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25 年到來,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也公布了新一年將帶來的精彩作品。北藝中心將以全新高度推出「北藝嚴選」系列,匯聚全球頂尖藝術家的傑作,為觀眾帶來充滿實驗性與深度的藝術饗宴。
2025 年度 5 大必看劇場作品包括:德國藝術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的《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法國編舞家夏瑪茲(Boris Charmatz)的《自由大教堂》、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的《女先知》、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的《共和國》及臺灣黑眼睛跨劇團的《末日前的冬之旅》。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人類存在的哲學反思,也描繪了社會變遷與未來可能性。
北藝中心 2025 五大必看作品
01 50 公尺深度舞台:郭貝爾《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
郭貝爾的《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將北藝中心大劇院 50 公尺深的舞台首次全面打開。作品以捷克作家奧雷尼克(Patrik Ouředník)的《20 世紀極簡歐洲史》為靈感,結合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反歌劇理念及歐洲新聞台「不予置評」節目的編排手法。觀眾將透過音樂、舞蹈、文本錄音與影像,經歷一場對 20 世紀歷史的多重詮釋。這場感官之旅讓每位觀者在看似混亂的場景中自行拼湊歷史線索,進而重新設定劇情情節。
02 法國編舞家夏瑪茲《自由大教堂》:身體追求自由的舞作
法國編舞家夏瑪茲的《自由大教堂》是他擔任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後的首部作品。作品首演於德國聖瑪麗大教堂,將教堂空間轉化為表達力量與美感的舞台。台北演出特別在大劇院搭建具十字架意象的環形觀眾席,讓觀眾能零距離感受舞者的呢喃、禱告與咒罵等細微動作,及震撼的群舞場面。開場 26 位舞者奔跑與歌唱的漩渦,在突如其來的靜默中形成一種壓倒性的張力。
03 威廉‧肯特里奇《女先知》:AI 演算與命運預言
2024 年 5 月台北市立美術館為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舉辦的個展引起迴響,也因此讓更多人認識了威廉‧肯特里奇。
《女先知》便是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以希臘神話庫邁女先知希比爾(Sibyl)為靈感的跨界巨作,結合音樂、動畫與裝置藝術,探索人類對未知命運的渴望與恐懼。作品融合素描定格投影、動態雕塑及現場音樂,邀請南非爵士鋼琴家凱爾‧謝帕德(Kyle Shepherd)與合唱作曲家恩蘭拉‧馬蘭古(Nhlanhla Mahlangu)共同創作。2023 年,《女先知》更榮獲勞倫斯‧奧立佛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傑出歌劇成就獎。
04 黑眼睛跨劇團《末日前的冬之旅》:古典與爵士的絕美融合
黑眼睛跨劇團以全新視角改編舒伯特的經典《冬之旅》,並融合當代社會議題,而這也是北藝中心 2025 年重點作品當中唯一的一件國內作。《冬之旅》古典版由男中音趙方豪演繹,呈現原曲的深邃優雅;爵士版則由歌手林理惠與薩克斯風演奏家謝明諺重新編曲,搭配鄭順聰的台語歌詞,打造既傳統又現代的音樂體驗,探討人類在面對末日危機時的內心世界。
05 打通北藝中心大劇院與藍盒子空間: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共和國》
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的《共和國》將在北藝中心的「超級大劇院」獨家登場,打造為期 6 小時的沉浸式體驗。觀眾將化身虛構國度的公民,穿梭於 DJ 舞池、酒吧、桑拿房等場景,在電子音樂與現場表演交織的空間中,探索屬於自己的自由與狂歡。此外,除了在北藝中心帶來演出外,官方更透露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還將於場外的獨立空間帶來加碼 Party。
北藝學院與跨領域講座:藝術視野的拓展
除了帶來多項精彩演出外,2025 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將正式成立「北藝學院」,延續 2024 年推出的「北藝人物」與「北藝筆記」講座,為觀眾提供深度學習機會。課程包括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李承宗的音樂與心理講座、《冬之旅》與爵士樂的創作分享,及郭貝爾的線上直播講座,讓觀眾深入了解藝術創作的多元面向。更多詳情,可期待未來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公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