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不是唯一鑑別,體驗思維需被層層引導——專訪 StudioPros 設計總監 李宜軒 ╳ 瑜悅設計創辦人 黃國瑜

2023/10/04
視覺不是唯一鑑別,體驗思維需被層層引導——專訪 StudioPros 設計總監 李宜軒 ╳ 瑜悅設計創辦人 黃國瑜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在瑜悅設計 黃國瑜 Leo 與 StudioPros 李宜軒的對談之下,將一同思索:若將體驗設計作為方法,如何在多變競爭的環境下將品牌帶向新高度?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3/秋季號 FEEL GOOD DESIGN・好有感!今日的體驗設計

我們常說一個品牌、一件商品的視覺,只要設計得好看就成功了一半,而成功的另外一半究竟是什麼?隨著社群、數位渠道變多,以及疫後時代人們對真實的接觸、體驗的悸動需求提高,「視覺」好不好看已然不再成為品牌以及商品做得好不好的唯一鑑別,而是納入五感的「體驗設計」思維。在瑜悅設計創辦人 黃國瑜 Leo 與 StudioPros 創辦人 李宜軒的對談之下,將一同思索:若將體驗設計作為方法,如何在多變競爭的環境下將品牌帶向新的高度?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李宜軒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作品曾獲 Adobe 卓越設計大獎、金點概念設計獎、亞洲最具影響大獎優選、韓國 K-Design Award 等,作品亦曾收錄於 Computer Arts Magazine、Victionary、亞洲設計年鑑等設計書籍中,並曾於美國、芬蘭、韓國、亞洲等地展覽。合作過的客戶包含 Facebook、IBM、Amazon、Shutterstock、Helsinki Design Week ( 赫爾辛基設計週 )、Golden Melody Award ( 台灣金曲獎 ) 等。

黃國瑜 Leo Huang
瑜悅設計 Transform Design 創辦人。專業而有條理,具備獨特的創造力和堅定的驅動力。從創立公司至今,持續專注在品牌規劃的專業範疇之中,對於品牌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擅長掌握企業與品牌的樣貌,找出事物的本質並提出解決的方案。近年來更積極參與講座與教學活動,透過自身的專業帶給社會更大的影響力。近期代表作品包含:星宇航空餐酒單設計、雲門 50 週年識別、2023 年度故宮掛曆設計等等。

體驗即情感:探索如何在每個感官中喚起共鳴

Shopping Design( 以下簡稱 SD ) 兩位認為「體驗感」近年逐漸備受重視的原因是什麼?

Leo: 體驗感備受重視的原因,我認為有很大一部分是數位載體的崛起。當我們在與許多品牌業主進行溝通時,單憑「 美感、設計 」會很難去找到一個對標的目的,因此更多時候我們會以體驗切入,去與客戶溝通「想要創造出什麼樣的體驗」、「想要提供消費者怎樣的感受」再將這個體驗想法整理成共識。另一點則是,先前我們曾經因為疫情的關係,短暫失去過「體驗」的感覺,當你連去 7-11 都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而你聽到那個叮咚聲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原來那是一種體驗,也因為這樣人們更能理解「體驗」這件事情。

宜軒: 我覺得「體驗」跟「設計」其實是不一樣的事情。設計講求美感,但體驗卻是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的,那種體驗帶來的驚喜並不需要美感或門檻,而這反而也會成為我們與客戶之間能較好量化、討論的目標。

Leo: 宜軒的講法非常好。如果我們看品牌,只用「視覺」當作品牌唯一的鑑別度,在五感當中就只出現了一種。視覺的確解決了很多問題,可是也很遺憾的是,如果人們只相信用視覺就能解決問題的話,這個答案會有點殘缺。就舉環球影城為例,它能夠讓所有人都感到快樂,那代表在每個細節都做得面面俱到,他們所設計的體驗是相當全面的。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SD:打動人心的體驗設計有什麼樣的評斷標準嗎?

