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設計」與「商業」的立體性、雙面性!專訪形容事物所:越簡單的設計,承載越大的可能性

強調「設計」與「商業」的立體性、雙面性!專訪形容事物所:越簡單的設計,承載越大的可能性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2022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以繽紛色彩及沈穩質調,「db」兩字緊鄰相連、鏡像互映,將「Design to business」的意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與設計師談設計,峰迴路轉,其實都指向同一道命題,究竟所謂「設計」,為我們所處世界,帶來了哪些改變。從小處延伸到大處,再由個人創作延伸至商業場景,形容事物所的琇鈞(June)與東宏(Danny)笑說,設計可以很平易近人,它其實就跟文字一樣,作為人與人,人與事物,環境與人,環境與事物之間溝通的方式。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回顧主視覺及延伸視覺的創造歷程,東宏說,設計與商業之間本就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設計師的「商業嗅覺(Business sense)」雖說相當個人,但很多時候,它仍反覆受到市場的影響。

本次設計生活節以「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為主軸,從網站、社群素材、活動輸出物、紀念票券到 Instagram 濾鏡,皆由形容事物所一手包辦,同時與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合作,藉由最新 Revoria Press PC1120 六色數位印刷機,在標準 CMYK 四色基礎上,搭載兩款特殊乾墨,透過疊加的方式,實現過去數位印刷無法印出的廣泛色彩表現,使用白色、銀色、粉紅色特殊乾墨,將此次主視覺、紫、藍等特殊色域顏色更精準地表現出來。

該設備印刷應用性廣泛,除了可均勻佈色於多種紙材、突顯紙材紋理特性以外,還可印製在透明膠片上,運用碳粉極高的附著力及不透光性,層層堆疊讓紀念票卷的顯色更具層次與亮澤感。。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師
本次設計生活節以「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為主軸,從網站、社群素材、活動輸出物、紀念票券到 Instagram 濾鏡,皆由形容事物所一手包辦。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此次 DesignBIZ 設計生活節紀念票券與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富士全錄合作,藉由富士 2020 年推出的最新Revoria Press PC1120六色數位印刷機,實現過去數位印刷無法印出的更廣泛色彩表現。 攝影/盧奕昕 © Shopping Design

設計與商業,本就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

Design 與 Business 之間若有似無的界線,正像是鏡面一般相互顯影,設計作為思考的脈絡、解決問題的方法、轉譯的媒介,究竟能如何為商業的場景帶來全新的視角?這次 Shopping Design 想與形容事物所兩位設計師琇鈞與東宏聊一聊,設計與商業之間究竟還能碰撞出哪些火花?

SD:兩位設計師怎麼看「設計新商業」這個命題?

東宏 :究竟商業思維會不會影響創意思考,我相信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我想兩者之間的拉扯是持續不斷的,端看創作者的初衷是為了追求作品,還是協助業主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是後者,某種程度上就必須去思考如何在「作品」與「設計服務」之間取得平衡,對於設計師來說,這是與商業接軌的第一步。

至於「設計(創作)」與「商業」之間是否產生拉扯?很多時候與設計師本身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我相信 Business sense 是可以被訓練的,我自己剛入行的時候,就時常面臨「設計做得太多」的情況,所以我開始提醒自己,設計之於商業的邊際效應究竟有多大?也許很多設計,你只要做到 7 至 8 分就夠了,也就是最符合經濟效益,同時也最符合市場、客戶與大眾需求的作品了。

琇鈞 :我覺得我們要用「不同層級」來看待設計。如果設計作為一個商業行為,它勢必要在成本、效率上作出妥協;我也相信設計作為一種思考的方式,只要有人需要設計,勢必就帶著一定的目的性、商業性在裡面,因此很多時候設計本來就不脫離商業的範疇。

至於商業思維究竟會不會影響創意思考?商業考量是否阻礙了設計自由發揮的空間?

