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超解析!100 億像素畫照公開,大師其實有幫少女畫睫毛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超解析!100 億像素畫照公開,大師其實有幫少女畫睫毛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分享
收藏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與 Hirox Europe 公開解析度高達100億像素的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開放線上閱覽,以搭配早前的研究重新認識這幅畫。

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荷蘭畫家楊·維梅爾的經典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始終神秘。維梅爾與林布蘭並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但是他留存於世的畫作不多,生平紀錄也少,收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Museum)決定透過科技的協助,從畫作本身探索,近一步解開維梅爾如何作畫?使用哪些材料?運用哪些技術來創造出微妙的光學效果?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04.jpg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整個研究歷時兩年,由 Hirox Europe 的 Emilien Leohnardt 和 Vincent Sabatier 帶領團隊,運用 Hirox 3D 數位顯微鏡捕捉畫作照片,透過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細分辨率,為畫作創建出超解析度的圖像,讓人們能夠以每像素 4.4 微米的細節來查看這幅經典畫作,例如維梅爾如幻術般的光學魔法。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何是傑作? - 詹姆斯・厄爾(James Earle),有中文字幕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9.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團隊先將畫作水平放置,3D 將數位顯微鏡以電動支架固定,從畫作上方掃描整個作品,再以 35 倍的放大倍率,生成 200 億像素的全景圖像,再以 140 倍進行特寫拍攝,從而以 3D 方式掃描所有細節。

不只是拍照,為了研究,團隊在不同的照明條件和輻射源下拍攝這幅畫作,如:X光、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等,此外,也透過解析非常微小的畫作碎片來取得相關資料。在這些精細的掃描下,團隊發現了關於這幅畫的一些未知。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07.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例如,過去研究認為,維梅爾為了繪出理想化的臉孔,因此沒有畫睫毛,但在數位顯微鏡下,研究人員發現在兩隻眼睛周圍,維梅爾畫上了細小的睫毛,推翻了過往的判斷;這個發現也讓這位不知身份的女孩更為個人,但她到底是誰依然是個謎。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03.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0.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研究人員也更了解維梅爾微妙的繪畫技巧,包含底層的筆觸、他以黑色細線勾勒女孩的輪廓,且在作畫過程中曾改變過構圖,在耳朵、頭巾的頂部和脖子後部都有變化。仔細拉近看,那超乎現實的珍珠(當時很難有那麼大顆的珍珠)其實是一種錯覺,它們只是半透明、不透明的白色顏料,耳環的鉤子也是沒有的。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06.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此外,研究人員也能更精準的判別維梅爾所使用的顏料,包含來自英格蘭北部的鉛白 lead white、墨西哥蟲製成的朱紅色 vermilion、炭黑 carbon blacks、大靛藍 indigo、淀紅 red lake。維梅爾精心挑選了兩種不同光學和性能的鉛白色顏料,以創作出畫作中微妙的透明感,以及女孩皮膚從光亮到陰影的無縫過渡。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02.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1.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3.jpg
圖片來源/Mauritshuis Museum

現在人們可以從這個網頁,查看這幅超高解析度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D、3D版本都有,團隊也預先拉出幾個畫作的焦點:眼睛、嘴唇、頭巾、珍珠耳環、珍珠的光澤亮點、肩膀服裝......等。同時,Vandivere 也在研究過程中,分主題撰寫部落格文章,從這幅油畫的畫布、使用的油、顏料、顏料的厚度及透明度、頭巾的顏料組合、畫上的裂縫、維梅爾幾乎肉眼看不到的簽名.....等逐一紀錄分析。

超高解析度《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https://www.micro-pano.com/pearl/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