Leo: 先就以「留下印象」這件事情來說好了,首先是受眾他的五感必須先全部跑過一次,不可能僅著重在視覺或是聽覺的環節,至於在進入到更值得你深刻記憶的那塊,則是五感當中最特別突出的,也就是記憶點最高的部分,比方你經過愛迪達時你會記得香水味,你進到便利商店時你也記得店內的味道,但是要真的「打動人心」,我覺得一定是有兩項以上的指標,超過你原本的期待。

宜軒: 我覺得很難有標準。但我認為可以反過來思考:不夠好的標準是什麼?當一切變得太過豐富、什麼都加到最滿是不太好的一個狀態,因為體驗這件事情必須被設計過,而且必須適當的留白,受眾才能在過程中好好的去感受;但當然也是要看情境的設定,如果今天我們是要創造「夜市」的感覺,開好開滿也合理,重點在於目標的設定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根據情境進行思考與設計。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從「做體驗」到「創造感動」:品牌設計的轉變之路

SD:一個品牌如果已經夠有聲量,還需要做體驗設計嗎?

宜軒: 首先,我認為「體驗設計」並不只是「辦活動」。以Apple為例,它的品牌就是要傳遞精煉與精緻的品牌氛圍,他不只是在視覺做到了,而是從線上到線下、實體店面的設計、服務人員的態度,甚至是消費者面對這個品牌的任何事物的全部環節。不論品牌名氣再大,如果品牌想要長久的經營,且讓品牌價值更有份量的話,勢必得進行全方面的思考。

Leo: 先說結論,品牌不能有偷懶的心態,不能因為擁有單一的體驗管道,就沾沾喜以為那就是「滿滿的體驗」,而是必須意識到「創造完整的體驗」這件事情無法抄捷徑,就以做商品包裝為例好了,如果一個產品包裝藉由燙金燙銀來傳遞奢華高貴的感覺,實際打開食物卻不好吃,那意味著他只負責了外在,但卻不完整。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SD:對消費者來說為什麼需要「好的體驗」?

宜軒: 當消費者去從事一個活動時,會希望在那段時間當中得到最大的收穫,而品牌就必須去滿足這個需求,因為消費者花時間與金錢,就是想獲得足夠多的回饋。往另一方面想,也是因為這樣,所有人都想要提供消費者「一樣好的感受時」,品牌間就會變得不斷競爭、持續在找到突破口,也就是從市佔率到心佔率。

Leo: 我就順著宜軒的話去補充好了。體驗其實必須達到某種水平,或者應該這麼說,我們應該要以創造好的體驗為目標,就像電影一樣,視覺、聽覺大家幾乎都能做到一定程度了,但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好看」、「不好看」的不同回饋,故事的本質仍然是相當重要。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SD:有沒有近幾年比較有感的案例?

宜軒: 近幾年公部門的改變讓我蠻有感的,就以更新一個地方的停車場來說,過去可能會直接找工程團隊來做這件事情,但因為團隊可能不懂設計,他們可能不會通盤去思考到消費者或是觀光客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但現在更加注重體驗設計的層面,也就比較不會發生過去我們遇到的那種「答非所問」的情況。

Leo: 我覺得小光(顏伯駿)跟顯勛他們在做一些案子或整合的事情上,思維都相當清楚,就像台鐵列車的改造,不僅只是更改Logo,甚至是到內裝、燈光、座位,以及應用的顏色材料等都設計了進去。其實過去人們對這些事情並不那麼理解也不那麼在乎,可是現在大眾更加意識到「設計」這件事情,需求的確增加了,如此一來品牌就會想要提供這樣的需求,這是非常健康的狀態。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重新思考價值:品牌體驗如何激發情感共振,突破傳統框架

SD:做品牌規劃時,有沒有一套通盤的「體驗設計」思考脈絡

宜軒: 每個專案都是一樣,我們必須先了解客戶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有什麼樣的限制或期待,並找到誰才是那位關鍵的key man,在最前面先將所有東西釐清,了解現況再進行量化與質化研究,做完這些之後我們就接著定義問題,就會進到品牌策略擬定的階段。通常品牌都會希望透過體驗設計的策劃來展現品牌價值,但老實說,品牌價值並不可能在做完的當下就立刻看見效果,而至少得花3-5年的時間發酵,這是一條長遠的路。

Leo: 就如同宜軒所說,品牌價值很難立竿見影,需要留時間讓它發酵。而我個人其實會較專注在詢問客戶,他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接著才會去定義問題。在與客戶討論的過程其實是相當重要的,或許過程中我們完全不討論跟設計美感有關的事情,而是著重在聊: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想法和原因等等,在這中間我們就可以達到平衡。

但我也同樣認為品牌價值很難在立即的階段去評估或變現,可以談的應該是「期待的價值目標」,正如大家平常會用到的詞「定錨」。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SD:對未來體驗設計的「新商業模式」還觀察到了什麼可能性?

