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為 iPhone 設計!Apple Card 蘋果信用卡 5 大特色解析,預計今年底通行全球 40 個國家
2019/03/26 | 3C/家電/車 | Stephie Chiu
昨天的蘋果春季發表會上,蘋果正式宣布推出專為 iPhone 設計的新型態信用卡「Apple Card」,以「更健康的財務生活」為訴求,因為提供比一般銀行信用卡還要好的優惠,受到普遍關注。到底這張卡的特色為何?幾時發行?台灣會有嗎?以下 5 大特點整理:
01 結合行動支付服務 Apply Pay,iPhone 手機就能申請
「蘋果信用卡 Apple Card」長在 Apple Wallet 的應用程序裡,用戶直接在 iPhone 就能申請(必須是使用者所屬國家有發行),申請流程簡化,只要幾分鐘,核准後在 iPhone 上就能看到虛擬的 Apple Card,以此可於全球所有支援 Apple Pay 的商家消費(也有實體卡,但直接用 iPhone 裡的虛擬卡比較優惠)。
02 現金回饋最高3%,當天就給!還不收年費、海外消費手續費等額外費用
蘋果表示,這張卡將改變整個信用卡體驗,其中一個用戶會明顯有感的部分在於「現金回饋」及「費用」。蘋果採用的現金回饋「Daily Cash」,是每天直接把現金回饋到用戶的帳戶中,可立即使用。最划算的是在實體 Apple Store 或線上網站等蘋果通路消費,有3%現金回饋;在一般支援Apple Pay的商家消費,可獲得2%現金回饋;若是使用 Apple Card 實體卡則最低,只有1%現金回饋。
此外,Apple Card不向用戶收取年費、海外消費手續費等額外費用,如果逾期繳款不會罰錢,但會有額外的利息累積到未付清餘額中。
03 實時交易視圖、一目了然的支出摘要
蘋果信用卡強調以「更健康的財務生活」為訴求,不只優惠低,也想幫助用戶管理出更健康的財務生活。這部分的努力包含:在 iPhone 上就能直接查看「容易理解」的實時交易視圖,消費地點、多少現金回饋、本月累計消費金額等都會直接列出;每週和每月的支出摘要,會將購買自動匯總並以不同顏色編碼分類,可以清楚明瞭消費類別的比例分佈、與上週的消費情況比較......。
例如,以往信用卡消費,繼路上多半會有日期、金額和商家名稱,但許多商家名稱不易辨認,難以核對。蘋果則會顯示消費地點,並用地圖標示,讓用戶容易理解跟追蹤花費。
如果延遲繳款,蘋果信用卡會顯示一系列付款選項,並且「實時計算」不同付款金額的利息成本(現在付款或之後再付款都會算給你看),幫助用戶選擇最適合的付款方式。遇到爭議款項或某筆消費有問題時,用戶可以直接用 iMessage 發訊息詢問客服(聊天機器人)。
04 關於用戶隱私與消費安全
透過 Apply Pay 使用的特殊安全芯片,蘋果會為每一張 Apple Card 創建一個唯一的卡號,安全儲存。由於使用時就會透過 Face ID 或 Touch Id 和一次性的動態安全碼授權,以此確保每次購買都是安全的。而這些安全和隱私架構不會上傳蘋果資料庫,意即,蘋果不會獲得用戶的信用卡消費記錄,而合作的高盛銀行也承諾,不會將用戶的消費記錄販賣給第三方作為行銷或廣告用途。
05 「極簡設計」的Apple Card 實體卡
蘋果有為 Apple Card 設計實體的信用卡,因為儘管許多商家已經支援 Apply Pay,不過還是有可能遇到用戶消費的店家不支援 Apply Pay 的情況,這時就可以用實體卡來消費。設計上十分簡潔,以鈦金屬為本體,沒有奇奇怪怪的圖案或花樣,灰色,左上是蘋果logo,左下是用戶姓名,右邊看得到嵌入的晶片,就這樣。沒有卡片號碼、CVV安全碼、背後簽名等多於資訊,因為這些資訊都在 iPhone 的電子錢包裡了。
關於發行時程
目前蘋果信用卡的發行時程,今年夏天會在美國正式推出,美國用戶現在已經可以在專屬網站上註冊,預計年底通行全球40個國家。台灣部分,目前金管會僅能從媒體報導上了解這張卡,初步判斷是聯名卡模式,但是因為蘋果合作的高盛銀行在台灣沒有商業銀行業務,若要進來台灣,需要跟在台灣有做商業銀行業務的發卡銀行合作。
蘋果信用卡 Apple Card 基本資訊
發卡銀行:由蘋果與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發卡,卡片通路為萬事達(Mastercard)
申請管道:若用戶所屬國家有發行 Apple Card,可於 iPhone 手機上的 Apple Wallet 申請
優惠:不收年費、海外消費手續費等,直覺式現金回饋,每日給予,最高 3% 現金回饋。
發行時程:今年夏天於美國正式推出,預計年底通行全球40個國家。
Apple Card 網站:https://www.apple.com/apple-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