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讀書會之五|李惠貞】電影不只是說故事,更對人生、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提出問題
2016/09/17 | 影視 | 李惠貞
「如果所有電影都因信念而成就,那麼編劇就是第一個全心信仰的人。」
──《編劇之路》作者Tim Grierson
有一系列書,我一直很想推薦──漫遊者出版的FlimCraft系列。這是一系列關於靈感如何化為現實的探索記錄,也是這一代一流的電影人最真實及菁華的實務經驗分享。目前中文版已出版《編劇之路》、《攝影師之路》、《導演之路》、《美術設計之路》,未來還有《剪接師之路》、《服裝設計之路》。
國內有關電影的叢書並不少,以訪問形式或以名導演、名作為標榜的書也所在多有,但我相信FlimCraft系列所訪到的對象之具代表性,以及訪問的內涵之深,絕對是我心目中榜單的第一名。
《編劇之路》讓我深深著迷。
《編劇之路》
「我寫過的戲之中我最喜歡的,都是那些對白被用來引導演員演出最佳反應的場景。我喜歡尋找最簡單的方法來說一件事,卻能對聆聽的那一方造成最大的衝擊。對白經常是像背景噪音的存在,其實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讓角色的臉上醞釀出無聲的情緒。」
「……這場戲很容易寫,因為有這麼多弦外之音正在發生──這場戲一開始就充滿了情感,讓他們實際上隨便說什麼都可以。這樣的戲是我喜歡的:如果你設計得好,他們可以聊天氣,卻仍然是世界上最動人的情景。」(《慾望之翼》、《落日車神》編劇Hossein Amini)
《落日車神》
我很喜歡書裡每位編劇談他們工作的方式、最喜歡的一場戲,以及與導演、演員的互動,那似乎比「成品」(電影)更吸引人,好像在看一個美好生命孕育的過程,而那過程需要轉譯才能被解讀,平時不輕易示人。但透過手上這本書,你彷彿得到特許得以坐在貴賓席的第一排。
「寫《大智若愚》時,我用非常『方法演技』的方式來進行:我會凝視著鏡子,直到讓自己哭出來,然後才開始寫作。……這麼做的過程裡,有某種莫名的東西可以抓到正確的情緒。……很多編劇會在寫作時播放音樂,或是聞聞能讓他們聯想到那部電影的氣味,使自己再次融入那個世界。」
「電影編劇不光是為了導演和製作而寫作。一部文筆通順的劇本,可以幫助造型設計師理解那部電影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不論劇本如何,你得努力讓劇中每一刻都可以代表整部電影。」(《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巧克力冒險工廠》編劇John August)
《巧克力冒險工廠》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儘可能讀得很慢,因為想要好咀嚼這些故事之神所說的話,而每一篇,幾乎都畫滿了線。你不會覺得在讀文字,而是在讀某種充滿靈魂的東西。這些讓故事靈動起來的魔法師,個個都有對人性精準的掌握。
「身為小說家,我學到一件事:對人生、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提出問題。小說不只是說故事而已。它跟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是在對生命提問。我拍電影時,這個態度也沒有改變。我透過電影問觀眾問題,希望觀眾能自己找答案。」(小說家、編劇、導演李滄東)
對我來說,這系列書是個寶藏。每位編劇、攝影師、導演、美術設計畢生的經驗和心得,不僅是創作和傑作的最佳示範,充滿智慧,提供指引,也蘊含許多工作的真理。每翻開一頁,就多長一份見識,好像打開世界一流創意工作者的武林秘笈,既興奮又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神奇魅力。
「劇本寫作的過程中有一種積極的能量:當你寫得愈多,就會愈來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但這當中暗藏一個危險:當你寫了很多東西後,可能會失去一些渾然天成的東西。我們會看到有些劇本真的寫得很好,卻少了某種『天真』。」(《窗外有情天》、《更好的世界》編劇Anders Thomas Jensen)
《窗外有情天》
喜歡電影、有意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讀者當然值得拜讀,而其他領域的美術設計、攝影師,也非常推薦。或像我一樣僅僅是為了美好的文字及創意而開啟這段閱讀的旅程,也一定會帶著滿滿的收穫往前。
如同《靈魂的重量》、《愛情是狗娘》編劇Guillermo Arriaga所說,「好對白不只寫出漂亮的東西,還要能讓故事向前推進。很多人以為對白只是在幫劇情增添一點趣味,他們不知道,昆汀.塔倫提諾的趣味也在帶著我們走向某處。」
《靈魂的重量》
《愛情是狗娘》
好書也會帶我們走向某處。儘管我們還無法辨認,但有一天,繁花盛開的景象,一定會在旅途的某一站翩然到來。
更多書訊:《編劇之路》
延伸閱讀:
【深夜讀書會之四|李惠貞】你有本事讓愈多人幸福,就會愈成功
【深夜讀書會之三|李惠貞】不要「墜入」情網,而是「屹立於」愛情之中
【深夜讀書會之二|李惠貞】我們的社會需要有和設計師能力相對等的鑑賞者、使用者和企業家
【深夜讀書會之一|李惠貞】練習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