我想那倒未必,「設計新商業」的價值還是得靠人去創造,因此兩者之間如何平衡、互利、創造更大的效益,其實還是取自於人怎麼去思考。也許有些設計師、創作者會排斥商業,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有時候不用把「商業」想得太過於高大上,它其實就是這個作品如何接觸人、如何與人溝通,以及如何可以推得出去。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設計新商業」的價值還是得靠人去創造,因此兩者之間如何平衡、互利、創造更大的效益,其實還是取自於人怎麼去思考。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SD:就你們的經驗、觀察與理解,如何去定義「設計新商業」這個概念?

琇鈞:我覺得,設計其實就是一種「方法論」,它是有邏輯的思考方式,因此設計與商業之間存在著共生的關係。設計師要能夠去思考,設計如何系統性地促進商業的發展,同時商業該如何進行系統性的設計。

東宏:對我來說,設計新商業帶著反動的意味,當這個社會已經有些東西趨近飽和,便會開始衍生出反動的勢力。從這一點來看設計新商業為何在這個時間點開始被拿出來討論?其實反映出設計師開始關注商業面的思考;而很多品牌也開始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

我大學是念商業設計的,因此在我的價值體系裡,設計跟商業本就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是我們有沒有系統性地去討論而已。從很基礎的商業行為來看,設計服務的議價行為本身就充滿了商業,舉凡材料、紙張、印刷,從材質、創意到執行,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套價值衡量的標準,設計與商業本就存在的無法分割的微妙關係。

以設計為「形狀」與「容器」,去承裝議題的意義

SD:能否跟我們分享此次 DesignBIZ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的創作歷程?

東宏:一開始接到 DesignBIZ 及設計新商業這個題目時,我們認為「商業裡的設計 / 設計裡的商業」是一個相當直觀的概念。

設計師是圖像思考的族群,因此從一開始,我們便以「圖像」切入去思考如何在主視覺上呈現 Shopping Design 想要傳遞的理念。之所以選擇 3D 渲染形式,主要是看中它所能表現出來的「全面性」與「立體感」,能夠展現 360 度多元面向以及兩位一體的特性;而 d 與 b 之間存在著鏡像的巧思,便是想要傳遞「設計」與「商業」彼此呼應、相互影響、不可分離的概念。

活動視覺設計規劃_DesignBizFest_20221002-10 (1)
設計師之所以選擇 3D 渲染形式,主要是看中它所能表現出來的「全面性」與「立體感」,能夠展現 360 度多元面向以及兩位一體的特性。 圖片 / 形容事物所

對於設計師而言,很多時候比起設計,前期的溝通、調研、大量資料搜集是最耗時費力的。我們習慣從「文字」出發,邀請業主透過「形容詞」的方式去堆疊出對於這個品牌、這場活動的具體想像,再透過設計師的眼睛去將抽象的文字具象成圖像表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以形容事物所來為工作室命名。

以我自己的經驗,「形容」這個詞很有趣,它包含了「形狀」和「容器」;而事物就是我們所要聚焦的本體,透過前綴的形容去勾勒這個本體的樣貌,接著透過設計師去創造出生動的畫面,這通常是我們思考的脈絡。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對於設計師而言,很多時候比起設計,前期的溝通、調研、大量的資料搜集是花費更多的時間。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琇鈞:當初會這麼喜歡「形容」這個詞,也是受到《空間詩學》這本書的影響。書裡頭提到,如果想要尋找人事物哲學的本質,可以透過足以代表它們的「形容詞」來去尋找。因此在設計之前,我們很看重業主、客戶如何去「形容」這件事情,閱讀很常給予我們與世界連結的意外解答。

以 DesignBIZ 來舉例,什麼是適合它的形容詞呢?這個形容詞是否讓他具有獨特、可以被記住的點,如果它是一個聰明、俐落、知識充滿的活動,我們會如何去呈現它?

