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品牌在市場上的獨特性!PHDC、Draft Land、cama café、隱室設計,從空間到品牌體驗的整合秘訣

創造品牌在市場上的獨特性!PHDC、Draft Land、cama café、隱室設計,從空間到品牌體驗的整合秘訣
圖片來源/WAT、CAMA COFFEE ROASTERS
分享
收藏
用設計翻轉品牌形象、開拓品牌可能性,創造出別人無法取代的價值!從品牌設計、市場行銷、創新企劃和體驗創造 4 面向,本篇一次打包風格品牌精華案例。

「要創造價值,而不是東西」蔦屋書店的創辦人增田宗昭說道。在這變化快速的時代,產品層出不窮、企劃不斷推陳出新,要怎麼做出適合自己的品牌風格、針對客群推出他們有感的企劃,創造出別人無法複製和取代的價值,是每個品牌都需要縝密思考的課題。

這次 8 月的 Shopping Design 風格經濟學院 講座中,我們邀請 4 個不同角色與品牌的主理人,分享他們翻轉品牌形象、開拓品牌可能性的背後秘訣。

#品牌設計——PHDC

找出品牌優點和痛點,為其塑造鮮明個性

由許博軒 Shibo 與陳吟雯 Smell 主理的 PHDC 擅長為品牌塑造鮮明個性,合作客戶包含吃、衣、住、行、育、樂各個生活層面,從飲食界的 cama café、金色三麥,到旅店 CHECK inn、U.I.J 友愛街旅館等等。到底要如何替各種不同的品牌說故事?他們說道,品牌設計從「企劃」開始,而企劃的程序有三,首先是通盤的理解、再來是深度的思考,最後才是視覺的傳達。

U.I.J  友愛街旅館2.jpg
一樓大廳和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書店「粅粅書BBBooks」,透過大量黃銅、老件和植栽陳設,風格既新潮又復古,選書都是與飲食文化相關,呼應台南人以食為天的在地性格。 初日美學製造所
U.I.J友愛街旅館5.jpg
三樓的共享交誼空間是促進Hostel與Hotel交流的重要空間,不但有開放式廚房、冰箱可用,還有手沖咖啡等器具一應俱全。 友愛街旅館

延伸閱讀:短短一年時間爆紅!3 個品牌關鍵字解析「台南U.I.J友愛街旅館」如何打造旅行新格局?

在講座中,PHDC 提到品牌想要找他們,除了可能是因為想做不一樣的事、可能想轉型,更現實的重點一定是想要產品行銷(Product Marketing),產品被做出就是為了要銷售出去。

他們舉例知名老牌「裕珍馨」,裕珍馨有著 50 年以上的製餅工藝,他們的奶油酥餅不必特別行銷就非常熱賣;然而裕珍馨的第二代找上 PHDC,認為傳統的奶油酥餅對於觀光客來說太大了,而且印在提袋上的大甲鎮瀾宮照片也不太適合當作伴手禮,希望可以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因此 PHDC 針對包裝設計、產品尺寸做了調整,找插畫家繪製禮盒包裝,以及建議研發「迷你」的奶油酥餅,讓整體顯得更精緻化、現代化,賦予老牌新生命。

裕珍馨
圖片來源/裕珍馨
裕珍馨
圖片來源/裕珍馨

#創新企劃——Draft Land

異業合作不是一次性的,兼具創新和延續的價值

相信大家都對 Draft Land 不陌生,主理人鄒斯傑 Angus 在短短 4 年之內,先於台北大安創立第一間店,陸續登陸台北信義、台中,甚至在香港開設海外分店,未來也計畫進軍日本東京,持續散播「雞尾酒生活化」的核心精神。他認為喝酒是為了讓人們出來互動和社交,因此創立 Draft Land 秉持著「To be Free」的精神,研發幾款簡單、固定的調酒品項,將價格門檻降低,讓喝調酒成為一件輕鬆、無負擔的事情,Angus 說道:「餐飲業的改革,必須脫離職人(技術)為上的標準,回到款待(服務端),不管是對內、對外才有心力做更深的連結和創新企劃。」

Draft Land
圖片來源/Draft Land

延伸閱讀:喝調酒不必裝大人:樂趣+自在,Draft Land 讓雞尾酒變生活化

同時 Angus 擅長以創新跨域合作讓品牌走入生活,他認為「酒吧」是一個結合很多可能性的地方,曾經與音樂品牌街聲 StreetVoice、文化慶典大溪大禧、蜷尾家冰淇淋等異業結合。執行了各式各樣的合作,Angus 表示這些事情並不是「一次性」的,每一次的合作都是在強化品牌理念,並且讓不同領域、生活圈的人透過 Draft Land 得以相互連結,兼具創新和延續的價值。

以 2020 年舉辦的「生物多樣性酒吧」為例,Draft Land 與左腦創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合作,打破以往議題說服的管道框架,以「海洋」為策展主題,將酒吧空間打造成海底世界,透過影像與科技互動,體驗各種海洋生物的心跳節奏。只要點一杯生物多樣性特調,便附贈限定感溫「告白杯墊」,邊喝酒的同時,就可以看到生物的心碎告白慢慢浮現杯底。一杯調酒就是一個媒介,藉由此得以散播品牌精神、拓展各方機會。

Draft Land
圖片來源/Draft Land
Draft Land
圖片來源/Draft Land
Draft Land
圖片來源/Draft Land
Draft Land
圖片來源/Draft Land

