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扇蕨引路,以自然初心打造品牌!淡蘭古道魅力無限展延
2020/06/23 | 城市走讀 | Shopping Design
見證光陰的百年古道
走一條長長的山路前往遠方,林徑小溪流,無論是春日微風、夏日綠蔭、秋實飽滿,或是冬景微涼,在淡蘭古道上全都透露淡淡的詩意。然而這一系列讓今日遊客流連忘返的淡蘭古道路網,在交通未便的年代,實則擔負了台灣東北角商旅往來的重責大任,一路上串聯了台北至宜蘭的多少故事,知曉今昔,更能體會古道的魅力。
可是,這山道綿延,多有旁支分岔,怎麼走才不會迷路?又該從何處起始,才算最佳路線?不用擔心,就跟著那雙扇蕨一路前行便沒錯!
代表性活化石成為辨識系統
位處東北角的淡蘭古道,常有落雨、霧氣也重,為侏羅紀時代就存在的雙扇蕨打造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這種堪稱活化石的植物,常於淺薄岩壁成群蔓生,喜歡空氣濕度高卻向陽開闊的環境,他處難尋,在這一路上卻隨處可見,彷彿自然界特賜的導航草,經多方投票,而被選定為淡蘭的代表LOGO,慎重其事,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邀請設計大師蕭青陽操刀。
「選擇雙扇蕨作為淡蘭古道識別系統,格外具有地球古老生命之意涵,LOGO 設計耗時超過半年之久,從50多款意象提案中,在力求完美之下終於落實於古道上。」——蕭青陽
替淡蘭古道量身打造的設計物
而希望能完整傳遞淡蘭古道的故事、導引旅客步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與早起設計以淡蘭古道路徑上的自然與人文特色為思考基點,制定足以代表這條路網的識別系統,並延伸製作具美感及高實用性的解說手冊與登山實用物件。
手持製作精美的解說手冊,踏著以「復舊如舊」理念修繕的手作步道拾級而上,沒有太多現代化的細節介入,行於其間的遊客,可以確實感受到古道如當年的樣貌。在原始樣貌被維護得相當良好的林間,若運氣好,也許還會碰上對棲息環境極為挑惕的食蟹獴,而一路所遇的水梯田、礦坑、舖跡、石屋遺址,則增添尋訪的趣味。旅途中走累了,還能到淡蘭古道專屬的服務據點休憩,與當地人一同分享精彩的故事,養足了精銳後再行踏上旅程。
行間若遇落雨,也別著急,淡蘭設計亮眼的登山型雨衣和毛巾,不但可以即時為行者擋雨,亦自成一式時髦的穿搭元素。無論晴雨,都能讓講究衣著搭配的設計愛好者,在登山的過程中,以輕巧便行的方式維持美好的樣態,甫推出即令各方爭相詢問。
帶著滿滿的回憶,在旅途的最後,也別忘了留下一組紀念明信片。這一套以綠色系為主的印刷品,留下了淡蘭最強烈的印象,其上的圖案除了雙扇蕨,還有可愛的食蟹獴和舊時舖跡,無論收藏和寄送,當時的強烈心情都能如實被印記,而令人期待下一回再訪的行程。
*周邊商品預定販售時間:毛巾與指南於7月上旬、雨衣於8月下旬
*販售地點:國家書店
*淡蘭古道北路推廣版折頁:數位下載
*相關訊息請密切關注:淡蘭道Tamsui-Kavalan Trails、淡蘭古道官網
(撰文/林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