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戶外,科技隨行!世界各地充滿未來感的科技產品,贏得 2021 iF 設計獎

2021/07/09
Shopping Design
走向戶外,科技隨行!世界各地充滿未來感的科技產品,贏得 2021 iF 設計獎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分享
收藏
置身遼闊原野,接受大自然洗禮,同時又有現代科技相伴,是許多人心之嚮往!以下正是具備「設計創造力」,榮獲2021年德國iF設計獎的頂尖產品。

任何場合都值得融入合適的設計。當科技愛好者往戶外跑時,身上肯定少不了科技好物。而這些創新的戶外科技設計品,榮獲令人夢寐以求的2021德國iF設計獎。

在戶外露營、登山和進行水上運動,漸漸變得跟在都市搭交通工具一樣舒適自在。行動電源、智慧手錶,還有各種創新的智慧移動工具,讓過去只能於室內享受的諸多便利科技,現今在旅行和戶外探險期間也能輕鬆擁有。

置身遼闊的原野,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同時又有現代科技相伴,如此完美的融合是許多人心之嚮往,也正是2021年德國iF設計獎獲獎的頂尖產品,所共同展示的「設計創造力(The CreatiFe Power of Design)」。

這些獲獎的設計作品秉持永續精神,相信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並採用輕量堅固卻又不失科技感的材質兼顧產品耐用性,如此精巧細緻的作品在今年iF設計獎中大放異彩,一起往下看看吧!

戴上Polar Grit X戶外運動智慧手錶,讓你的極限冒險更精彩

iF設計獎02
Polar Grit X 戶外運動智慧手錶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由Polar Electro Oy開發的Polar Grit X協助戶外運動愛好者突破極限。這款手錶集智慧科技於一身,除搭載全新Polar智慧教練功能,更擁有堅固輕盈的設計與出色的電池續航力。Grit X同時具備美國軍規等級構造,僅重64公克,且有多種省電選項,續航力長達100小時,專為最嚴苛的環境而生!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Nr2O1Q

上山下海,如音隨行—Muzen Wild Mini戶外藍牙喇叭

iF設計獎03
Muzen Wild Mini 戶外藍牙喇叭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Muzen Wild Mini戶外藍牙喇叭是一款強悍有型的潮物。深圳市雲動創想科技設計師拋開過去的極簡風,打造簡單直覺的實體旋鈕和按鈕,讓使用者一拿到就上手。全金屬機身、表面採裝甲車同質塗料處理,這台小喇叭的耐用性不在話下,同時具備同級尺寸中最大的放送音量,讓你走到哪、聽到哪。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O06Qqy

體積僅傳統浮標的十九分之一!來自台灣的智慧救生浮標ALS-01

iF設計獎04
智慧救生浮標 ALS-01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ALS-01充氣救生浮標由台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設計,採用泡沫鋁技術,不僅在水中有浮力,更兼具耐候性及抗衝擊性。ALS-01的體積只有傳統救生浮標的1/19,不僅攜帶方便,浮力更足夠讓大人在水中漂浮。對於衝浪、獨木舟或滑水等無太多空間攜帶大型裝備的水上運動,這款浮標絕對不可或缺!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VE2n5R

完美貼合臉部的靈活彈性,Traileye Pro太陽眼鏡符合你所有需求!

iF設計獎04
Traileye Pro 太陽眼鏡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Silhouette眼鏡旗下品牌evil eye的Traileye Pro太陽眼鏡,鏡架可因應各種配戴需求及不同的貼合偏好調整,適合各類運動。首創將鼻樑墊直接整合在鏡片上,造就有型的外觀,重量也更輕;雙定位鼻樑墊設計,則適配不同的鼻子高度。鏡架靠近太陽穴的樁頭處可進行三段式調整,一個動作就能將鏡片調整到最舒適的視線角度!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nopxOX

擁有ONEBOT S9電動小折,從此向惱人的塞車與停車困擾說再見

iF設計獎05
ONEBOT S9 電動小折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深圳市概念智慧科技設計的ONEBOT S9摺疊電動自行車掀起都會生活革命,創新整合共享充電系統,提升交通效率也更符合永續發展理念。S9的造型有別於同類產品,騎乘時兼具時尚和速度,帶給人們更多元和健康的通勤選擇。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Nr2Oqm

