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是發掘植物美好的關鍵──專訪珍奇植物藏家Yen Hao Chen
2017/04/24 | 人物 | Tai Yu Jia
採訪當天陰陰冷冷,空氣中瀰漫著明顯濕氣,還好,受訪者Yen Hao住家有芬芳溫暖的燭光,調和著穿過陽台進入室內的微弱自然光,滿室綠意和充滿個性的藍色牆面相櫬,加入些微白色雪柳點綴,這般視覺嗅覺的美好,讓人暫時忘卻室外的冷冽。
Yen Hao Chen
喜歡植物,不是專業花藝師也沒受過正規園藝、花藝訓練,但對植物卻有著敏銳的直覺美感。目前擔任精品品牌陳列人員,樂於照顧植物,擅長透過獨到眼光挑選、排列植物,為安靜的生命帶來無限可能。去年曾為選品店The Town Crier創作雨林系植物裝置。
感覺對了就會愛上
沒有受過正規花藝或園藝訓練,Yen Hao對植物的喜好和美感全憑「感覺」,會注意到植物源於大學建築系裡的景觀課,而和植物陷入熱戀更是巧合。他說:「植物們總會在自己毫無預期的情況下開花、萌芽、開始改變姿態,這樣的驚奇讓我想更深入地探索她們。」
因為植物,Yen Hao培養了越挫越勇的「決心」、期待再相遇的「耐心」以及不強求的「開心」。他對植物採取開放性的實驗精神,入手後對於該怎麼照顧一定會做足功課,並且相信只要給足了植物們需要的養分和恰當的生長條件,他們一定會默默回報。
「植物本是生命,既然是生命當然有生死,死了再買新的就好。」但是「再買新的就好」,也不是想買就買得到,有些特殊品種必須一等再等,而這個過程讓他發現,期待和錯過的植物再相遇,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過渡,需要培養更多耐心,而這份耐心,即是植物世界送他的禮物。
蘭花有著最美姿態
在我的訪綱裡有一題:如果家中只能選一株植物,你會選誰呢?Yen Hao領著我們進入他的臥室,指著掛在窗邊、枝條正恣意垂掛在空氣中吸收養分的串珠石斛。
Yen Hao表示,家中那麼多植物裡,他最喜歡必須依附其他介質而生的蘭花,串珠石斛的細軟垂墜的線條與枝葉,還有每年5、6月生出的鮮豔花朵所散發的悠悠清香則是成為心頭好第一名的關鍵,在Yen Hao的眼裡這獨特的植物有種淒涼卻空靈的氣息。
美感來源
對於美感的培養,Yen Hao向我們推薦幾本提到北歐、日本的居家和設計雜誌,Instagram上各種和設計、植物、時尚、佈置相關的照片也是他擷取美感養分的平台。「看多了,接觸久了,就懂了!」Yen Hao做出這樣的結論。
不同材質的盆器將帶給植物不同氣質,將生活在小巧盆器裡的優雅石斛蘭(右)和姿態迂迴的南非球根植物(左)擺放在大理石托盤上,如同本身已經很有氣質的女子為自己套上一件質感好的
cashmere毛衣,不喧鬧取寵卻讓人過目不忘。
Yen Hao對於幾年前第一次遇見空氣鳳梨的經驗還是記憶猶新,無論是不用透過介質補充水分的生長方式,還是因為不同品種而姿態萬千的姿態。若用於室內環境佈置,隨性懸掛都可以成為受到注目的焦點。
(左)Yen Hao房內擺滿香氛蠟燭,巧妙點綴原生種蝴蝶蘭,讓牆面留白的空間看來更溫柔、放鬆,適合安靜休息。
(右)這是我們要道別時最後留意到的物種,以優雅的姿態搭配大面留白。Yen Hao說正確的名字他也忘了,只記得是多年前在一家混合著服飾與植物的小店購買的,這個位子的擺放讓她顯得空靈自在。
器具、植物與空間的關係如何安排呢?原本樸實的木頭櫃子,加入了樣貌或柔軟或剛毅的綠色植物,搭配裝飾不同素材的器具,有金屬、木頭及沙土盆器,關鍵是掌握相近色搭配的原則,自然能生成一處吸引人駐足的牆面。
為了讓來自熱帶雨林的觀葉植物或其他非台灣原生的物種開心生長,Yen Hao盡可能地為植物還原原本的生活環境,塑膠套、玻璃蓋缺一不可,既實用又能為居家空間妝點氣氛。
根據不同族群,Yen Hao所推薦的植物相關書籍:對植物想深入研究的患者請服用BRUTUS或HOHENBERGIA;想獲得更多室內擺設的靈感,GREEN INTERIOR那組值得研究;如果喜歡花藝和配色CHIC STYLE FLOWERS會是你的好幫手。
每天Yen Hao會花大概一小時的時間和植物相處,澆水施肥。生活裡也會依照心情為植物調整適合的位置,出差的日子就會對家裡的植物特別想念。
Follow Yen Hao的Instagram帳號(@chenmarcyenhao)會發現很多類似植物圖鑑的美圖,房內倚著陽光的小角落正是植物們的攝影棚,採訪當天,擺放在木凳子上的植物們正等著粉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