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威廉.肯特里奇》5/4 登場!匯聚 90 件作品重現 40 年創作軌跡,9 大亮點總整理

北美館《威廉.肯特里奇》5/4 登場!匯聚 90 件作品重現 40 年創作軌跡,9 大亮點總整理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追蹤
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首次大型個展登台!集結 90 件代表作、分為 10 個子題,回顧藝術家 40 年創作軌跡。

《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A)聯手合作,並邀請兩館策展人艾瑞恩.洛克(Adrian Locke)與策展人吳昭瑩策劃,為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首度來臺的大型個展!展覽以著名的「素描創作」為策展脈絡,將展區分為十個子題,匯集藝術家從 1980 年代至今的 90 餘件代表作,完整呈現 40 年的豐沛創作能量,將於 5/4 至 9/1 於北美館展出。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威廉.肯特里奇

「繪畫不僅僅是『美麗記號』,它必須是真實世界中某樣東西的印記。它不需要精確的描繪,但它必須代表一種觀察,不是像情緒那種抽象的東西。」——威廉.肯特里奇

1955 年出生於南非的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雙親皆為南非傑出的人權辯護律師,父親辛里.肯特里奇(Sydney Kentridge)在職生涯曾為三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辯護,包含:南非人權鬥士暨首位民選總統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母親菲莉西亞.肯特里奇(Felicia Kentridge)則為南非法律資源中心(Legal Resources Centre in South Africa)共同創辦人,該組織至今仍持續為貧窮人口或弱勢民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威廉.肯特里奇自小耳濡目染父母為政治壓迫的受難者聲張正義,歷經 1956-1961 年南非「叛國罪審判」(Treason Trial)時期,他曾表示:「對於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記憶甚至早於任何藝術創作的記憶」,繼而成為肯特里奇多年來關注及回應的創作核心。

1976 年畢業於翰尼斯堡金山大學,主修政治學和非洲研究,並進入約翰尼斯堡藝術基金會進修兩年。1981 年前往巴黎的雅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學習默劇和戲劇,累積藝術、劇場和政治學豐厚的背景才能。

1982 年回到約翰尼斯堡,肯特里奇同時擔任演員、設計師、作家、戲劇導演,持續在路口大道劇團 (Junction Avenue Theatre Company) 從事劇場與節目佈景與海報繪製,因而開啟他創作大型的炭筆和粉彩畫系列作品,以及蝕刻版畫、橡膠版畫和短片。

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以濃烈深厚的敘述詩情,豐富多元的媒材語彙著稱,結合繪畫、影像、劇場、文學及表演等多元藝術形式而成的藝術語彙,樸素的素描線條表達,以詩性轉譯的手法昇華沉重議題的傷痛,賦予作品亙古的人性價值與藝術能量。

TIDF
圖片來源/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展覽 6 大亮點搶先看

本展將以「素描創作」為策展主軸,將展區分為 10 個子題,依照威廉.肯特里奇從 1980 年開始的創作軸線為觀展的順序,從最早炭筆素描系列到素描投影系列的定格短片,再到影片編導到舞台表演以及採用水墨炭筆所創作的大幅樹與花。

亮點 1:「早期繪畫」系列

「早期繪畫」系列聚焦於日常生活、城市環境題材的素描,如鮮少曝光的 《船上的午宴》 和重要代表作 《保育人士的舞會》 等,融合歐洲場景與非洲元素,並以象徵主義手法呈現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真實寫照。在此展區能觀察到,威廉.肯特里奇的素描作品從單獨一幅畫,為呈現更多元的觀點,持續增加為二聯屏到四聯屏。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
威廉.肯特里奇,《保育人士的舞會 (三聯屏)》,1985,炭筆、粉彩、不透明水彩、紙,198.5×97.5/198.5× 138.5/198.5×97.5公分。林布蘭藝術基金會收藏,魯珀特博物館,南非斯泰倫布希。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亮點 2:素描投影、蘇荷短片

南非長期因為種族隔離政策,受到國際社會孤立,直到 1994 年該國舉辦第一次普選後,此情況才宣告終結。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逐漸在南非以外的國家展出,他以樸素的素描,1989 年至今開創出一系列享譽國際的代表作。