宜軒: 像是國外IDEO團隊做的體驗設計就相當全面,他們從設計策略的角度去做,在推保險時他們不是去硬賣,而是將整個空間變得很漂亮,重新去思考如何切入賣保險給年輕人的這個點,甚至會開許多工作訪、展覽,用聊天的方式陪受眾去認識保險。如果台灣能越來越理解這件事情的話,就會讓許多事情不那麼有「銷售感」,而能夠更真誠柔滑的去面對群眾。

我覺得未來設計師可能也不會只在做視覺,更像是一個顧問要去考量品牌的所有事情。我其實很樂觀看待AI,AI出現之後很多簡單的視覺就可以讓它解決,設計師反而能花更多時間去思考流程或策略上的東西。

Leo: 我認為可以開一堂「觀察課」,就是將感官放大的課,因為體驗的最前端就是觀察。剛我好最近接下一個案子,客戶請我去做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我替他們發掘問題,提出一些改善方針,作為觀察者的角度,我可能就會看見他們看不見的角度,而「觀察課」就是要訓練大眾去看某件事情的角度。

每個人的時空背景、教育與環境不同,使得每個人都產生一種熟悉、固定的狀態,可是如果給了一個機會,讓他A、B、C餐廳都吃過一輪後,他就會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選擇,懂得體驗、感受。「體驗」,絕對是一件需要被引導的事情。

黃國瑜X李宜軒對談
攝影 / April Chang © Shopping Design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3/秋季號 FEEL GOOD DESIGN・好有感!今日的體驗設計,更多內容請 點此試閱

徵展早鳥限時開跑!2025 DesignBIZ Fest 9 月開展,設計如何真誠回應未來,創造新商業視野

2025/04/16
Shopping Design
徵展早鳥限時開跑!2025 DesignBIZ Fest 9 月開展,設計如何真誠回應未來,創造新商業視野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2025 DesignBIZ Fest 主題展會 9.26-9.28 登場,徵展早鳥開跑,即刻報名,讓設計觀點轉化為品牌實戰力!

由《Shopping Design》主辦的 DesignBIZ Fest 設計新商業年會,今年將於 9 月擴大登場。自 2024 年起,年會以「趨勢論壇 ╳ 主題展會」雙軸並行的策展架構,成功打造一個連結設計產業、品牌創新與商業實踐的交流平台。

2025 年 DesignBIZ Fest 將以「Stay Human, Stay True」為年度主題於 9.25(四)至 9.28(日)展開。首日登場的「趨勢論壇」將聚焦「未來的消費與體驗」,從 LIVING ╳ EXPERIENCE ╳ INFLUENCE 三大面向出發,探索下一代消費關係的可能樣貌。9.26 起連續三日的「主題展會」,將集結來自設計、品牌、創意、文化與內容等領域的企業品牌,透過實體展示、概念提案、互動體驗與內容演繹,共同打造一座具實驗性與創造力的新商業場域。

無論是期待產品曝光、尋求市場合作,或想與潛在客戶、跨界夥伴建立連結,DesignBIZ Fest 都將是開啟新機會的最佳起點。

☆ 徵展簡章下載:https://lurl.cc/mItpZf
★ 徵展至 7/15 截止!5/29 前報名享早鳥7折優惠 ➠➠➠ https://lurl.cc/eUI0Nj

徵展早鳥啟動!展會 4 大亮點,讓品牌開啟對話與行動的新場域

亮點 1|跨領域主題展區:品牌展演的創意現場

今年主題展會聚焦七大關鍵方向:設計驅動創新品牌策略與設計創意顧問與行銷空間體驗與策展永續與循環經濟地方與文化再造品牌與生活提案。邀請正以設計重新定義品牌、產品、消費、體驗與場域的品牌與創意實踐者,將觀點與成果轉化為現場提案。