東宏:其實,設計並沒有那麼艱深,它就像是文字一樣,是一種表述的方法。例如,這棵樹綠油油的,不管有沒有設計經驗,你都仍然可以透過文字去理解、表述你所想要呈現或溝通的東西,我們希望形容事物所得設計風格也是如此,輕巧,且好理解。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空間詩學》裡提到,如果想要尋找人事物哲學的本質,可以透過足以代表它們的「形容詞」來去尋找。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越簡單的設計,承載的可能性也越大

SD:此次 DesignBIZ 設計生活節共以四個顏色組成,能否跟我們分享在顏色的選用上有何巧思?

東宏:在架構很明確的情況下去帶入顏色,其實就是為主題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例如,配合 Shopping Design 此次 12 月號「向未知探索」的主題,我們在配色上也選擇了「銀」作為 b 與 d 的基底,呈現出未知太空感的同時,也直接象徵著「貨幣金融」的意象。

琇鈞:在顏色定案之前,我們也請此次 Shopping Design 的活動負責人提供針對 DesignBIZ 設計生活節四大活動的具體形容和描述,好讓我們去思考、想像最終顏色呈現出來的調性和氛圍。我想,人基於感性所訴說出來的形容詞是最精準的,它可以很自然地去表述一件事情想要傳遞給人的訊息,而我們設計師的工作則在於把文字轉譯成畫面與色彩。

最終我們選出了粉、綠、藍、紫四個主視覺色,分別代表 2022 年設計生活節與 3 大活動,以藍色象徵「生活提案」的文化性、儀式感及生活感,用以傳達以自己的生活品味實踐設計。

而紫色則象徵「靈感設交場」具備知識性、交流性、社交產、靈感碰撞的一面,傳遞出以知識和靈感的交流創造更多設計與創意的可能性;同時,以綠色代表「散步地圖」挖掘、探索、實驗與創新的特性,帶領觀者進入空間場域,實際體驗設計活潑的一面。

2022設計生活節
2022 年 DesignBIZ 設計生活節以粉、綠、藍、紫四個主視覺色,分別代表生活節本身與 3 項活動。 攝影 / 蔡佳蓁 @Shopping Design
2022設計生活節
紫色則象徵「靈感設交場」具備知識性、交流性、社交產、靈感碰撞的一面,傳遞出以知識和靈感的交流創造更多設計與創意的可能性。 攝影 / 蔡佳蓁 @Shopping Design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設計師與 Shopping Design 團隊最終選擇三色代表此次設計生活節三大活動:生活提案、散步地圖,以及靈感設交場。 圖片 / 形容事物所

東宏:為凸顯此次主視覺顏色特性,特別與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 富士全錄 合作,在印刷上,以混色的概念,將粉紅色特殊乾墨與 CMYK 進行疊印,平易近人地實現廣泛色域表現。也透過金色、銀色、白色與透明色提出解決方案,在深色紙材或是過去數位印刷無法呈現的特別效果,透過台灣富士軟片資訊的特殊乾墨數位印刷出眾也出色的表現,可以模擬 PANTONE 色票號碼做為選色依據,讓色彩選擇眾多之外,也能校色出精彩的顏色。

另一方面,對於設計師來說,無須開版的便利與快捷,能無時差地協助我們將想法落實於印刷物上,同時,在台灣富士軟片資訊也悉心檢視作品細節、不厭其煩地協助調整下,也能使作品質感大大提升。

琇鈞:除此之外,這次與台灣富士軟片資訊的合作,整體來說效率非常高,印製時間迅速,不用再製版即可支援的材質尺寸都是未曾體驗過的技術。若設計師想要嘗試少量但精心的印刷物,或希望作品能夠在提案與實驗階段被加以實踐,台灣富士軟片資訊都會是很得力的助手。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在印刷上,以混色的概念,將桃紅螢光色與 CMYK 進行疊印,平易近人地實現廣泛色域表現,解決過去數位印刷無法印出金、銀、白與透明色的困擾。 攝影/盧奕昕 © Shopping Design

SD:主視覺之外,形容還包辦許多延伸設計,能否跟我們分享設計邏輯與創意來源?

