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無法定義的跨領域藝術新星

2017/07/27
翁浩原
7個無法定義的跨領域藝術新星
宮保睿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從2010年開始,有一批新興的藝術家,不再局限「數位/科技/科學」等狹隘的命題上,這群藝術家有些共同點,他們通常具備兩個學位,一個和人文或藝術科系有關,另一個有可能是科技或其他科系,多元的學習和訓練讓他們可以跨領域呈現想要討論的議題。這次我們將介紹生物、醫學、物理、電腦程式、聲學、建築等跨領域的藝術家,引領大家進入無法定義的世界。

宮保睿(Paul Gong):透過生物設計探索未來情境

098-1.jpg
宮保睿。 宮保睿

同時擁有工業設計背景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互動系碩士的宮保睿,在大學期間就對科學、生物很有興趣,因此,試圖透過作品探討人類、動物、自然與新興科技之間的關係。他常以攝影、3D渲染或3D列印的設計物件等,來表達物質在虛實之間可能的視覺情境與未來。
在作品〈明日的牛〉(The Cow of Tomorrow)就能看見,他從將微小渦輪放置於人類的大動脈,透過血流產生電能的醫療研究得到靈感,去想像乳牛通過生物技術改造和重新設計,作為一種新型的食用動物,他使用情境攝影、3D列印物件與數控工具機製造牛心臟模型,同時再加上短篇小說,去呈現整個作品概念。

098-2 拷貝.jpg
明日的牛。 宮保睿

莊志維(Chuang Chih Wei):用光影互動裝置寫日記

099-2.jpg
莊志維。 莊志維

常以光影作為媒介創作裝置的藝術家莊志維,從實踐大學媒體設計學系畢業後,又念了台北藝術大學的科技藝術研究所(現改為新媒體研究所)和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反應著科技或是數位藝術發展的另一條路。相較於其他跨領域藝術家,他的藝術背景更加鮮明,不像其他有科學背景的藝術家,憑藉著深厚的學理、科學理論作為基本發想,利用生活中的種種來創作與思考,互動裝置對他來說,是開墾內心狀態的媒介。近年來他透過數位科技物件與自然生物材料的實驗,找尋在新媒體藝術與建築跨領域之間整合的可能性。

099-1.jpg
感染系列。 莊志維

在《感染系列》中,莊志維思考疾病的關係,他用了極細的燈管穿插在蕃薯中,然後高壓電透過番薯的水分點亮了燈管,雖然蕃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可以繼續生長,不過在水分乾涸後,電流無法被傳遞,意味著共生狀態的結束,就像是病毒占領了生物一般,間接走向死亡。他認為如果科技凌駕作品,那麼想要傳達的就會被削減掉,因此,他通常會讓科技退到後面一點。關於科技,通常是在找尋材料、實驗的過程中,透過材料廠商,有關科學或是電力的技術才慢慢補進來。

林沛瑩(Pei-Ying Lin):跨域悠遊生物和人文

099-3.jpg
林沛瑩。 林沛瑩

林沛瑩,有著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和論述技巧,在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攻讀設計互動系前,她大學主修生命科學,輔修人文社會學和資訊工程,關注物理、心理、人類情緒、傳染病、語言與食物等議題,曾經是台灣第一組至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駐村的藝術家。熱愛科學的她,也利用作為工程師創造工具的能力,發覺理性無法解釋許多的經驗和事物,她借用不同領域的經驗匯到科學問題上時,卻又無法容納討論,因此她在創作上從影像與寫作開始,演變成裝置、世界建構、聲音、表演、肢體、食物、與舞蹈,不限定媒材。

在〈生之曼陀羅〉(Kaleidoscope of the Universes)中,她從文化出發,試著更新一個傳統儀式,讓這個儀式符合現代人對於世界的理解(用科學的方式理解宇宙運行的機制)。而所有科學與數位的物件,例如細菌培養、例如3D列印、腦電波儀等,其實都只是為了完成這個儀式更新所借用的符碼,所以計畫本身問的問題是純粹文化的,但卻必須使用科學與工程上的工具來進行。