你可以在這裡——
⊹ 展出設計概念、服務與商品
⊹ 呈現品牌視覺與故事脈絡
⊹ 測試新概念或限定提案
⊹ 拓展曝光、合作與市場連結

每一個展間都是設計與產業交會的實驗現場,讓想法不只是概念,更落地實踐。

☆ 徵展簡章下載:https://lurl.cc/mItpZf
★ 徵展至 7/15 截止!5/29 前報名享早鳥7折優惠 ➠➠➠ https://lurl.cc/eUI0Nj

亮點 2|DesignBIZ Award 初登場,設計新商業實踐的示範舞台

今年首度推出的「DesignBIZ Award 設計新商業大賞」,將表彰持續透過設計推動市場轉變的品牌與創意團隊,打造一個被看見、被肯定的新商業舞台。獎項涵蓋從整體實踐到永續創新等五大類別:DesignBIZ Runner 設計新商業、Market Newcomer 潛力新銳、Influential Maker 影響力企劃、Sustainability Practitioner 永續實踐、Game Changer 商業創新,每一項都對應一種正在發生的設計行動力。

5 月底將正式啟動徵件,邀請具前瞻思維與行動力的企業與品牌,透過這個舞台,展現如何以設計回應市場與未來挑戰。

亮點 3|帶狀舞台活動:從靈感到方法,串連實務與思維的影響力內容

去年,我們在展會中策劃三場講座與一場 Live Podcast,邀請選選研、國泰世華銀行、八曜和茶、設事未深、Tenten 等社群意見領袖,從設計思維、實務工具到品牌策略切入,打造出兼具深度與實用的知識場域。今年延續好評,籌辦橫跨設計、品牌、創意與工具應用的內容企劃,成為激發靈感、促進交流、轉化行動的專業平台。

亮點 4|參與式現場:從交流開始,讓機會自然發生

主題展會不只是作品的展演,更是促進產業對話機會點。今年將規劃一場專屬參展品牌、業界與產業好友齊聚的交流活動,為展期鋪陳第一道實質連結的契機。同時,展區中也將規劃多點的互動企劃,讓展覽不只是瀏覽,更是一場值得駐足、在空間中生成靈感的交流現場。

成為參展單位!展會資訊、參展須知一次看!

≣ 展會資訊
・9/26(五) 14:00-18:00 大眾免費觀展
・9/27(六)-9/28(日) 10:00-18:00 大眾免費觀展
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徵展簡章下載:https://lurl.cc/mItpZf
★ 徵展至 7/15 截止!5/29 前報名享早鳥7折優惠 ➠➠➠ https://lurl.cc/eUI0Nj

≣ 參展方案

點擊圖片下載徵展簡章 圖片來源 / Shopping Design
輕量方案展攤示意圖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旗艦方案展攤示意圖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 參展須知
1. 參展採審核制,審核結果將於報名後 14 個工作天以電子郵件通知,通過者請於 3 個工作天內繳交攤位費用與資料。
2. 評選辦法:已完成營業登記之團隊或工作室,並由 Shopping Design 策展團隊依主題適切性、設計與創意力、市場潛力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3. 審核通過者請一併繳交參展費與保證金 NT$5000,保證金將於展會撤場點交時,以現金歸還參展單位。
4. 如有特殊合作需求或參展相關疑問,請來信洽詢 sd@shoppingdesign.com.tw。
5.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內容異動之權利,更新資訊以大會官方公告資訊為主。


2025 DesignBIZ Fest 設計新商業年會資訊
・9/25(四) 趨勢論壇 @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9/26(五)-9/28(日) 主題展會 @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關於「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ignBIZ Fest」
2006 年創立起始,Shopping Design 從個人消費需求出發,傳遞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的
理念;與讀者分享好設計背後的理念和知識,期待更有意識的消費、有態度的理想生活。 而進
入日趨自動化、生活化、娛樂化的消費場景裡,我們開始深度看向市場供給端,分享企業品牌
如何運用設計展開溝通、貼近需求、引導創新,深入其中設計之所以能為商業賦能的關鍵、交
流共創,進而催生了「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ginBIZ Fest」!

READ MORE

延伸閱讀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3
Vol.153 現在暫停!為自己設計一場休息

4 個步驟 ╳ 12 種休息的設計,展開自我修復的 20+ 練習——獻給所有用盡全力的你。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