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非商業都可使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放超過 37 萬張圖片免費下載

2020/11/29
Stephie Chiu
商業、非商業都可使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放超過 37 萬張圖片免費下載
圖片來源/Met Museum
分享
收藏
將近 37 萬 5 千張圖片(包含畫作、物件藏品照片)現在可自由下載,且不限制使用目的。

紐約舉世聞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簡稱 The Met)宣布,其於線上公開供公眾瀏覽的 37 萬 5 千張圖片(包含畫作、物件藏品照片)現在可自由下載,且不限制使用目的(unrestricted use)。(更新:至2019年7月,開放的圖片數量已達到40萬6千張以上。)

這次開放源於館方對 2014 年的線上博物館計畫所提出的新政策「Open Access」(開放獲取),這個政策將部分藝術品的影像歸於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即公有文化遺產,任何人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此舉允許每個人都能自由造訪 The Met 網站、搜尋圖片、下載,且商業及非商業用途皆可免費使用,無需博物館方許可。「這些作品涵蓋了廣泛的運動、風格和媒介,從莫內、梵谷,到具有百年歷史的服裝和盔甲等的標誌性作品。」其收藏體現了跨越眾多文化及時間的 5 千年藝術面貌。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Self-Portrait with a Straw Hat, Vincent Van Gogh, (1887) The Met
唐代畫家-韓幹-照夜白圖.jpg
唐代畫家 韓幹 的《照夜白圖》(搜尋請打:Han Gan) 圖片來源/Met Museum
神奈川沖浪裏.jpg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搜尋:葛飾北請鍵入 Katsushika Hokusai,富月三十六景請鍵入 Fugaku Sanjūrokkei) 圖片來源/Met Museum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全美第一大博物館,有超過 200 萬件館藏,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和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並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它與其他博物館最大的不同在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最初是由商人、藝術家、銀行家與思想家等美國公民共同成立,館內幾無皇室藏品或是經由戰爭掠奪而來的藏品,多數都是由館方購買或是私人捐贈。

畫作部分這裡收藏有眾多歐洲大師的油畫和大量美國視覺藝術及現代藝術作品,此外,還有許多世界樂器、服裝、飾物、武器、盔甲,且不以西方為重,你可以在此找到一套完整的日本古代盔甲,也有大量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蘭的藝術品。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Bridge over a Pond of Water Lilies , Claude Monet, (1899)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Johannes Vermeer, 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Pitcher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Edgar Degas, The Rehearsal of the Ballet Onstage (1874)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Gustav Klimt, Mäda Primavesi (1912-13) The Met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與 Creative Commons 合作及執行這個新政策,其目的是透過免費且易於使用的版權許可來促進各種訊息、想法、圖像的合法分享及傳播。「在數位化的時代,我們發現共享是促進發現、創新和協作的基礎。」Creative Commons首席執行官Ryan Merkley表示,「大都會博物館依照其使命,將帶給世界一份深刻的禮物:如今北美最大的百科藝術博物館已卸下阻礙造訪館藏的障礙,邀請世界各地的人使用、分享他們的收藏。」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歌川國貞, Annual event – the third month (mid-19th century)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El Greco, View of Toledo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German, Armor (ca. 1520)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Emile Pingat, Ball gown (ca. 1864) The Met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Egyptian, Faience amulet in the form of the dwarf god Pataikos (664–30 B.C.) The Met

 
下載途徑可從官網的「The Met collection」頁面,已有整理好的「OPEN ACCESS ARTWORKS」入口,於搜尋欄輸入你想查找的藝術家或藝術品等關鍵字,例如:Vincent van Gogh,並於「Show Only」選項勾選「OPEN ACCESS」,顯示的圖片左下角會註記為「Public Domain」(公眾領域藝術品)選項。時尚領域類的,雖無圖片下載,不過查詢 House of Dior、House of Lanvin、Yves Saint Laurent, Paris......等,也能查找到豐富的資料。

大都會博物館免費下載.jpg
有顯示 Creative Commons Zero (CC0) 標誌的就是 Public Domain Artworks(公眾領域藝術品),旁邊即可點選下載。 The Met

 

Open Access at The Met (圖像搜尋及下載網址)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

  
- 相關閱讀:
- 台灣故宮開放7萬張書畫器物圖片免費下載!教學與商業皆可用
- 美國國會圖書館開放免費下載2500張浮世繪作品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