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部落工藝隨行:轉化阿美族傳統配件,kamaro'an 新品編織生活與旅程的新想像
2020/06/19 | 展覽/活動 | 林亞璇
從花蓮港口部落的阿美族文化出發,設計品牌Kamaro'an將傳統生活發展出的工藝延伸轉化,成為帶有獨特美學的當代設計;自2015年來數次參加巴黎M&O、米蘭設計周等國際指標展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也應證擁有溫厚情感、文化底蘊的工藝,是放諸四海皆能感受的美麗。
自言開發產品的步調緩慢而扎實,Kamaro'an 2020年度新品以「On the Road 旅途中」為主題,首度在台策劃為期一個月的新品發表展覽,與同樣探討茶文化於當代樣貌的三徑就荒合作;除了展出新產品,也搜集部落的傳統籐編物件,以及書寫部落生活文化的文字,邀請觀者一起踏上回望與想像的旅途。
新品概念:外出、旅行帶上的那些
新品以「旅行」為題,是Kamaro'an主理人們自身經歷所感、與部落文化的交集。阿美族時常因採集、狩獵而獨自上山過夜數天,帶著完整的裝備如飯盒、工具盒、水壺、佩袋等,每個物件反應了就地取材與實用功能;Kamaro'an近幾年經常出國展覽,全心準備工作時更強烈感受到裝備齊全的需求(可以無後顧之憂安心出差),因此發展出護照包、相機包、圓筒包的系列新品。
新品延續編織系列以義大利植鞣皮革為主要材料,著重考究傳統物件中編織技法的功能性(如接合、收邊、穩固等),簡化線條、加工痕跡,將產品的視覺焦點留給編織。
編織竹筒包
「竹水壺」可說是阿美族上山外出時必備的配件,竹筒包延伸竹水壺的簡約結構與提把編織,搭配隱藏五金零件的可拆卸式編織背帶,就連調整長度的調節扣都以皮革製成。並以掀蓋結合扣子,創造有如打開竹子的意象,作為旅行包既順手又亮眼。
編織相機包
「Kopid」是阿美族的隨身工具盒,可放置狩獵小工具,也會當作便當盒以防食物被壓壞;在沒有扣子、五金零件的時代,上下蓋的型態達成了攜帶物件的用途,無意間形成純粹流暢的美感。相機包引用 Kopid特殊的上下蓋結構,編織技法則使用在固定上蓋的編織環上。因不同於一般拉鍊、扣子的包袋,扒手不知如何瞬間開蓋,而加倍地安全。
編織護照包
「佩袋」一般較常認知為「情人袋」,多作為口袋收納的用途。傳統佩袋使用白麻布,將兩端向中央處對折,留下中間開口,即為對稱的兩個口袋。旅行長夾沿用佩袋的對稱結構,巧妙折疊皮革成為一體成型的對稱收納空間,配上傳統縛結,穩固收妥旅途中的護照、外鈔、單據、卡片、筆記本等重要物件。
有別於以往用工藝技法,或自然意象延伸出產品設計,往後Kamaro'an更希望以「主題」開發出特定用途的品項,例如這系列「旅行」,或是年底的「豐收」,透過物件傳遞一種專注面對各種生活情境的精神。
3個展區:集結旅途物件、工藝師故事、未來想像
「我們走在前往未來的旅途中,回首蹤跡,而後轉身想像工藝在未來世界的面貌。」
展區1「永恆的旅途」集結Kamaro'an爬梳傳統生活物件、新產品概念的過程與結果,可以在這裡好好端詳新舊物件們;展區2「人與人」,可以掃描QR code連接到工藝師的instagram,閱讀他們的生活日記、對工藝與文化的詮釋。「文化不該被誰代言,應該由親手製作出這些產品的工藝師自己訴說。」
展區3「未來的想像」呈現著一篇篇文化書寫,部落自學的建構、古謠裡的文化流動、以物易物的過去與未來、豐收的含義,希望對習以為常的事物反覆提問、辯證、追溯,也邀請觀者一起寫下對未來文化、設計、工藝的想像。
Kamaro'an 新品發表展覽
「One the Road: Track to Forseek」
展期:即日起~7/20(一)
時間:週一~週五13:00-20:00,週末11:00-20:00
地點:三徑就荒(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5號1樓)
新品於展期間同步販售
展覽詳情:kamaroan.com/on-the-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