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60年舊旅社新生,和洋混血的「鶴宮寓」:將照顧旅人的心意投注在細節中

2020/09/25
林亞璇
高雄60年舊旅社新生,和洋混血的「鶴宮寓」:將照顧旅人的心意投注在細節中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位於美麗島站圓環的旅店「鶴宮寓」,前身是一間屋齡60年的旅社,主理人Nato與Trista期待這裡成為旅人舒適好眠後,探索大港埔的開始。

見證大港埔繁華的鶴宮大旅社

10年前台灣還不流行背包客旅行,高雄也僅有一兩間外國人開的Hostel,喜歡旅行的Nato和Trista將老家公寓改造為Hostel「Chez KiKi」(以下簡稱Ki厝),成為兩人踏入旅宿業的開始,一切看似開創且豐收,其實停滯不前的民宿法規曾讓他們想離開高雄。「剛好那時日本和中國都有人找我們去做旅宿,有計畫離開台灣試試看。」

或許是與高雄的緣分不淺,一棟位在美麗島站圓環的老房子留住了他們,初見時建築外觀還包覆著火鍋店的帆布廣告,進一步暸解才知道前身是1960年代所建、當時少數擁有現代設備的旅館「鶴宮大旅社」,在10多年前歇業後一度成為火鍋店與出租套房。

高雄鶴宮寓
鶴宮寓入口還留著60年前「鶴宮大旅社」的字樣。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延續前身旅社格局,打造優雅舒適的休憩空間。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老房的際遇反映了時局變遷,舊稱「大港埔」的新興區,在二戰結束後因「高雄驛」遷移至此,取代鹽埕成為新的繁華地,加上十大建設產生大量工作機會,來自澎湖、台南、屏東的大批移民定居於此,舞廳、戲院、百貨因應而生,處處充斥著「白天打拼、夜晚享樂」的活絡氛圍。

說起這段歷史,身為澎湖移民後代的Nato眼中閃爍共鳴的火光,大港埔的榮光已逝,幸而這棟房子還在;延續鶴宮大旅社供旅人停駐的本質、打造「鶴宮寓」,對他們而言是新開始的機會。

高雄龜時間
鶴宮寓主理人Nato和Trista。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打造和洋混血的內斂氣質

60年屋齡的建築經歷多番使用與重整,內在早已破舊不堪,「我們來的時候幾乎是廢墟,除了旅社門口和樓梯,大部分都看不出原貌了。」為了符合旅館法規,鶴宮寓大致延續原先旅社的格局,因此房間有些不合時宜的窄小,卻有種年代久遠的真實感。門口保留貼著馬賽克磚、鑲著金箔的「鶴宮大旅社」五字店招,有如鎮店寶充滿份量感,舊樓梯也特意請磨石子師傅來修整過。

高雄鶴宮寓
舊式磨石子樓梯,留下原先的樣貌,經過打磨修整。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供旅客走的新樓梯,空間中隨處可見細心照顧的綠意。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一走進鶴宮寓,就能感受到瞬間被大量木頭包圍的沈靜感,3層樓配置15間客房,設有客廳、書房與廚房等公共空間;厚實的木頭材質、簡約的線條與傢俱,有股和風與洋氣混血的氣質。「我們找了一位年輕時混過大港埔的設計師,希望這裡能帶入1960到1980年代的繁華精神,那是一種努力就有回報、能夠勇於作夢的浪漫。」

特別的是,空間內多處天花板、床架、書桌、沙發等,都設計了圓弧的線條,彷彿呼應著建築外觀那道溫潤的轉角弧度。「以前的人很在意風水,會介意稜角對到鄰居,所以很多建築造型都是圓角,但做工程時才發現磨這些圓非常『搞剛』。」Trista笑說。

