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馬祖國際藝術島怎麼玩?「生紅過夏」9 大策展計畫、70 組作品亮點,住宿交通一次整理

2023/10/03
2023 馬祖國際藝術島怎麼玩?「生紅過夏」9 大策展計畫、70 組作品亮點,住宿交通一次整理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分享
收藏
2023 馬祖國際藝術島自 9/23 至 11/12 登場,深入四鄉五島共帶來 9 個核心策展計畫、超過 70 件作品、21場演出和18場參與活動。

2023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於今(9/23)日正式開展至11月12日。馬祖國際藝術島為台灣首個以十年為願景的藝術行動,今年以「生紅過夏」為主題,承接首屆概念,象徵如同老酒歷經時間的沈澱,經過一年醞釀發酵成為充滿生命力的藝術盛典。

今年共帶來9個核心計畫、超過70件作品、21場演出和18場參與活動,結合在地、台灣以及德、美、日等多位國際藝術家共同創作,把醞釀多時的馬祖島嶼故事,轉化為充滿地方魅力的藝術作品。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以 10 年為願景,涵蓋藝術、教育、建築三面向

「馬祖國際藝術島」由連江縣政府及文化總會共同策劃,是台灣首個以 10 年為願景的藝術行動,策展計畫涵蓋藝術、教育、建築三個面向,並非只是單純的大型地景藝術裝置,也將帶動馬祖縣政文化治理的新模式,其內容包含了地方創生、藝術策展、地景建築,將設計導入公共設施與服務,還有教育推廣,建立校園與社區參與機制。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命題:生紅過夏

本屆策展以「生紅過夏」(tshiang ngoyngˋkuoˋha^)為命題,是以閩東語講述馬祖家釀老酒釀製發酵過程的一句俗諺。

總策劃吳漢中說明,「生紅」指的是冬天新釀老酒,開罈過濾後的酒汁呈現桃紅色澤;「過夏」暗示唯有經過細心地保存,才能通過夏天的錘鍊,化作帶琥珀色澤、更溫潤順口的馬祖老酒。因此,生紅過夏象徵第二屆經歷發酵與淬煉的過程,屬於馬祖的島嶼博物館正在藝術的醞釀下成形。

馬祖國際藝術島交通如何安排?

飛機: 立榮航空每天都有固定航班往返台北松山及馬祖南竿、北竿,台中南竿航線也有固定班次,天候穩定的情況下,搭飛機約 50~75 分鐘即可抵達。

搭船: 搭船的話可在基隆港搭乘「台馬之星」,時間大約是 8~10 小時。

島內移動工具: 馬祖島內移動,則建議計程車包車或機車自駕(島上有公車也可以汽車自駕,不過都僅限南竿、北竿)。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攝影/洪雅筠 © Shopping Design

住宿資訊整理

住宿部分,馬祖目前有5家合法旅館,東引一間、北竿一間、南竿三間(一間停業中),其中日光春和是公認最高檔的旅館,在馬祖國際藝術島官網也有列出推薦的民宿、旅店(請點此

餐飲部分,小編推薦依嬤的店、西尾半島,咖啡的話除了馬祖星巴克,也推薦隱身在介壽獅子市場裡的小柒咖啡 Z.O coffee、南萌咖啡館,想要看空間特別一點的可去坑道盡頭的刺鳥咖啡書店,而位在東引的鹹味島合作社,空間溫馨有家的氛圍,店內還有兩隻店貓;必品嚐的在地料理則有老酒蛋、黃金餃、老酒麵線、𧋘餅、繼光餅、馬祖高粱,以及各式各樣的紅糟料理。(更多交通、住宿、餐廳推薦及整理,可參考藝術島官網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攝影/洪雅筠 © Shopping Design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作品分佈

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作品分佈於四鄉五島之中,南竿、北竿、東莒、西莒與東引皆有作品。東莒,可以造訪大浦聚落、神秘小海灣等處,北竿的知名景點還有芹壁村聚落,而東引則有馬祖最美島嶼之稱,此處最難抵達,且每天只有一班船,所以造訪的話一定至少要住一晚。

