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一份優秀的台灣燙印出國!專訪《年賀・賀年|台灣日本賀年設計展》幕後推手林唯哲
2019/02/13 | 人物 | 張宜
朋丁現正展出中的《年賀・賀年|台灣日本賀年設計展》,展期已進入最後倒數,應景過年氣氛,朋丁特別與策展人林唯哲邀請這次參與賀年卡製作的11位設計師寫下對新年的期許與祝福(見文末),為展覽新添樂趣。
這次展覽不僅難得邀集了台灣、日本共11位設計師,針對「豬年賀卡」主題特別設計,更在這一張張卡片中展現了台灣不容小覷的燙印技術。趕在年前的展覽開幕講座前,我們採訪了策展人林唯哲,請他聊聊策展的緣由及過程。
台灣設計的寶貴資產是......
在日本從事交流推廣8年,唯哲看見台日設計文化的差異,以及台灣、日本設計交流之間的落差,「日本設計產業成熟,台灣很容易接受到日本設計的資訊,反觀台灣的設計卻很少走進日本。從歷史脈絡、兩國產業發展來看,我認為台灣人樂於接納新的想法,也喜歡做有趣、好玩的事情,這是我們所擁有最寶貴的資產。」
一邊說著,他一邊打開電腦,翻找出一份近期研究台日文化的簡報,因為睡得少,操作鍵盤的手指還有些顫抖。面對台日設計文化,他不是只靠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觀察,背後也下了很多功夫查找資料,深入探究緣由。
讓台灣設計能量被看見
「日本設計圈講究執行秩序、SOP,而且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被社會認可擁有話語權;相較之下,台灣的環境自由,樂意讓新人嘗試,設計上也更注重創意與藝術性。不論如何,我相信好的想法、好的設計都應該被看見,這就是我想創造舞台,讓台灣的設計被大家注意、交流、討論的原因。」他一做下去,就做了8年,從《T5》、《HOPE計劃》、《台灣的自由工作者展覽》、到2018年底開展的《年賀・賀年|台灣日本賀年設計展》,期間更與團隊策劃了結合藝廊空間的旅宿「NIBUNNO」,邀請台灣設計師到日本展出,直接與日本交流。他不斷尋找議題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能量,講到激昂之處,肌膚跟著他的語氣赫然顫慄,那份好似與身俱來的正義使命,無所畏懼的在異地展現。
始終不變的初衷
「不好意思打擾一下。」一聲輕語,唯哲的同事前來詢問販售賀卡的問題,採訪暫時停頓,回身一看,朋丁人馬正在佈置場地、排桌椅,聽眾也上前一起幫忙。
「原本說講座開始之前就能取貨(箔樣的冊子),現在要讓大家領嗎?」「不行,我希望大家聽完,理解這些卡片背後的意義再購買。」
唯哲解釋,「這是辦展覽的責任,對我來說視覺設計是技術、吸引觀眾目光的方式,但賀卡企劃裡最重要的不是利潤,是能讓大家有共鳴的發現台灣燙印技術的專業走在非常前面。」他說當日本設計師看見賀卡的時候,十分驚訝於台灣能做出這麼好的品質。
新支線EP的誕生
接下來的講座,唯哲毫無保留的講述每一張賀卡燙印的過程、設計理念,與聽眾互動、現場交換意見,100多人肩並肩、雙腿靠得緊緊的,沈浸於他幽默的言語,情緒張力十足的演說。
演講最後,唯哲更帶來了驚喜,宣佈團隊未來的新支線EP(extended printing),「在日本工作10年,每次做完設計,還是會回台灣完成印刷。日本工廠制度太完善,不太願意嘗試實驗性的方法,所以我們一直想讓世界知道,台灣有非常好的燙印技術。」他拿起前述許多人想買的箔樣冊子,「這是我們團隊藉由賀卡計畫,在台中的隆順燙金工廠測試不同細度與密度的燙印後製作的箔樣,像這樣,我們希望EP能成為台灣印刷的對外接口,創造更多設計合作的機會。」
從策劃、邀請、印刷,到在日本及台灣的展出,每個過程都是交流的契機,更延伸出合作的機會。而對展覽觀眾來說,更不只是看到11張卡片而已,講座結束時,聽眾迴響的熱烈,史無前例的誇張,大家留下來研究箔樣、仔細觸摸紙質、討論台日設計概念差異,彷彿腦袋、雙眼和雙手都有了些變化,感受更多、更深。
展覽只到本週日(2月17日),別再錯過了啊!
11位設計師的賀卡與他們的新年賀語
來聽更多唯哲的經驗分享
3/22【風格經濟學院】視覺設計中的整合創造力:活動、展覽、品牌到動態影像的思考方法,課程開放名中!→http://bit.ly/2H5Dy5X
年賀・賀年|台灣日本賀年設計展
時間|
農曆年前 2019/1/24(四)– 2019/2/17(日)
地點|朋丁 pon ding 2樓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主辦:NIBUNNO / BXG株式会社
協辦:朋 丁 pon ding
印刷:EP
更多販售地點
台北:朋丁
台中:維摩舍
台南:Error22(鼴鼠)、paripari(3/17開賣)
高雄:高美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