099-4.jpg
生之曼陀羅。 林沛瑩

紀柏豪(Chi Po Hao):探索聲音感知

非音樂科班出生的紀柏豪,擅長以聲音為創作媒介,作品大致上涵蓋電聲作曲、裝置、現場電子等形式,也曾參與流行音樂產業的幕後製作。演出時,常使用現成物與自製樂器,包含電子零件與回收物等。目前進行中的計畫,多關注於日常性的感知,延伸個體與所處環境間的交互關係,試圖討論人們如何聆聽、解讀與再現周遭聲響,乃至聲音如何介入空間的狀態。對他來說,科技、科學都可做為藝術創作中的工具與語彙,但科技導向的創作會有一個臨界點,因為科技的發展會不斷把創作形式與手法往前推進,從中帶出更多新的思維與討論,並致使既有體制鬆動。

100-1.jpg
紀柏豪。 紀柏豪

〈夜想曲〉(Chromatic Nocturne)是他對於「資訊聲音化」(sonification)與「生成式音樂(generative music)」的實驗,他將夜間光景生成音樂,以城市做為介面,將個體於街頭移動時所感知的光源與噪音彼此屏蔽、重新合成,透過演算法產生視覺與聽覺回饋。光景被約化為抽象色線與噪訊,其下則掩蓋著動態都會夜景的節奏與共鳴。四周懸掛的傘,皆安裝有微型投影機,由中央大投影驅動,會隨著於街道錄製的光影變化,此起彼落地明滅。

100-2.jpg
夜想曲。 紀柏豪

顧廣毅(Ku Kuang Yi):尋找新的知識生產形式

擁有牙醫師背景的顧廣毅,目前正在荷蘭念書,他的創作主題圍繞在臨床醫學、性、人與動物的關係等,透過結合科學、藝術與設計等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創作方式,去探索存在於領域之間且不易被傳統研究方法研究的議題。他發現,許多醫學領域議題無法用傳統科學研究方法討論,因此他在其他地方尋求不同的知識系統和研究方法,後來接觸設計和新媒體藝術,讓他可以同時在不同領域間探索有興趣的主題,而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又不會被任何一種知識系統過度限制,最後的創作成果更不只是視覺上的表現,而是一種新的知識生產形式。

100-4.jpg
顧廣毅。 顧廣毅

去年11月他在倫敦科學藝廊(Science Gallery London)和倫敦國王學院,分別舉辦《陰莖口交改造計畫》(The Fellatio Modification Project)展覽和工作坊,這個作品探討口腔除了美觀、發音和進食,還有「性」的功能。有別於以往純粹的展示,在工作坊裡頭,參與者能夠一起思考未來的可能情境,以及實際操作牙醫學製作裡頭的穿戴式裝置,是用比較創意的形式去體驗科學。除了引起媒體報導,意外的是他的科學藝術作品,也意外反饋到科學領域,引起正反面的評價,他認為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因為作品的影響力不只在藝術與設計領域,甚至有可能影響科學與科技本身。

100-3.jpg
陰莖口交改造計畫工作坊。 顧廣毅

盧藝(Lu Yi):實驗聲音藝術的邊界

曾經是流浪代課老師的盧藝以及台灣聲音藝術教父王福瑞,共同經營一個與聲響有關的工作室「Soundwatch Studio」,同時也是聲音藝術家,從2011年來,工作室以實驗性的聲響進行表演與執行相關聲藝計畫,持續探索各種聽覺/聲音可能性,也和立賢基金會持續合作偏鄉聲音與繪畫的教學計畫活動,近幾年更與法國視覺藝術家林思柏(Sébastien Labrunie)合組聲藝表演團體「Sondes」,嘗試新媒體的現場聲音藝術表演。

101-1.jpg
盧藝。 盧藝

〈光音〉作品,以身處環境影響為靈感,同時具有視覺和聽覺的作品,將原本單純呈現視覺的燈泡,可以轉換成聽覺發聲的表演樂器,理性科學方式製作,但轉換後可以在聲藝表演中展現具有溫度與感性的作品。這個作品主要由燈與亮度調變器構成,在聲藝表演中,再用電磁波麥克風與蜂鳴片,收音燈絲搖晃撞擊內壁的聲音,聽者可聽到放大後的細微玻璃敲擊聲,以及平時聽不見的電磁波。視覺上,觀者也能看到發熱發光的燈絲快速跳動後,所產生的視覺暫留。

