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車票首度改版!3重點調整:票面顏色、字體大小、資訊分層
2018/11/22 | 展覽/活動 | Stephie Chiu
(文末新增設計師看法)
受夠了每回看高鐵車票總是難以馬上找到所需資訊嗎?台灣高鐵自2007年通車營運以來,今年首度為車票改版,新版磁票今天(11月22日)可在高鐵全線各車站的自動販賣機全面販售!這次改版有3個重點:
橘色票面改為白色
原本磁票底色為橘色,改為白色。而高鐵企業識別顏色「橘色」則變化成具有流動感的橘、灰兩色線條,象徵高鐵來回穿梭的流動不息,並藉著這道線條,將車票資訊分層。
字體放大
與旅客搭車相關的重要資訊,包含起訖站、車次、車廂、座位等資訊的字體都放大了,更利於閱讀。
車票資訊分層
票面的上半部為乘車資訊,安排最重要的日期、車次、起訖站,並將出發與抵達起訖站的時間,緊接在出發/抵達地點之後,更符合旅客閱讀乘車資訊的習慣。
中間位置,是明顯的座位資訊,包括車廂、商務/標準、座位,方便旅客上車後迅速入座。
車票底部,保留購票資訊,方便旅客核對,特別透過排版調整,讓資訊更加一目了然。
新版車票預計今天(11月22日)起,於高鐵全線車站自動販賣機全面發售;不過,因為舊版橘色磁票仍有庫存,因此高鐵各車站售票窗口會發售印有「新票面資訊/字體」的橘色磁票,直到橘色磁票用完為止。
有改變就值得鼓勵
高鐵車票新版上路,許多網友想起2016年時設計師馮宇提出的設計,馮宇表示:「有改變就值得鼓勵。」考量到台灣高鐵可能因為既有軟硬體的條件限制,才訂出了今天發布的新版車票。對於新版本,他也在臉書提出了幾個設計上的觀察及小建議,像是:數字字體沒有統一;5的尾畫太過貼緊,與6太像,而6跟9的字寬視覺上不一;中文字體有兩種平長變化;文字資訊如果能盡量對齊,整體視覺會更舒服;以及,中英文字體沒有導入UD通用設計的概念。
除此之外,設計上也應該考量到未來使用者的性別年齡、生理條件、語言能力、服務體驗等,「小小車票還有很多努力的可能性。」大家也能提出自己的觀察與建議,之後若還有改版機會,能設計出更適宜的車票,也期待高鐵與更多公部門能不斷精進,為大眾帶來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