帥氣飆速加入智慧設計,SOCO TCmax造就全新駕駛體驗

iF設計獎06
SOCO TCmax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SOCO TCmax是一款由速珂智能科技設計的智慧鋰電池電動摩托車,將智慧移動推升至新境界,帶給駕駛者獨一無二的體驗。這台車配備大功率馬達和散熱控制器,提高強制氣冷效果;ATL高容量軟包電芯、全新層疊方案和獨特的分子結構芯,更帶來最佳的能量轉換率。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Ak9X0p

完美匹配重機風格!台灣MONSTER手機架展現電力不間斷的行動自如

iF設計獎07
MONSTER 手機架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來自台灣的凱鋭光電從重型街車的龍骨車身骨架汲取靈感,設計出一款外型更俐落、纖長且動感的MONSTER手機架,讓駕駛者可以在騎車時為手機充電。市面上越來越多手機具備無線充電功能,可搭配此款手機架的無線充電模組,讓電力隨時滿載!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zeQO1p

可攜式太陽能板為遠離城市喧囂的戶外活動注入滿滿乾淨電力!

iF設計獎08
可攜式太陽能板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設計一款方便攜帶且可折疊的單晶矽太陽能板,光電轉換效率最高可達24%,比一般太陽能板高出9%。鋁金屬框和太陽能電池採用一體成型技術製造,更添產品的堅固性;梯形防撞角設計強化保護力,使產品持久耐用。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eEpQGm

杯子就是行動咖啡館!Pipamoka隨行杯讓你隨時隨地享受咖啡香

iF設計獎09
Pipamoka 隨行杯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Wacaco設計的創新咖啡萃取隨行杯Pipamoka,讓咖啡愛好者能用最少的工具,隨時隨地在旅途中沖泡並享用咖啡。首創旋轉式擠壓機制產生真空壓力,讓使用者在2分鐘內即可完成一杯香醇咖啡;設計者更巧妙將所有沖泡裝置融入不銹鋼保溫杯中,外出節省空間,打包無煩惱。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0jmkWo

帶著Moonlite™露營椅,即使身處戶外也能擁有舒適一隅

iF設計獎10
Moonlite™ 露營椅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Moonlite™露營椅易組裝、輕盈便攜,無疑是每趟外出冒險的首選好椅。Moonlite™採用極耐用框架確保產品穩固性、舒適性和支撐性,並可隨時調整座椅位置,從直立到完全躺下皆能任意轉換,充滿巧思的全新設計,為超輕露營椅增添創新功能。無縫網狀椅面、焊接邊角、鋁製骨架軸心和球窩接頭,在品質和細節上也為市場樹立新標準。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a9XEXl

公路旅行與戶外工作的最佳拍檔—NITECORE NPS600可攜式戶外行動電源

iF設計獎11
NITECORE NPS600 可攜式戶外行動電源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希脈創新科技的NITECORE NPS600是一款可攜式戶外行動電源,搭載21700次世代鋰電池,最大輸出功率為300W,儲電量高達594Wh。配有各種輸出埠,能將內部電池電源轉換為純正弦波AC輸出,適用各種家用電器,也可提供USB-A、USB-C和車充等多種DC輸出。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nopxy1

汲取並轉換太陽所有能量!xSolar充電器保持行動裝置電力滿載

iF設計獎12
xSolar 充電器 圖片提供/iF Design Award

xSolar太陽能充電器擁有三個關鍵元件:用來收集能量的大片可彎曲太陽能板、大型儲能電池組及高效能電子組件。巧妙的卷軸設計,把所有功能匯聚在一個精實的圓柱體中。將太陽能板拉出來收集能量後,推一下鎖定鍵即能自動回縮,還內建LED燈在夜間提供照明。無論在野外健行或釣魚,xSolar都能利用太陽能,讓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裝置充電不間斷。

了解更多作品資訊: https://reurl.cc/Lb2eZ3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