101-2.jpg
光音。 盧藝

劉辰岫(Ivan Liu):探索科學藝術和哲學

擁有物理博士的劉辰岫,目前是藝術團隊人嶼(Legacy Lab International)的藝術總監。他的創作始於對新穎材質、科技及自然現象的洞悉,嘗試模糊科學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界線。經過多年的科學訓練後,他發現自己對於科學的熱情來自於大自然所帶來的美感和震撼,進而想要透過藝術形式和感官體驗把感動傳達給大眾,包括像是實驗室裡的真空設備中被雷射激發而透出微微螢光的分子氣體,或是利用實驗得到的大數據結果,資料視覺化後所呈現的3D表面圖等。這些經驗和專業訓練日後成為他在藝術領域上的創作模式與媒材。

101-4.jpg
劉辰岫。 劉辰岫

像在〈未知的能量〉,他以生活是以物質建構而成為出發點,他表示無論是哪種物質,這些靜態的其實蘊含著我們所看不見的能量。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能量卻是宇宙萬物的起源,也是物質消滅後所釋出的無形體。而簡單的圓在符號學中擁有多種意義和解釋,藉由「點」作為這件作品的起源,延伸成為不同層次的圓形,再注入時間的變因,讓時間的變化成為符號學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由畫布的中心點開始,讓熱逐漸向四周擴散,透過畫布後方金屬的傳導,讓顏料中的溫感分子改變光譜結構,將一幅看似平凡的畫轉換成為不斷改變顏色與圖形的動態裝置。

101-3.jpg
未知的能量。 劉辰岫

本篇文章為系列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數位藝術在台灣的萌發與未來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文請點此

徵展早鳥限時開跑!2025 DesignBIZ Fest 9 月開展,設計如何真誠回應未來,創造新商業視野

2025/04/16
Shopping Design
徵展早鳥限時開跑!2025 DesignBIZ Fest 9 月開展,設計如何真誠回應未來,創造新商業視野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2025 DesignBIZ Fest 主題展會 9.26-9.28 登場,徵展早鳥開跑,即刻報名,讓設計觀點轉化為品牌實戰力!

由《Shopping Design》主辦的 DesignBIZ Fest 設計新商業年會,今年將於 9 月擴大登場。自 2024 年起,年會以「趨勢論壇 ╳ 主題展會」雙軸並行的策展架構,成功打造一個連結設計產業、品牌創新與商業實踐的交流平台。

2025 年 DesignBIZ Fest 將以「Stay Human, Stay True」為年度主題於 9.25(四)至 9.28(日)展開。首日登場的「趨勢論壇」將聚焦「未來的消費與體驗」,從 LIVING ╳ EXPERIENCE ╳ INFLUENCE 三大面向出發,探索下一代消費關係的可能樣貌。9.26 起連續三日的「主題展會」,將集結來自設計、品牌、創意、文化與內容等領域的企業品牌,透過實體展示、概念提案、互動體驗與內容演繹,共同打造一座具實驗性與創造力的新商業場域。

無論是期待產品曝光、尋求市場合作,或想與潛在客戶、跨界夥伴建立連結,DesignBIZ Fest 都將是開啟新機會的最佳起點。

☆ 徵展簡章下載:https://lurl.cc/mItpZf
★ 徵展至 7/15 截止!5/29 前報名享早鳥7折優惠 ➠➠➠ https://lurl.cc/eUI0Nj

徵展早鳥啟動!展會 4 大亮點,讓品牌開啟對話與行動的新場域

亮點 1|跨領域主題展區:品牌展演的創意現場

今年主題展會聚焦七大關鍵方向:設計驅動創新品牌策略與設計創意顧問與行銷空間體驗與策展永續與循環經濟地方與文化再造品牌與生活提案。邀請正以設計重新定義品牌、產品、消費、體驗與場域的品牌與創意實踐者,將觀點與成果轉化為現場提案。