琇鈞:這次我們除了主視覺之外,也設計了紀念票券、Instagram 濾鏡等延伸素材,對我們來說,它們都可以視為主視覺的附加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系統性設計」的重要性。在實務上,不可否認的,設計越簡單,所能承載的可能性也越大。

真的要論設計的巧思,其實也就是主視覺的延伸。我們想要透過這次的設計去強調 DesignBIZ 中「d」與「b」的立體性、兩面性,因此選擇了立體的物件去呈現它們。

在 Instagram 中以「勝券在握」為主題,讓參與者可以透過鏡頭身手把玩手中的「d」與「b」的 icon,其實也想讓大家可以實際的去感受 d 與 b 兩字的正、反、側等多面向,透過不同的角度去呈現;另外一方面,紀念票券之所以「尺」的形象來呈現,在意義上也是想要去強調設計新商業的多元性,意即「設計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把尺」。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延伸至作物都可以視為主視覺的附加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形容事物所一再強調「系統性設計」的重要性。在實務上,設計越簡單,所能承載的可能性也越大。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SD:在進行品牌合作或商業設計專案時,是否曾遇過挫折?如何看待設計師與產出作品之間的關係?

東宏:當然還是會遇到業主不懂你的設計。有一派的設計師會秉持著「教導客戶」的心態不遺餘力地去溝通,但究竟設計師究竟要站在什麼角度協助客戶完成專案,我仍然還在摸索,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比起「教育」,設計師的角色更像是「引導」,把對方想要的,跟設計師的專業、理解疊加起來,去找到最合適的交集。

琇鈞:其實很多品牌或業主,也可以再與設計師對話的過程中,更能理解自己可以如何表達自家品牌。

東宏:很印象深刻的是,大學時期聽蔡明亮演講,他提到,有很多觀眾都說看不懂他的電影,然而他卻不這麼在意,對蔡導而言,看不懂是觀眾自己的功課,「你得要想辦法讓自己看懂啊」,這對我來說這是很大的衝擊啊(笑)。我想,不管是導演、設計師,還是任何形式的創作者都可以想一想,同時,對向接收著們(業主、觀眾、消費者、用戶)也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雙方對話才有辦法持續。

琇鈞:至於如果我們鍾愛的設計作品不被採納,會不會覺得挫折?倒不至於是挫折,畢竟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是我們的設計,但是客戶的決定我們都還是予以尊重,畢竟「做品牌」涉水很深,有時品牌用起來不合身、不舒服、不知道如何延伸也就失去意義,所以我們都還是會回到客戶本身,請他們選擇未來用起來最順心、不會彆扭的設計。

反之,如果是專案設計,僅僅一期一會的活動,設計師通常會傾向積極推薦合適的視覺,因為我們多半可以預期這個視覺在短期內可發生的效益。

東宏:有時候要堅持讓這個設計可以發生,對方才會知道,「原來可以這樣做」。

琇鈞:比如說,先前我們幫文博工藝館做了主視覺。過去文博工藝館展覽主視覺都趨於傳統,通常是以特定的照片、展品來做呈現,然而此次我們的主視覺採用解構文字的方式,去強調文字「一筆一畫」的特性,就像是工藝作品的時間份量。這個設計一出來,十分挑戰策辦單位的視覺習慣,但我們非常堅持一定要把它推出去,也幸運遇到信任我們的策展人。

2018文博會_BodyMaking手造工藝
2018 年文博會,形容事物所以抽象的概念呈現工藝館的主視覺,透過解構的方式,強調文字「一筆一畫」的特性,就像是工藝作品的時間份量。 圖片 / 形容事物所
2022文博會_摩登時光大通小城AModernCityWithIllumination
2022 年文博會嘉義館,也是以輕巧的文字書寫出專屬嘉義的時刻體,從感知層面召喚對城市想像的年代記憶。 圖片 / 形容事物所