#市場行銷——cama café

找出品牌定位和差異性,建立在市場上的獨特地位

在 2006 年創辦的 cama café,從一間街邊店到如今百間以上的連鎖店,以及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森林和豆留文青兩間旗艦店,經過了 16 年仍舊屹立不搖且在品牌形象上有所提升。創辦人暨董事長何炳霖 Benny 在講座上從品牌核心、策略談至五感體驗,總結其要點,他表示要在市場上建立品牌的獨特地位有三,第一是找出品牌定位和差異性、二是加強在消費者心中的記憶點,三則是品牌的延伸。

cama café
cama café 仁愛明曜店 圖片來源/cama café

「品牌定位」就是從市場上定出你的切入點,像是 cama café 與競品的區隔就在於其新鮮度,街邊店的精神就是「Bean to Cup」,160 間店裡有 140 幾間店裡都設有自己的烘豆機,因此這便是他們在消費者心中種下的印象,並透過「加重數位曝光」、「形象公仔 Beano 的IP 設計」等方式在大家的腦海裡佔有一席之地,Benny 說道:「就像認識一個人一樣,你會從外觀視覺、行為認知去記得他,品牌也是如此。」

那如何從街邊店形象,發展到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系列的旗艦店呢?這便是品牌延伸策略,目的是創造更強大的品牌體驗:「接受到五感的刺激,所引發對品牌的感受。」Benny 說道,在市場行銷上並不是一開始創立後就永遠不變,好的品牌是要一直與時俱進的,品牌核心不變,但是從名稱、Logo 設計、CIS 識別系統設計到訂定價位、空間打造都有所改變。

cama café
CAMA COFFEE ROASTERS 的 Logo 字體 圖片來源/cama café

延伸閱讀:陽明山咖啡森林秘境!悉心修復 1937 年日式老宅與庭院,cama 旗艦店「豆留森林」揭幕

像是名稱改用全大寫英文以及領結插圖,比起新鮮更加強調「專業性」;為創造沉浸式的咖啡體驗,在豆留森林請了負責電影場景的專業人員做庭院設計、豆留文青也選在市定古蹟松菸鍋爐房中體驗咖啡等方式。以旗艦店品牌來穩固連鎖品牌的根基,並創造出品牌的獨特性,藉此在市場行銷上佔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cama 豆留森林 201911_06 SD 攝影.jpg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森林的庭院設計 © Shopping Design
CAMA豆留文青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的中島吧檯 圖片來源/CAMA COFFEE ROASTERS
CAMA豆留文青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 座位區 圖片來源/CAMA COFFEE ROASTERS

#體驗創造——隱室設計

平衡業主、空間和消費者,用空間傳達品牌故事

擅長以空間傳達品牌氛圍的隱室設計,操刀過許多知名店家,像是酒吧 WAT、Draft Land、英雄塚,餐廳包括年三十、隱世和網紅咖啡廳勺日……等等,一字排開幾乎都是和飲食、餐酒有關的空間設計,創辦人白培鴻說:「懂的生活,就會懂的設計。」設計師同時也是消費者,喜歡它就會願意多了解它。一個空間設計案件,白培鴻說明需要在這 3 點中做平衡:業主、預算、空間,面對不同調性的品牌自然有不一樣的設計手法。

WAT瓶裝雞尾酒台北赤峰店.jpg
WAT第三間門市「赤峰店」在中山商圈開幕,鄰近市集與街頭藝術聚集的中山線形公園廣場,往地下街走可直達中山藝文廊道,串聯起雞尾酒與藝術文化的各種樣貌。 圖片提供/WAT

延伸閱讀:WAT 台北赤峰店新開幕!插旗中山商圈,延伸打鐵文化新推出藥酒風味雞尾酒

白培鴻分享,找上他的業主大多是廚師、調酒師本人,他們通常本身都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執行,這時他會先去了解業主的「生活態度」,因為這是貫穿整個品牌的核心精神。了解完後便根據其預算設計空間,白培鴻強調:「要用『美感』做設計,不是風格。」他觀察到台灣人有時很容易迷上某一種風格,一昧模仿就會造成蛋塔化,找出最適合該品牌的設計,就會是最好的風格。

以 Fine Dining 餐廳 ZEA 為例,老闆是南美洲阿根廷人,但是他堅持採用台灣在地小農食材,連器皿都要使用花蓮陶藝家的作品,非常特別。因此白培鴻透過視、聽、嗅、味和觸覺融合文化特色在空間中,像是一進門抬頭看即可見的麻藤編織,不但營造光譜概念,也傳遞出南美洲特有的熱情與溫度;以及運用粗糙塗料,創造一種自然的手作質感。「做一家你自己會想去的店,這間店就會成功」白培鴻說道,品牌的空間設計便是創造業主、空間和消費者之間的共感體驗。

ZEA 隱室設計
圖片來源/隱室設計
ZEA 隱室設計
圖片來源/隱室設計
ZEA 隱室設計
圖片來源/隱室設計

Shopping Design 風格經濟學院
自 2016 年創辦,累積邀請超過 100 位設計師、策展人、創意人、品牌主,透過全天課程企劃,提供與時俱進、系統化的知識觀點、設計思維和經營策略,以「視覺設計」、「品牌經營」、「創意企劃」為三大核心主題,深入探索新一代消費情境、品牌價值,與風格商業機會。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