你可以在這裡——
⊹ 展出設計概念、服務與商品
⊹ 呈現品牌視覺與故事脈絡
⊹ 測試新概念或限定提案
⊹ 拓展曝光、合作與市場連結

每一個展間都是設計與產業交會的實驗現場,讓想法不只是概念,更落地實踐。

☆ 徵展簡章下載:https://lurl.cc/mItpZf
★ 徵展至 7/15 截止!5/29 前報名享早鳥7折優惠 ➠➠➠ https://lurl.cc/eUI0Nj

亮點 2|DesignBIZ Award 初登場,設計新商業實踐的示範舞台

今年首度推出的「DesignBIZ Award 設計新商業大賞」,將表彰持續透過設計推動市場轉變的品牌與創意團隊,打造一個被看見、被肯定的新商業舞台。獎項涵蓋從整體實踐到永續創新等五大類別:DesignBIZ Runner 設計新商業、Market Newcomer 潛力新銳、Influential Maker 影響力企劃、Sustainability Practitioner 永續實踐、Game Changer 商業創新,每一項都對應一種正在發生的設計行動力。

5 月底將正式啟動徵件,邀請具前瞻思維與行動力的企業與品牌,透過這個舞台,展現如何以設計回應市場與未來挑戰。

亮點 3|帶狀舞台活動:從靈感到方法,串連實務與思維的影響力內容

去年,我們在展會中策劃三場講座與一場 Live Podcast,邀請選選研、國泰世華銀行、八曜和茶、設事未深、Tenten 等社群意見領袖,從設計思維、實務工具到品牌策略切入,打造出兼具深度與實用的知識場域。今年延續好評,籌辦橫跨設計、品牌、創意與工具應用的內容企劃,成為激發靈感、促進交流、轉化行動的專業平台。

亮點 4|參與式現場:從交流開始,讓機會自然發生

主題展會不只是作品的展演,更是促進產業對話機會點。今年將規劃一場專屬參展品牌、業界與產業好友齊聚的交流活動,為展期鋪陳第一道實質連結的契機。同時,展區中也將規劃多點的互動企劃,讓展覽不只是瀏覽,更是一場值得駐足、在空間中生成靈感的交流現場。

成為參展單位!展會資訊、參展須知一次看!

≣ 展會資訊
・9/26(五) 14:00-18:00 大眾免費觀展
・9/27(六)-9/28(日) 10:00-18:00 大眾免費觀展
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徵展簡章下載:https://lurl.cc/mItpZf
★ 徵展至 7/15 截止!5/29 前報名享早鳥7折優惠 ➠➠➠ https://lurl.cc/eUI0Nj

≣ 參展方案

點擊圖片下載徵展簡章 圖片來源 / Shopping Design
輕量方案展攤示意圖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旗艦方案展攤示意圖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 參展須知
1. 參展採審核制,審核結果將於報名後 14 個工作天以電子郵件通知,通過者請於 3 個工作天內繳交攤位費用與資料。
2. 評選辦法:已完成營業登記之團隊或工作室,並由 Shopping Design 策展團隊依主題適切性、設計與創意力、市場潛力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3. 審核通過者請一併繳交參展費與保證金 NT$5000,保證金將於展會撤場點交時,以現金歸還參展單位。
4. 如有特殊合作需求或參展相關疑問,請來信洽詢 sd@shoppingdesign.com.tw。
5.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內容異動之權利,更新資訊以大會官方公告資訊為主。


2025 DesignBIZ Fest 設計新商業年會資訊
・9/25(四) 趨勢論壇 @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9/26(五)-9/28(日) 主題展會 @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關於「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ignBIZ Fest」
2006 年創立起始,Shopping Design 從個人消費需求出發,傳遞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的
理念;與讀者分享好設計背後的理念和知識,期待更有意識的消費、有態度的理想生活。 而進
入日趨自動化、生活化、娛樂化的消費場景裡,我們開始深度看向市場供給端,分享企業品牌
如何運用設計展開溝通、貼近需求、引導創新,深入其中設計之所以能為商業賦能的關鍵、交
流共創,進而催生了「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ginBIZ Fest」!

READ MORE

延伸閱讀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3
Vol.153 現在暫停!為自己設計一場休息

4 個步驟 ╳ 12 種休息的設計,展開自我修復的 20+ 練習——獻給所有用盡全力的你。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