最終結果是,大家很喜歡這次的設計,我們巧妙地規避了「單一工藝品為集體發聲」的設計方式,選擇以抽象形式來設計。以此為基礎,也作為了未來工藝中心、公部門接受抽象溝通方法的起點,讓大家可以知道,有時候系統化、抽象的東西,反而更包容。

設計生活節主視覺設計
攝影/蔡佳蓁 © Shopping Design

2025 DesignBIZ 趨勢論壇 9 月登場!聚焦「未來的消費與體驗」,洞察產業變局與場景進化

2025/05/12
Shopping Design
2025 DesignBIZ 趨勢論壇 9 月登場!聚焦「未來的消費與體驗」,洞察產業變局與場景進化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2025 設計新商業年會—趨勢論壇 9/25 松菸誠品登場!以「未來的消費與體驗」為題,從設計創意視角切入,探討生活型態、品牌互動與市場文化的新樣貌。

掌握新消費時代 5 大關鍵行動策略!全日型論壇 9/25 誠品表演廳登場

✧ 面對高度競爭與個性化的市場,品牌如何找出差異化溝通策略?
✧ 如何運用企劃、體驗與角色資產,打造更具參與感的品牌文化?
✧ 優化體驗、創造情緒價值才是關鍵!設計與創意如何驅動消費決策?

【2025 DesignBIZ 趨勢論壇】聚焦 LIVING、EXPERIENCE、INFLUENCE 為三大核心主軸,以「未來的消費與體驗」為題,從設計與創意視角,洞察生活型態、消費行為與市場趨勢的轉變。

市場不缺產品,缺的是「被選擇的理由」。當價格與功能不再主導決策,如何透過設計與創意,為品牌和產品創造「被想要的價值」?深入第一線品牌與設計團隊幕後,從觀點、策略到實踐,掌握消費選擇的關鍵驅力。

首波議程揭曉!超早鳥優惠只到 8/10 !➬ 點此報名

9/25 (四) 未來的消費與體驗 —— DesignBIZ 趨勢論壇

品牌轉型 • 設計管理 • 個人化行銷 • 新世代互動 • 科技賦能

▫ 精彩議程 /

✺ #體驗營造 #空間敘事
設計生活的未來場景:空間連結環境、文化與商業想像
講者:王菱檥 Nora Wang / 柏成設計 共同創辦人暨設計總監
↳ 空間設計轉化體驗節奏,建構生活與場域之間的關係
↳ 設計在多元場域中的整合策略、文化轉譯與永續實踐

講者簡介|柏成設計共同創辦人暨設計總監,現任中原大學與師大設計系講師,也是《室內interior》專欄作者。作品屢獲 WAF/INSIDE 年度大獎與多項國際設計獎。創辦 OUT Scholarship,鼓勵學生出國探索,持續培育台灣新銳設計人才。

✺ #生活提案 #空間企劃
建立「可選擇的生活圈」:從租屋到全方位生活提案的實踐
講者:游適任 Justin Yu / Alife Holdings 創辦人
↳ 生活企劃驅動空間與服務創新,開展住居的多元樣貌
↳ 串連設計、數據與會員機制,建構具持續性的居住網絡

講者簡介|曾創立與投資數家新創公司。2010年成立 Plan b Inc.,是一間提出以永續發展為工具的顧問企劃公司。多年來協助國內外知名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部門等等各領域客戶提出不同以往的解決方案。2021年,成立 Alife Holdings 一間提供各類生活解決方案,同時以內容企劃為核心的新型態住居品牌。

✺ #體驗設計 #感官敘事
品牌體驗的未來現場:設計重塑敘事與感官互動
講者:劉耕名 Keng Ming Liu / Bito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 以動態與沉浸式設計強化敘事節奏,牽引觀者感受與參與感
↳ 融合視覺、互動與場域,形塑可延展的品牌體驗語彙

