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間適合工作的台北咖啡館!都市偵探李清志帶路,30 年資歷咖啡館遊牧工作者的心頭好

2021/05/11
4 間適合工作的台北咖啡館!都市偵探李清志帶路,30 年資歷咖啡館遊牧工作者的心頭好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創意人的口袋咖啡廳】單元首集,邀請到李清志老師,聊聊在咖啡館寫作之必要,選擇咖啡館的原則,並推薦 4 間適合工作的店家。

擁有教授、廣播人、作家等多重頭銜的李清志老師,同時也是「台北咖啡館研究」臉書社團的主理人,在著作《東京未來派》以及聯合報專欄當中,都可以看見老師以都市偵探的角度,挖掘日本和台灣各地的特色咖啡館。老師不僅喜歡喝咖啡,他也喜歡在咖啡館裡工作。

李清志_二會咖啡_2021-04-01_侯俊偉攝影_ (96).JPG
身為「台北咖啡館研究」社團主理人,李清志老師幾乎每天造訪不同咖啡館,他不只喝咖啡,拍照上傳分享給社員也是例行公事。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為什麼喜歡在咖啡館裡工作?

在咖啡館抱著筆電工作,算是近十年開始的趨勢,而李清志老師則堪稱是「資深咖啡館游牧工作者」,早在還沒有筆電的 30 年前,還在《雅砌》雜誌工作的時期,他就開始了在不同咖啡館寫作的工作習慣,而後來出的每一本書,也幾乎都是在咖啡館完成的。

有學校辦公室,卻老是跑咖啡館,人們常問,為什麼一定要去咖啡館工作?清志老師引用英國經濟學家霍爾丹(Andy Haldance)的這句話來回答:「接觸新的、不同的體驗,如聲音、氣味、環境、想法、人,是產生創造力火花的關鍵來;在家工作會讓我們失去很多這些有創意的原料。」清志老師坦言,想喝好咖啡,在家裡也可以辦得到,霍爾丹解釋了在咖啡館才能文思泉湧的原因,在咖啡香、氣味相投的客人、舒適環境的陪伴之下,工作效率得以加倍。

李清志_二會咖啡_2021-04-01_侯俊偉攝影_ (115).JPG
李清志老師堪稱是「資深咖啡館游牧工作者」,早在還沒有筆電的 30 年前,還在《雅砌》雜誌工作的時期,他就開始了在不同咖啡廳寫作的工作習慣。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選擇咖啡館的原則有哪些?

清志老師選擇「工作咖啡館」有許多原則,但以舒適、客群安靜為主,而舒適除了家具的要求以外(有些沙發會舒服到讓人不想工作),剩下的就是整體氛圍,這關乎個人喜好,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能夠好好工作,需要嘗試之後才知道。氛圍對不對,影響有多大呢?清志老師說,有些店他走到店門口就因為感覺不對而放棄了。

此外,廁所乾淨、店家服務也都是考量的項目。清志老師認為,廁所的乾淨程度,反映店主的用心程度。至於店內是否有位子這件事,老師的解決之道是:一開店就去報到吧!

李清志_二會咖啡_2021-04-01_侯俊偉攝影_ (52).JPG
台北二會 gojiby 咖啡館。咖啡店的擺設、裝潢,都展現著店主的思維和喜好,塑造出的氛圍是否合胃口,都需要去嘗試。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李清志_二會咖啡_2021-04-01_侯俊偉攝影_ (16).JPG
台北二會 gojiby 咖啡館。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4 間適合工作的咖啡館清單

01_二會 gojiby:高人氣卻安靜!

清志老師很欣賞二會簡單卻獨具風格的裝潢,而老師最喜歡的位置,是吧檯斜對面的小角落,「我喜歡坐在這邊就是因為,可以安靜地窩在這邊寫我的文章。當然後來也是很多不同的客人來,但這間店都不會太吵。」開幕僅一年多,二會已是人氣極旺的店家,仍能維持安靜舒適的氛圍。

餐食的部分,老師說每次的甜點品項不大相同,但都非常美味。

李清志_二會咖啡_2021-04-01_侯俊偉攝影_ (33).JPG
開幕僅一年多,二會已是人氣極旺的店家,仍能維持安靜舒適的氛圍。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李清志_二會咖啡_2021-04-01_侯俊偉攝影_ (2).JPG
大片玻璃窗,將日光引入室內,充足的光線也是在咖啡館內是否能好好工作的重要條件。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二會 gojiby
臉書:www.facebook.com/gojiby
地址:中山區華陰街 21 號 2 樓
營業時間:13:00 -20:00,最後出杯 19:30(週二、週三公休)

02_Congrats Café:早晨時段猶如「圖書館」

清志老師分享,早晨時段來到 Congrats Café,二樓每個人都拿著電腦工作,「我覺得早上去那邊,好像安靜得像圖書館一樣。」

Congrats Café 近年翻新過後,有種侘寂、質樸氛圍,「在有點舊舊的房子裡,整面牆是白的,有時候光線從天窗照下來打在牆上······甚至有些老房子破掉的地方,店主故意把它保留下來。」

14Congrats Café店家提供S__71623021.jpg
Congrats Café 近年翻新過後,有種侘寂、質樸氛圍。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13Congrats Café_MG_1024.JPG
有些老房子破掉的地方,店主故意把它保留下來。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Congrats Café
臉書:www.facebook.com/congratscafe.tw
地址:大安區文昌街49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08:00-24:00
週六13:00-24:00(假日限時2.5小時)
週日13:00-22:00(假日限時2.5小時)

03_PAPER ST.:三角窗景,感受城市脈動

靠近華山文創園區,PAPER ST. 紙街咖啡位在八德路、金山南路口,坐在面向街道的吧台坐位,可以看見川流不息的車陣,清志老師特別喜歡 PAPER ST. 這片景色,「每天這樣車水馬龍,感覺在都市裡面、感受到都市的脈博。」店內選用的杯子、物品質感都非常講究,是種「簡單、到位、不求多」的美感。

PAPER ST. 02.jpg
PAPER ST. 紙街咖啡位在八德路、金山南路口,坐在面向街道的吧台坐位,可以看見川流不息的車陣。 圖片提供/PAPER ST.
PAPER ST. 01.jpg
店內選用的杯子、物品質感都非常講究,是種「簡單、到位、不求多」的美感。 圖片提供/PAPER ST.

PAPER ST.
臉書:www.facebook.com/paperxstreet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28 號
營業時間:09:00 - 20:00

04_Balcony 陽台 Café:在植栽環繞的戶外陽台工作

陽台咖啡位在實踐大學附近,如其名是一間有陽台的咖啡館,開店已有將近 20 年歷史,客群主要以大學生和附近居民為主,店內環境、餐食的品質一直維持得非常好,每天出爐的蛋糕都十分新鮮美味。

清志老師喜歡在這裡的陽台寫作,四周盆景、植物環繞之下,總是能夠有效率地產出文字。

Balcony 陽台 Café
臉書:www.facebook.com/balconycafe2F
地址:大直街 34 巷 20 號 2F
營業時間:11:00 -19:00(週一公休)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