,企盼人類可以以智慧回應,解決當前的問題、為長遠永續的未來努力。

 

2018台北雙年展_12_英果.古騰 Ingo Günther.jpg
英果.古騰 《世界處理器》,1988迄今,發光地球儀,每顆直徑30公分。 ©參展人、佛羅倫斯Nova Rico SpA、東京P3 art and environment、臺北
2018台北雙年展_21_區秀詒 AU Sow-Yee.jpg
區秀詒,《椰林、檳城艷與情報員的生死戀情:一次放送計畫》,2018,三頻道錄像、聲音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區秀詒(197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的三頻道錄像及聲音裝置《椰林、檳城艷與情報員的生死戀情:一次放送計畫》(2018年)以臺灣殖民地作背景,消失的情報員和檳城艷的「生死戀情」為敘事核心,模仿1935年臺灣博覽會南方館以仿真橡膠林展示當時馬來西亞的面貌。

 

2018台北雙年展_24_林從欣 Candice LIN.jpg
林從欣,《字花》,2018,泥土、黏土、有機質肥料、泥漿、各式植物種子、生長燈、反光聚酯薄膜、木製支架、鐵網、影片、玻璃容器,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林從欣(1979年出生於美國)的《字花》(2018年)關注植物如何與人類生活相互糾纏,《字花》種植罌粟科植物、甘蔗以及加勒比海地區有毒植物在由紅土和鳥糞組成的土床,裝置作品的中心是壓印在土中的人形,代表「字花」中的人物輪廓。展覽期間作品會被每天予以照顧和澆水,讓植物生長。作品追溯鴉片罌粟成癮如何被武器化,以及如何被歐洲人用來作為生物政治手段以操縱貿易優勢,藉以指涉深藏於社會結構中的奴役與移民、人口販運等議題。

2018台北雙年展_20_ 黃信堯 HUANG Hsin-Yao.jpg
黃信堯,《印樣白冷圳》,2018,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片長80分鐘。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台北雙年展_11_尼古拉斯.曼甘 Nicholas MANGAN.jpg
尼古拉斯.曼甘,《白蟻經濟學》,2018,3D列印石膏、汙泥、合成聚合物塗料、膠合板、塗漆低碳鋼、螢光燈、四部Sony Trinitron PVM 9042QM監視器,檔案和錄製的影像(循環播放)、白蟻警告信號之四聲道環繞聲,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The Michael Buxton Collection、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台北雙年展_15_柯金源 KE Chin-Yuan.jpg
柯金源,《前進》,2018,紀錄片,片長108分鐘。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台北雙年展_07_張碩尹 Ting-Tong Chang.jpg
張碩尹,《溪山清遠》,2018,複合媒材,尺寸視空間而定、影片片長約7分鐘。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之外:論壇、走讀活動

本屆在展覽之外,還有一系列論壇及走讀活動。論壇分兩階段:11月17日至18日為第一階段,深入探究包含「公民權自然化」及「民主化邊界」等議題;12月15日至16日為第二階段,延伸探討「政治化生態」和「將自然去殖民化」的主題。

並邀請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在展覽中靜態呈現協會歷年的鋪面調查、手作步道計畫影音文件、傳統工法簡介之外,規劃實地走讀活動與座談,期望以步道作為途徑,召喚藏於人們心中與步道共通的精神性,以及與自然的關係。實地走讀活動於12月舉行,包括走讀劍潭山步道及圓山水神社的「從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到「圓山有樂園」(1987)」、走讀景美山仙跡岩海巡署支線手的「搶救都市生態孤島」以及「從淡蘭百年山徑走進臺北城」三場走讀活動。
 

2018 台北雙年展
展期:2018年11月17日至2019年3月10日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18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