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未來樂府───巴黎愛樂廳
2016/10/19 | 建築/空間 | 查理(WeHouse)
這座由著名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在2015年一月完工的音樂廳,外型驚天動地。又是一個從科幻電影跳出來的建築。金屬和玻璃包覆的外觀材料雖然談不上創新,但是產生的光影變化倒是前所未見。建築師在開幕式缺席抗議音樂廳未完工卻先開幕,看來政治考量舉世皆然。
主廳採Bicameral Adaptable Concert Hall式做法,簡單來說,整座音樂廳,(包含等候大廳)都有聲學上的功能。結果呢?我個人覺得好極了,喜歡聽現代音響的人甚至會覺得超過柏林愛樂廳。
音樂廳的座位區非常短,最深的地方也只有32公尺。這對於像我這樣喜歡聽大港聲音的人來說,太享受了。這個音樂廳的聲音也被列為世界十大音效最好的音樂廳之一。
但是我個人覺得最享受的地方倒不是聲音,而是視覺.這一次又是坐在我最喜歡的樂團後方正中的位置(歐洲音樂會必選)。上半場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一大半都是小提琴獨奏,全場觀眾和樂團一起安靜地環繞著小提琴獨奏者。光線在獨奏者的前方打成漂亮逆光。如果你坐在樂團的後面,你就會看到這個奇景,畫面美到不行。指揮蹦蹦跳跳大作表情,也都好看極了。
下半場的Dvorak 第八,第2/3樂章樂團表現也非常好。音樂廳的音域平衡和別的音樂廳比起來,低音部聲音有點被放大,符合現代音響要求。總括來說樂團表現不錯,但對不起,他不是柏林愛樂。
缺點是全場從頭到尾,觀眾咳嗽聲不斷,亂拍手的狀況是我在國外看過最嚴重的一次,連第二樂章結束也不能倖免,去年在巴黎老音樂廳並沒有這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