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用了真正喜歡的東西一定會開心!」禮拜文房具創辦人Karen Yang的買物哲學
2019/01/21 | 人物 | 文字整理=陳函筠
場地協力=Staff Only Club
生活在緊湊的日子裡,或許有不少人習慣透過購物作為紓壓的方式,買東西買到開禮拜文房具的Karen,不僅熱愛購物,也藉此瞭解自己和探索世界,逐漸鍛鍊出敏銳的五感,越買越上心,且能創造出延續性的快樂。
感受細節,讓使用的時間也變成一種享受
我是一個很愛買東西的人,並且傾向讓購物的快樂盡可能延續;比如說最近收到朋友送的、法國插畫家繪製各種不同植物的2019年曆,仔細想想會發現這是個一年的禮物,每翻一個月都會想到朋友,可以重新感受收禮當下的愉悅。
買不少東西都能讓快樂延續得很久,例如手帳、筆記本、香氛用品等。當使用一本喜歡的手帳/筆記本時,無論是整齊的寫或者隨意的妝點,都會產生很棒的心情,使用的時間也變成一種享受;像是這幾年使用的HERMÈS手帳,經常會發現一些小巧思,包含對眼睛友善的淡黃色紙、不明顯的內頁線條、每年變化的主題封面設計等,能感受到這是個在每處細節都很用心的品牌。
香氛也是類似的道理,在為所處的空間中持續帶來喜愛且熟悉的味道之餘,設計漂亮的蠟燭玻璃瓶,使用完後能拿來放各種工具和文具也能插花。另外這幾年新誕生的「購物模式」,則是每週都前往一座深山陶瓷廠,透過年輕時手心的記憶,親自拉坏,將一個個「商品」做出來、帶回家。這些都是快樂的延續。
想用購物抒壓,先訓練自己買了不後悔的眼力
相信很多人在壓力大時會去買東西,當下或許覺得很紓壓,但收到帳單壓力又來了;如果一定要購物舒壓,不妨訓練自己買了不後悔的眼力,或是找到比較不傷荷包的方式。我以前會到街邊的小文具店,怎麼買也不會花太多,除了精挑也不想買到重複,因此默默訓練出搜尋好物的購物雷達。
其實每次的採購都代表了自己,透過好好的選擇,挑選自己喜歡的,不用迎合其他人的好惡,人只要用了真正喜歡的東西一定會開心。當然這並不是很容易,我也是花了很多學費後才變得很瞭解自己,從以前亂買到現在越來越有意識的買;甚至在這過程中,不只是消費而已,透過有目的性的蒐集,挖掘傾聽物品的故事,能學習到新的知識,購物變成了探索認識世界的方式,漸漸地會買出自己的生活、風格與態度。
而關於心情的起伏,我一直對於所謂的低潮或者生氣的情緒,抱持比較理性的態度,大多想著要如何將問題處理掉;再來是我很相信能量,多往好處想,好的事情就會發生,糟糕的事情也能轉化過去。我認為追求快樂並不需要用力,選喜歡的東西過喜歡的生活,把每天的生活過得很好,當人抱持正向的態度,將會獲得正向的回應。
所以,如果覺得購物會開心,那就去買吧!
Karen的選物
本文摘自《Shopping Design》 122期「A-Better-Me Shopping List 新好生活選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