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工作平衡的第二人生!cama café創辦人何炳霖X加盟店主保文的真情對談
2020/06/11 | 設計生意 | Shopping Design
cama café成立於2006年,目前共有120家店,成為咖啡愛好者指名外帶的街邊風格小店。歷經咖啡的三波浪潮,台灣咖啡市場上其他咖啡品牌多次大洗牌,cama café仍穩健地走過14個年頭;這次,創辦人何炳霖(Benny)帶著團隊,回到10年前首次開放加盟的cama café中壢九和店,與加盟主保文聊起開間咖啡店的理想與實際。
迷你咖啡店的美好實踐:「媽媽說,我習慣走得很穩才練習跑。」
Benny在40歲從廣告圈轉換人生跑道,他創業賣過果醋、汽泡飲等健康飲品,發現走得太前面市場不易接受,轉向台灣人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咖啡飲品。
那年,他在和平東路開了第一間cama café,將品牌定位為:「平價、外帶、小坪數、五感行銷」,是一間品牌形象鮮明,路人走過都能聞到咖啡香氣的街邊小店。
cama café優質平價咖啡的口碑隨之擴散開來,吸引許多同好前來詢問加盟,當時幾乎都被Benny打回票,他一想到要照顧加盟店的一家大小,就覺得責任更大,認為自己需要走得更穩固才能點頭。
從小家中長輩就說他是一個每一步都要踏穩走好,才會開始練習跑的孩子,反應在創業上,金牛座的Benny,果然有著土象星座的慎重與誠懇。
把梳理好的一切都給你:cama café的內斂本心
開了四間直營門市後,確立cama café的定位可行,梳理出可複製的品管、人事、行銷、客群、成本控管等面向,終於在2010年開放加盟,然而,並非所有人拿著加盟金前來,Benny就點頭答應。而是會跟太太(小乖)與想加盟的夥伴進行多次面談,包括:「為什麼想開咖啡店?」、「對未來的生活想法」、「是否能通過萃煮咖啡技術考驗」等等。
也就在同時,Benny遇上了保文,後來cama café中壢九和店加盟主。保文帶著當時的女友(秀如,現在的太太),前來洽談加盟事宜。當時保文任職於24小時待命的科技業,與秀如分隔新竹與中壢,時空的距離讓兩人彷彿看不見共同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遇到問題的那一天。有人相挺真好
因為cama café的體制穩健且理念正向,從上班族決心踏上加盟路的保文,靠著cama café總部的協助,一步ㄧ步考過cama各類的咖啡認證資格:吧檯、拉花、填壓等咖啡烘焙評比,也曾在初開店歷經人事大幅異動,懷疑自己是否沒有開店能力。
「當時。我因為年輕又不會帶人,全權放給夥伴管理,結果一批人全部一起離開,讓我極度受挫低潮,我打了通電話給Benny,那天,他跟我說了好多,也在日後幫助我,重整人事、客情、經營管理等,跌倒後反而學習更多、走得更好。也讓我了解,加盟咖啡店最重要的是品牌能否一條龍式的給予輔佐,尤其是當經營發生狀況時,更能看出當初所做的選擇是對的!」保文說。
讓工作與生活,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保文這番話,我是第一次聽到。合作快10年來,最讓我覺得感動的地方在於:我們都在成就彼此的生活與故事。加盟不是一人公司,而是一群人的事業,我要確保加盟店會慢慢賺錢,因為我們的熟客至少占六成,品牌力是相當足夠的。我一路看著保文與秀如,從男女朋友成為夫妻,工作與生活的時間平衡了,兩人的感情越走越穩,現在不只有自己的孩子、房子,還開了分店。」Benny說,言談間像是看著晚輩成家立業,帶著欣慰與驕傲。
保文看著Benny說,「不只這樣,我還戒菸了!沒加盟cama café前,我從家中開車到新竹,車程中至少半包菸,開店後生活規律有目標,非常自然就不想抽了,一點都不痛苦。」對保文來說,這還真的是創業加盟的意外收穫。
因應商圈的需求,cama café多半於晚間8至9點關店,專心服務上班族客群,穩穩地做,讓加盟店主能有個人的休閒時光。Benny笑說,總公司三不五時就會收到加盟店主懷孕的好消息,不知是否和店主作息正常有關係。
最後,Benny和保文分享給想開咖啡店的人:「先想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對加盟事業足夠認同,尋找理念相同的品牌,開店之路能走得更專注。」
更多故事 >>
(撰文/楊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