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取代的手搖茶,呈現台灣當代縮影:料理創意人SoacXSoma創辦人Jeremy
2019/06/25 | 人物 | Shopping Design
為什麼聊手搖?「手搖茶不只是生活小確幸,更是暸解台灣文化的重點學問。」透過這些創意人、茶品牌經營者的眼光,可以窺見茶/手搖茶裡的學問與趣味。
對手搖茶有愛有惋惜,但總放不下手中那一杯?
Soac: 小學就偶爾會喝休閒小棧,喜歡的品項大概就幾個,像珍珠奶茶、奶茶,我真的很喜歡奶茶配威士忌,有個時候在7-11我都會這樣配著喝。而手搖茶我不喜歡的一點就是環保問題,我覺得還是可以減少包裝,可以多推廣這一塊?
Jeremy: 我也只喝特定的東西,以前我最喜歡淸心的「葡萄柚多多綠」。手搖文化我不喜歡的一點是,茶和咖啡其實沒有高低之分,可是似乎反而是因為這種手搖文化,茶變得很低檔,造成廠商推動手搖的時候,都是以做生意為考量,這對產業來說很可惜,我們比較難把它往更高的層次推動。
飲料百百種,手搖茶卻是無可取代?
Soac: 那是一種罪惡感的攝取,因為我幾乎都是喝全糖的那一種,不然就不喝。喝完之後,我不知道是不是sugar high,精神會好一點。工作量大、事情很難搞、弄不完的時候,大家會一起買一下。
Jeremy: 我喜歡手搖飲是因為長輩都一直喝茶,對於茶的清香感可能有回憶、有依戀感。雖然便利商店有很多茶飲,真正現泡茶,茶是活的東西,所以會隨時間不斷有層次的變化,這是罐裝飲料做不出來的,所以手搖茶對我來說還是有一定地位。
手搖茶是台灣現狀縮影,有記憶點的飲料?
Soac: 手搖杯特別醜,上面有冷笑話、猜謎,以前看到都會覺得好氣,覺得那是什麼東西,但我覺得跟心境的成長有關,我現在都會跟我經紀人說這個超廢的,我想那跟台灣的廢文化流行有關。大家從一個絕望的谷底,找到一個自嘲的方式。
Jeremy: 國外手搖飲變得有點hip有點高價位,例如美國一杯可賣到五塊美金,大家要求更多,國外手搖飲之花俏,我還看過放一塊提拉米蘇的奶茶,但這要怎麼喝?他們會那麼做,是因為他們拿不到好茶。以前做3C大眾商品,就會覺得什麼樣的商品要給什麼樣的族群使用,但我發現這樣的方式,所得出的結果就是會有一種大眾味,是一杯沒有什麼記憶度的飲料。要做就要做我們真的相信、喝完真的有記憶度的東西。但記憶度跟怪是兩件事,得拿捏好那個平衡點。
設計為手搖飲加分?
Soac: 現在蠻多家店很在意裝潢,我沒有真的進去喝過,因為他沒有告訴我東西是好喝的,漂亮跟好喝是兩碼子事。但也不一定,我會被soma吸引是因為漂亮,之前他們跟顏伯駿和Pili Wu做了霓虹燈,就覺得蠻有趣。
Jeremy: 我很喜歡跨界提案,客人並不只是單純花錢享受你的商品,商品一定要好,但整體氛圍、購買時的感覺,那絕對是一個品牌的加分之處。
Soac: Jeremy剛剛講,賣東西不只是賣商品,設計算是裡面一種加值的概念,可以更準確傳達一種形象,但是我覺得這兩年真的很嚴重,就是有點太設計師主導。設計為品牌加值,但不能只剩下設計。
Jeremy: 我常說外表不是最重要,但真的很重要,沒有厲害的東西吸引客人參與,最後都枉然。但執行部分,還是得回到商品本身。
手搖茶快問快答
Q.喝茶/手搖茶資歷?
Soac:應該有個二十年吧
Jeremy:小一開始喝。
Q.平均多久一杯手搖茶?
Soac:一個月一杯。
Jeremy:一週一次。
Q.傷心時最想喝的手搖茶?
Soac:全糖全冰的珍奶,喝了心情馬上好轉爆棚。
Jeremy:義式鴛鴦。
開心時最想喝的手搖茶?
Soac:開心的時候就不需要手搖茶協助。
Jeremy:兒時記趣。
Q.如果你是一杯飲料,你覺得你會是怎麼樣的一杯呢?
Soac:我自己做東西或喜歡的東西,在味道上都是old school的。醉鳳仙,就是鳳梨配威士忌,對我來說是蠻old school的組合,又有一些氣泡感,代表我對年輕生活的想像。
Jeremy:我們自家的檸檬清茶。那是很基本的搭配,但我們很後期才出檸檬茶,因為檸檬、茶、和糖的味道要取得完美平衡其實很難。不管你有再多的優缺點,到最後能不能把所有東西集合在一起、展現出自己的價值,才是重點。
《吸茶展 SUCK MY CULTURE》
展期:即日起至 2019 年 7 月 28 日,每週二至週日9:30 - 17:30
地點:台灣設計館01/02/03展區(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口)
票價:全票150元・學生與團體票100元 (門票價格視開放展覽區域調整,若有變動將公佈於官網 )
講座資訊:https://bit.ly/2LtsR0O
松菸口官網:http://www.songyancourt.com/tdm
台灣設計館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D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