南竿:是作品數量最多的島,總共 51 件,以及2個限期展出的展覽、作品。
北竿:共7件作品,4個限期展出的駐島計畫。
東引:作品共6件, 以及1件期間限定的表演藝術計畫。
西莒:作品1件與4個限期展出的駐島計畫。
東莒:作品1件與1件期間限定的表演藝術計畫、2個限期展出的駐島計畫

免費索取!登島前先拿(看)藝術島登島護照

在正式出發、登島前可以先看藝術島登島護照。這次由北竿的魚麵擔當封面主角,護照內有詳盡的登場資訊:展品地圖、計畫介紹、交通資訊,還有拿著護照才有的島內優惠。藝術島登島護照在藝術島官網上有電子版本,也有實體版本可於以下地點限量索取:

南竿機場 / 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 / 南竿福澳碼頭
南竿遊客中心 / 北竿機場 / 北竿遊客中心

另外,如果懶得規劃自由行,這次馬祖國際藝術島有跟長汎假期合作推出三天兩夜的旅行團(團費 NT$11,000 起,有3種遊程可選擇)。

2023「生紅過夏」9大策展計畫、70件作品亮點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共帶來9個策展計畫、超過70件作品(包含第一屆永久作品2件與第二屆作品70件以上)、21場演出和18場參與活動。

01 《島內視角》

展出地點:南竿 | 中山門

將「中山門」作為展覽場域,以「穿越時間的時間」的概念,重新轉譯成為藝文空間,讓長期深入地方藝文的在地創作者,展現島內創作視角及觀點。同時也邀請台灣藝術家、馬祖在地藝術家和馬祖芙蓉海畫會學員共同展出,希望藉此激盪更多彩的藝文火花。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02 《轉厝計畫》

展出地點:
南竿 | 梅石聚落、津沙西面山民宅
西莒 | 田沃老屋群、福餘商店1F

《打開》禾磊建築
《打開》禾磊建築 攝影/洪雅筠 © Shopping Design

計畫以閩東語「轉厝」(tuong tshuoˇ)命名,即「回家」之意。透過馬祖在地閒置的民居空間作為創作場域,藝術走進常民的生活,與馬祖家庭的情感記憶交會。 利用閒置民居空間作為創作場域,邀請藝術與建築團隊進駐,結合歷史、記憶、地景的藝術創作。延伸進市街與遺址,用當代視角重新詮釋閩東建築及生活底蘊,讓住居成為紀錄時間光譜的藝術地景。

《窗外的風景》
《窗外的風景》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檔案花園》王文心
《檔案花園》王文心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南竿梅石市街,從純樸漁村、戰地政務時期的多功能軍事營區到當代,以兩處不同時間向度的住居為核心展開:一處是東側樹林中的石頭瓦片堆疊成的聚落遺址,另一處是西側市街的混凝土與木構造民居。從採集到參與,藝術與建築團隊進駐其中,以當代視角重新觀看與詮釋閩東家屋建築的生活底蘊。在南竿津沙,則有回應老酒文化的玻璃屋,以最日常的家庭情感故事為材料,書寫馬祖人家的共同記憶。

03 《地下實驗室》

展出地點:
南竿 | 26據點
北竿 | 橋仔五間排

讓藝術走入軍事地景,曾留下許多戰地痕跡的馬祖,經過活化轉譯,也有了當代的想像,延續首屆計畫指標,帶領觀者感受據點的震撼及藝術作品的魅力。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山冶計畫提供/徐詠倫攝影
《scape.unseen_atm-Matsu》張永達
山冶計畫提供/徐詠倫攝影

04 《島嶼風景》

展出地點:
南竿 | 梅石軍官茶室、清水碉堡、福澳碼頭候船室1F
西莒 | 23據點

《和平小菜一碟(10XL)》胡宮・雪娜
《和平小菜一碟(10XL)》胡宮・雪娜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挑選公共空間與景點設置藝術作品,構築全新場域精神。作品以融入歷史脈絡與地景為原則,提出突顯性強的意涵與創作主張,以新視野重新看待島嶼風景,同時也表達藝術關照的公共議題,期盼引導對於公共的討論,與世界做連結。

從書信來往、海上交通的的集體記憶,到海島生活、冷戰框架下的日常互動,藝術創作成為島嶼在各個議題面向上,牽起公共討論,並連結世界的前沿,反映馬祖一直以來作為多元族群、文化與政治前線的關鍵位置。