本區展出 11 部素描手稿,以虛構的地產大亨蘇荷.埃克斯坦和其它關鍵角色揭示城市中的接續而來的謎題,暗喻非洲動盪不安的時局。在製作短片時,威廉.肯特里奇畫完手稿拍攝後,到相機觀看後再回到畫作中增減塗抹,周而復始的繪畫與拍攝,不僅以影像紀錄創作素描的過程,同時將塗抹的殘影和線條成為短片中的痕跡,這個過程被藝術家自稱為「石器時代的手法」。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本區以大型裝置投影的形式,展出早期的 2 件與近期的 3 件定格短片,從 1989 年廣受國際矚目之 《約翰尼斯堡,僅次於巴黎之最偉大城市》 (Johannesburg, 2nd Greatest City after Paris) 到 2020 年新作 《城市之深》(City Deep)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亮點 3:殖民地景、織毯

1990 年代中期,威廉.肯特里奇創作「殖民地景」系列,靈感來源於《非洲及其探索:來自探險家們的講述》文本,筆下的原始瀑布或風景圖像,取自殖民時代探險家對非洲的描繪,加註紅色線條及標記,暗示了歐洲人試圖佔有和控制土地資源的計算和測繪的痕跡。隨之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而受委託製作 《頭與荷重》 舞台演出,重現那些對戰爭付出辛勞卻被歷史記錄抹除的黑人非洲搬運工。

接著 2001 年後,開始與約翰尼斯堡的史蒂芬斯織毯工作室合作製作織毯,融合黑色人形剪影與中國老地圖,表現出他對南非地理、歷史與思想之外的嘗試與想像。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亮點 4:重現肯特里奇「工作室」

自 1990 年代以後,他獨樹一幟的藝術作品和舞臺創作遍及全球,對威廉.肯特里奇來說,所有作品都孕育自他約翰尼斯堡霍頓區家中花園的繪畫工作室。因此,本次展覽特別重現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展出日常收藏的物件、短語標題,以及鮮少曝光的素描手稿和實驗性的蝕刻版畫等,如 《素描課》 短片,可見幽默地與分身對自我的作品進行探問及對話,以及經典代表作 《拒絕時間素描》 手稿原作。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亮點 5:《烏布說實話》

本次展覽亦呈獻三件首度在臺灣亮相的大型影像裝置,其中一部為 《烏布說實話》 ,為為藝術家政治意味最濃厚製作。由檔案素材和動畫影像構成一部 35 毫米膠片彩色短片,展現南非國防軍和南非員警於種族隔離時期,所採取的殘酷和非法手段。

此作靈感源自阿爾弗雷德.賈里 (Alfred Jarry) 的《烏布王》(Ubu Roi,1896 年)劇情架構,並參雜融入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 記錄的證詞,本展同時也展出同名的八幅蝕刻版畫,以及在影片製作過程使用的撕紙繪畫片段。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威廉.肯特里奇,《烏布說實話》,1996-97,8件一組版畫、軟防腐蝕劑蝕刻、細點蝕刻、直刻、紙,每幅36 × 50公分,版數50。威廉.肯特里奇工作室,約翰尼斯堡,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亮點 6:「花卉素描」

近年威廉.肯特里奇持續嘗試用中國毛筆和印度墨水繪製花與樹的大型素描,在「花卉素描」展區,可見流動的素描拼貼在多張重疊的紙上,搭配擷取自歷史、哲學和醫學文本的簡潔語錄,潛藏許多值得深思的蛛絲馬跡。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亮點 7:《樣板戲札記》影像裝置

延續對非洲殖民史的關注,威廉.肯特里奇思考中國與非洲相似的政策影響,因而從魯迅提倡思想自由的新文學運動開始,到毛澤東鎮制自由思想的中國文化大革命,再到江青制定的文革樣板戲進行研究。

2015 年創作出三頻道 《樣板戲札記》影像裝置 ,為第二件首度在臺灣亮相的大型影像裝置,請南非芭蕾舞者穿著士兵服裝並充滿力量地持槍舞動,背景融合象徵大躍進中除四害運動,農民被要求驅散麻雀的元素,戲中的樂觀主義與劇外我們所知的歷史悲愴和苦難記憶,在希望和希望破滅的兩極中,呈現一種荒謬至極的複雜情感。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威廉.肯特里奇,《樣板戲札記》,2015,高解析三頻投影裝置,11 分 14 秒。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亮點 8:「樹木素描」展區

