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材碰上數位印刷機的化學效應!設計師─李君慈示範視覺與觸覺的迷人體驗
2019/07/16 | 展覽/活動 | Shopping Design Promotion
畢卡索曾說過,藝術家就像感覺的聚寶盆,靈感來自四方,設計工作者也是。當作品完成,輸出的最後一刻,往往將影響創作的成敗,微小的差異就會產生極大的變化。
週間午後,《Shopping Design》與台灣富士全錄合作舉辦「放膽印講堂」,邀請到新銳設計師李君慈,分享自己在紙材選擇到印刷呈現的過程中,嘗試與實驗過的各種工序與巧思,帶領現場聽眾參與實作工作坊,透過集體交流互動,體會數位印刷的無限創造力!
誰說「紙」有一種模樣 紙跟人一樣擁有多變特質
身為視覺平面設計師的君慈分享,「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媒介,每種紙材都有自己的屬性。造紙的原料為纖維,大致可分為植物、動物毛皮或絲,以及無機纖維、金屬纖維、人造纖維這幾大類。不同屬性造就不同的長寬、柔軟、強度、觸感與機能,延伸影響應用時的表現與個性姿態。
以平面輸出常用的幾種紙材來說,道林紙為廣泛使用的平價紙材,但相對較易泛黃;印書紙為印製書籍雜誌採用之紙材,不透明度較高,印刷表現中上,紙張白度較低;銅版紙則為經塗佈加工的紙材,表面平滑光亮,是君慈個人私心偏愛的紙材。
君慈說,紙材無分好壞,要看從什麼角度去詮釋及運用,高透光性或許是在輸出的印刷缺陷,卻也能轉化為特點,藉由反向操作,呈現其「穿透」之美,不同的質地能傳遞獨特的印刷效果,若能多加少量嘗試,很有機會從中實驗出意想不到的驚喜表現。
少量多樣客製省成本 富士全錄數位印刷的魅力所在
近幾年,因出版印量少,小眾而客製的需求增加,數位印刷已是設計圈持續關注的焦點之一。印刷業者「捷印網」負責人 陳冠霖及「富士全錄」產品行銷 徐立經理分享,數位印刷的好處為無須開版、可少量多樣客製,品質卻不輸傳統印刷,尤其,傳統印刷的試印成本多半為沉默的機會成本,戰戰兢兢又得綁手綁腳,以總體來評估,少量印刷雖在單一成本平均較高,但耗損與嘗試成本卻極低,反倒為當代設計走出一條新出路。
君慈說,設計師會有不斷嘗試與抱持開放的心態,親身試用富士全錄數位印刷機後,發現以往難以採用的特別色,都能在成品表現出精準的色彩,像是:金、銀、白、透明,不但可單色呈現,更可利用疊印混色,調出數以千種的專屬金屬色彩,是過去難以被實現的夢中色票桃花源。
不僅可呈現於一般紙材,也能在色紙、賽璐璐片上,做細微的濃淡調整。總計特別色票金色共24個、銀色36個,帶來全新的視覺趣味。印製範圍上,機器厚薄範圍為52~400gsm,最大印面達33x120cm,更多的空間與彈性,提供設計想像實現的安定歸屬。
設計師的交流工作坊 唯有親手體驗才能感到驚艷
工作坊提供設計師預先製作好的設計檔,臨場操作特殊色設定,君慈陪伴大家一同體驗變換色彩的奇妙之旅。針對金銀色、白色與透明色,嘗試各種的局部上光、疊色、調色與混色趣味,實驗在黑紙、白紙輸出的巧思差異。
君慈說,工作坊只是實驗的開始,更多的趣味、作品與工作可能性,都會在日後持續發生,自己仍在不間斷地玩出新鮮事, 期待更多設計工作者一起加入,讓設計玩出豐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