《海就是我的陸》伊祐・噶照
《海就是我的陸》伊祐・噶照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收信快樂》陳治旭/劉靜怡Raito Low
《收信快樂》陳治旭/劉靜怡Raito Low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05《迴島嶼吧》

展出地點:
東引 | 南澳商圈、中路老街
東莒 | 正泰養雞場

2020年在東引成立的「鹹味島合作社」青年團隊,是由返鄉、移鄉青年組成,承襲共創精神,並遵守永續島嶼,打造島嶼品牌。

本屆迴島嶼吧的策展共創香火由東莒傳遞至東引,在藝術共創的基礎上加乘東引近年來獨有的特性:設計力,解析馬祖各島青年”回島嶼”後的日子裡,如何轉換觀看視角、如何通過種種方式經起考驗、生紅過夏———永續島嶼。

承襲第一屆的策展精神,以藝術共創為精神,並遵守環境永續之原則;以設計回應「地方文化故事」的消失與重生,再以共創設計解答「地方人口」的消滅與重建過程。

《粼聚》草原市務所
《粼聚》草原市務所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群星》謝佑承/馬維元
《群星》謝佑承/馬維元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06《島嶼生息》

展出地點:北竿 | 40據點、北竿電廠

「島嶼時光」以光引路,從視覺、聽覺、味覺去查看、找尋及探索馬祖群島過去及未來的生活樣貌,從家戶的老酒家釀新的味覺體驗、退役老電廠的再一次榮耀、戰爭的省思及斜槓的日常,並透過文化交匯去述說著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連結,更描繪出生活即景即是當代日常。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國家需要你:重返榮耀-馬祖招募》陳俊宇
《國家需要你:重返榮耀-馬祖招募》陳俊宇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07《表演藝術計畫》

今年將表演藝術獨立成為一個策展計畫,邀請李惠美老師擔任顧問,展開跨領域的實驗計畫。

表演創作回應馬祖在地脈絡,主題性的串接呈現馬祖在大時代裡小家庭最日常的情感故事。另一子題「飲.馬祖七杯酒」系列,以老酒文化為題,馬祖母語(閩東語)戲曲創作及沉浸式體驗,活絡傳統文化,也讓旅客感受在地獨特魅力。

《馬祖七杯酒_【漁業】出海捕魚》演出者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馬祖七杯酒_【漁業】出海捕魚》演出者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08《味蕾實驗室》

以「生紅過夏』為題,夏季正是島嶼食材豐盛之季,馬祖特有的老酒釀也正是在過夏,發酵完全更顯風味,秋初之際展開藝術島,計畫也將在這秋紅之時透過多組專業餐飲工作者到島上交流分享,與島上店家、馬媳、返鄉青年、風土工作者一起創作梳理累積什麼是馬祖的味道?留下馬祖這特有的島嶼風味。如同老酒釀製,不只是時間也涵蓋世代對馬祖味道的傳承與發展。

09《藝術游擊》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自2019年起辦理「藝術游擊」藝術家駐村活動,徵選年輕藝術家進駐馬祖生活與創作,就如同游擊戰鬥一般,由藝術家擔任藝術傳播種子,突擊在地文化,也激發自己創作的不同可能性。利用藝術進駐,藝術家能體驗在地文化並由異文化刺激反芻創作,實驗與創新;進而與在地社區互動並回饋,達到藝文交流。

7 款跨界合作商品

7款跨界合作商品包含在全家便利商店復刻登場的馬祖老酒®香腸及Let's Café老酒風味拿鐵、以四鄉五島限定包裝呼應策展主題的臺虎嗨啤、與UNIQLO合作的「不要玩Logo」系列UTme!、加入老酒元素的「老酒醉蝦」可樂果捲捲酥、與馬祖酒廠合作的藝術島限定酒款、SYM三陽機車的藝術島專車、立榮航空和長泛假期的旅程規劃,以及與昇恆昌在松山機場的宣傳展出等。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生紅過夏」
展期:2023/9/23-11/12
FB:https://www.facebook.com/matsubienni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tsubiennial
網站:https://matsubiennial.tw/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