不追求速成,把一件事業當作一輩子的成就經營,打造鶴宮寓的過程,似乎也投注了舊時大港埔腳踏實地的打拼精神;於是這棟新生旅社的繁華是內斂的,周到是內化的。「有好的休息,旅人才會想去認識這個地方,任何空間的設計都不能衝突到休息這件事。」

高雄鶴宮寓
有如住在「天橋下」的雙人房型,拱形天花板充滿記憶點。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由鐵道旅行啟發的「寢台列車」房型,在空間中注入獨特的旅行感。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木頭包覆的空間中充滿綠意與自然光,散發沈靜的生命力。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鶴宮寓裡有一個特別的房間,位在最高樓層的邊間,可以眺望整個美麗島站圓環,充滿故事的背景讓Trista起心動念,邀請認識的藝術家、創作者朋友進駐創作,分享他們特別的世界觀,就此開啟一年一期的「誰的房間計畫?」。

前2年分別邀請定居瀨戶內海地區的文字工作者、京都藍染工藝師合作,今年則由山鳩舎打造一間「千年萬年room」,鵝黃與淺藍的牆壁圖樣、燈具、掛飾等,傳遞出一種輕盈柔軟的氛圍,「他們覺得高雄是溫暖而清新的,隨性好融入,沒有太自我而排外的感覺。」在這個抽離時間與空間感的世界裡,旅人可以用藝術家的角度,體驗另一種停留在高雄的感受。

高雄鶴宮寓
進行到第3年的藝術家房間計畫,由山鳩舎打造的「千年萬年room」,營造現實之外的溫暖時空。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延續做Hostel的初心,只想做好三件事

裝修鶴宮寓的過程其實並不順利,申請牌照頻頻卡關,當時來做磨石子工程的阿姨要他們去拜拜,跟房子說說話。「我們都稱呼這棟房子『鶴爺爺』,一開始它給人的感覺很嚴肅,越來越多客人進來後才慢慢變柔軟。」相信房子有靈魂和情感,Nato和Trista細心照看空間,觀察房子和客人的需要,「照顧好房子,房子會幫我們照顧客人。」

隨著年紀增長,從前Ki厝的客人許多也成家、有了小孩,鶴宮寓內隱私性足夠的套房,更符合既有客群的需求,但Nato和Trista始終想保留Hostel開放自由的精神。「以前的Hostel和現在很不一樣,現在比較多流於形式,因為網路資訊發達,很多旅遊資訊都能查到。」在從前背包客人手一本孤獨星球的時代,旅行充滿未知,而Hostel客廳就是交換情報、分享經驗的場所,因此他們在鶴宮寓保留了寬敞的書房與廚房餐桌,希望走出房門外,這裡依然有開放交流的可能。

高雄鶴宮寓
寬敞舒適、藏書豐富的書房,也是可隨性聊天的客廳。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設備齊全的廚房與餐桌,旅行中想自己做料理也沒問題。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高雄鶴宮寓
收納各式美杯的餐具櫃,從使用的食器、備品等也能感受到鶴宮寓的用心。 攝影/侯俊偉 © Shopping Design

Nato和Trista堅定只想做好三件事情,「一是照顧老房子,二是照顧客人,客人感覺舒服了,才會打開心房和感官,主動想暸解這個地方、產生連結;三是建立在前兩個前提上,去成為在地和外地人的橋樑。」