講者簡介|Bito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為國際 Motion Design 指標人物,以金馬獎、金點獎和世大運的傑出視覺貢獻和亞洲文化原創觀點,在全球激發極高能見度,更帶領團隊兩度奪得英國D&AD最高榮譽黃鉛筆獎。近年持續實驗性跨域探索,希望改寫設計與體驗,人類與科技交會的邊界。

✺ #品牌行銷 #市場溝通
以 IP 擴大影響力,建構可以全民參與的品牌文化
講者:劉鴻徵 / 全聯福利中心 行銷部 協理
↳ 以角色與內容策略,深化品牌情感連結與參與體驗
↳ 整合內容、通路與社群資源,開展具擴散力的行銷實踐

講者簡介|擁有深厚的廣告與行銷背景,擅長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將品牌故事轉化為兼具趣味與共鳴的創意內容,被業界譽為「行銷鬼才」,現任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近年更以全聯明星IP「福利熊」的創造者身分,再次引發廣大關注。積極推動品牌經營與 IP 養成,讓角色不僅成為行銷活動的焦點,更進一步延伸至授權合作與跨界聯名,成功掀起討論熱潮,為零售品牌注入文化與情感價值。

......完整議程將於 8/11 公開!


≣ 參與對象

◦ 品牌經營者・創業者 — 追求策略轉型與品牌再定義的實踐路徑
◦ 跨領域領導者 — 開拓經營視角,強化團隊創意思維
◦ 策略/內容企劃人 — 掌握前線設計與消費趨勢應用
◦ 創意設計工作者 — 強化設計與市場連動思考,拓展設計影響力

≣ 活動資訊

時間|2025 年 9 月 25 日(四) 09:30-16:40(9:00 進場)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 票券資訊

超早鳥 76 折優惠中:3200元 / 人 ➬ 立即報名
◦ 10 人以上團報:3000 元 / 人
◦ 一般原價:4200 元 / 人
※ 票券包含 Shopping Design 特刊雜誌乙本(9月出刊,價值 350 元)、《DesignBIZ 設計新商業》線上專刊(報名後以 Email 寄出)
※ 票券或內容洽詢:sd@shoppingdesign.com.tw、02-8773-9808 #285 謝先生

≣ 報名須知

※ 論壇附贈輕食餐盒。
※ 本公司採用電子發票,發票將統一於付款完成後的兩週內由「綠界科技 ECPay」寄送電子發票開立通知至您報名時填寫的發票收件人email。若有公司報帳特殊需求(如更改統編、同筆訂單開立多張發票...等),敬請於報名前來信或來電告知,完成報名後恕無法受理,謝謝。
※ 如需申請退款請於論壇開始日前 8 個工作天告知,我們將收取論壇的 10% 費用以及銀行轉帳之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論壇亦提供名額保留,請於課前來電或來信告知,可為您保留名額一年,一年內若對其他課程有興趣可轉移至風格經濟學院所舉辦之該堂課。
※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大綱異動之權利,更新資訊以活動網頁內容為主。

2025 DesignBIZ Fest 設計新商業年會資訊
・9/25(四) 趨勢論壇 @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9/26(五)-9/28(日) 主題展會 @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關於「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ignBIZ Fest」
2006 年創立起始,Shopping Design 從個人消費需求出發,傳遞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的理念;與讀者分享好設計背後的理念和知識,期待更有意識的消費、有態度的理想生活。 而進入日趨自動化、生活化、娛樂化的消費場景裡,我們開始深度看向市場供給端,分享企業品牌如何運用設計展開溝通、貼近需求、引導創新,深入其中設計之所以能為商業賦能的關鍵、交流共創,進而催生了「設計新商業年會 DesginBIZ Fes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3
Vol.153 現在暫停!為自己設計一場休息

4 個步驟 ╳ 12 種休息的設計,展開自我修復的 20+ 練習——獻給所有用盡全力的你。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