「樹木素描」展區,素描繪製於空白的紙張上,拼貼一些生活中不經意的隻字片語與零散的短語暗藏在作品邊緣角落,構成一種多重又曖昧的思考體驗。本展區首次亮相 11 件為展覽繪製的 《麵包師之樹》系列作品 ,並透過 4 件巨幅作品窺探生命的延續與再生。此外,使用書頁和樹葉的視覺雙關與《女先知》中的求神問卜故事相互叩應。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威廉.肯特里奇,《將希望託付給不確定》,2021,印度墨、水彩、手工麻纖紙、粗棉布托裱,373 × 187 公分。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亮點 9:《女先知》

2019 年首次在羅馬歌劇院執導室內歌劇《等待女先知》(Waiting for the Sibyl),故事以庫邁女先知的神話為靈感,當求示未來命運的人們將問題寫在樹葉上,一陣風造化弄人的打亂順序,讓命運成為未知數。

威廉.肯特里奇為了打造 《女先知》 展覽播放版,擷取其音樂、舞蹈、影像精華片段,如南非女舞者的素描身影舞動穿梭過一頁頁的筆記本的影像,並特別與舞台設計師薩賓.特尼森(Sabine Theunissen)合力製作,重現舞台製作的原始道具和服裝等,為第三件在臺灣亮相的大型影像裝置。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威廉.肯特里奇」《女先知》展場照。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攝影/Szuan Chen © Shopping Design

亮點 9:薩賓.特尼森團隊操刀空間設計

本次展場是由舞臺和展覽設計師薩賓.特尼森(Sabine Theunissen)團隊操刀,她與肯特里奇有著多年合作默契,在不同展區的牆面上,選用不同天然的異材質,凸顯藝術家質樸的創作本質,醞釀作品與環境元素對話的戲劇氛圍;在不同展區的地板上,鋪設不同圖樣、材質的地毯,與作品審視歷史權力與剝削、探究生命正義與自由的理念相映,增添展場空間靈巧又有力度的視覺體驗。

北美館_威廉.肯特里奇
「威廉.肯特里奇」記者會合影:策展人吳昭瑩、舞臺和展覽設計師薩賓.特尼森(Sabine Theunissen)、策展人艾瑞恩.洛克(Adrian Locke)、北美館王俊傑館長(左至右)。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公眾活動亮相,互動式專輯上市

北美館於 5/4 星期六午後規劃開幕專題演講,邀請專輯作者之一的美國教授史蒂芬.科林曼(Stephen Clingman)與策展人艾瑞恩.洛克對話,以藝術家與創作特質為軸心,從作品的層次與緣由、交疊與關聯切入,進行一系列精彩的探問,並以深厚的學養與深入淺出的論述,探究藝術家創作手法的思維體系。

同步推出威廉.肯特里奇中文版精美專輯,以 6 個章節深入探究藝術家豐富的藝術語彙背後所關注的議題及創作脈絡,特別收錄北美館 10 餘件限定展出作品,並與 An Art App 合作,精選 12 件作品設計擴增實境(AR)內容,透過手機螢幕,靜態的專輯頁面開始律動,讓觀眾隨時隨地都能欣賞藝術家的動態短片。

開幕座談:「動畫中的世界」:威廉.肯特里奇的邊際藝術
時間:5月4日(六)14:00-16:0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講者:
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策展人 艾瑞恩.洛克 (Adrian Locke)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榮譽特聘教授 / 展覽同名專輯作者之一 史蒂芬.科林曼 (Stephen Clingman)

全場以中英文進行,備有同步翻譯;免預約報名,自由入座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9v5A5x
注意事項:
本活動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議程內容如有更動,請以官網公告為準

本展亦延伸肯特里奇作品中的瓶花、樹景和標題拼貼的特色,將於 6/4 起在一樓迴廊規劃「畫室開放中」公眾教育活動,邀請民眾到場「隨到隨畫」,並於暑期安排助教現場指導與工作坊,歡迎觀眾一同享受線條與對於事物的直接感受。相關資訊與週邊商品將陸續於展期間公布,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

素描專區:「畫室開放中」
時間:6月4日(二)至9月1日(日)10:00-17:00
地點:北美館1F「威廉.肯特里奇」展覽出口處(隨到隨畫、隨到隨拼貼)
時間:全時段開放,免預約報名(現場指導&工作坊)
時間:7~8月暑期限定,活動時段請參考官網活動頁最新資訊
注意事項:
本活動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活動內容如有更動,請以官網公告為準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
展覽時間:05/04-09/01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A、1B展覽室
展覽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策展人: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艾瑞恩.洛克、臺北市立美術館 吳昭瑩
官方網站FacebookInstagram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
時間|2024/5/4(六)~2024/9/1(日)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追蹤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