但旅店始終有面向外地人的限制,鄰居、在地人要怎麼走進來呢?今年在鶴宮寓一樓悄悄開張的咖啡館「龜時間」,就是他們努力嘗試的答案。
 

鶴宮寓 hok house
地址:高雄市中正四路41號2樓
Facebook:facebook.com/hokhouse.tw
官網:hokhouse.com

相關閱讀:高雄療癒咖啡館「龜時間」:分享南國的在地風味,打造有如Hostel客廳自在交流的場域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DesignBIZ 專欄觀點】令人為之一亮的策略洞察,往往得經歷一段「對頻」的過程/陳韻竹
圖片來源/Plan b、陳韻竹
分享
收藏
Plan b 與 Alife 作為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的團隊,如何管理近百名工作夥伴,有效傳授思考模式與企劃心法?5 個知識管理方法分享!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陳韻竹/Plan b 共同創辦人
會計系畢業,歷經過事務所的歷練,也自大學開始不務正業參與微電影製作及創業。開過活動空間、桌遊咖啡廳,設計實境遊戲、網站平台等計畫,曾任台北市青年諮詢委員。想當個任性有度下,還能帶來良善的人。2015 年與幾位合夥人開始經營 Plan b,主要擔任顧問企劃核心,曾任品牌及永續策略顧問、策展人等角色。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夥伴最近舉辦了春酒及春季派對,這次活動不僅是歡聚的時刻,從前期籌備至活動當日的不同環節,剛好讓我有機會觀察團隊現況。活動前查看座位安排時,才驚訝地發現全體系已近百名成員。隨著招募對象的年齡層和職務內容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更有感管理制度與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Plan b 與 Alife 生態系團隊夥伴
圖片來源/Plan b

作為一個注重創意、構思策略,需要大量腦力工作的團隊,我們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率地傳授屬於 Plan b 的思考模式(mindset)?即使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自認為相對完善的工作手冊——從企劃心法的提點、專案流程的各階段推進實務,再到各類文書作業的模板,期待讓夥伴更快上手。但 往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洞察或觀點,有時仍還是得經過一段實戰經驗的「對頻」後才得以發生。

由於每個人長期累積知識、資訊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建構了各自的思考模式,我們持續用以下方法,加速並完善組織發展中的知識管理。

廣泛吸收,累積生命經驗
我們相信作為腦力工作者,要吸收好素材作為原料,才會有好的產出成果。企劃的本質是與人溝通,瞭解不同角色的田野調查,就是跳出舒適圈累積不同生命經驗。擁有豐富體驗後,大家對於「好」的標準會更有共識。

整理資訊,建立知識庫
不論是廣泛地瀏覽,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爬梳,大量閱讀的過程可透過多人協作共同知識庫降低資訊落差。先建立共同資訊分類結構,便可在閱讀過程同步整理重點,減少後續再查找的時間。心智圖、筆記軟體、雲端共編都是我們常用的工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舉重,鍛鍊創造性思考
像鍛鍊身體一樣,思想也需要持續鍛煉和提升,培養創造性思維,可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啟發性的影視作品、參與開放式的討論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實現。Plan b 夥伴在到職時,會拿到必讀書單,之後則透過每週 Input 表單在週會與大家交流分享。每月慶生的趣味問答範圍更廣,涵蓋浪漫韓劇、議題電影或社會時事。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思想領域,將有助於激發更多的創意和靈感。

建立 PDCA 循環,持續優化
運用時間的狀態,是檢視工作流程能否可優化的關鍵指標。為什麼她做這件事只要10分鐘,我卻要花 2 個小時?藉由拆解任務的步驟,發現可以優化的空間。很常在處理突發狀況?「急迫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問題始終不急迫」,對於重複發生的事件,建立 SOP,降低下次從 0 到 1 的時間,運用 PDCA(Plan-Do-Check-Act)循環檢視組織狀態,確保持續學習成長。

可協助任務分類優先順序的艾森豪矩陣
圖片來源/Asana

現在只是現在,不要被現況侷限
最後,分享《The OA》影集中很有共鳴的一段話:

「西元 1954 年之前,世上從來沒有⼈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 1,609 公尺),⼈們認為這是人類速度的極限。有一天,一名英國選⼿用 3 分 59 秒完成了這項任務。六週後,又有另⼀位跑者以 3 分 58 秒破了紀錄,然後,一位又一位。現在,一個實力雄厚的高中生就可以做到。正是我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才阻礙了我們。

“It’s our inability to conceive those things that holds us back.” ——《The OA》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30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